浅谈语文作业批改

时间:2022-08-26 06:20:15

浅谈语文作业批改

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信息,增强作业的实效性。

1 严把质量关

我把“课堂作业”作为一个向外展示的形象窗口。对学生书写要求严格,认真监督,在批改时,对作业中出现的错字或是书写潦草的,采用教师范写,及时改正的做法,以保持作业本的整洁,并在书写整洁的作业本上画上红苹果,对写得既漂亮又正确的作业本上画小红花。为了规范学生的书写,我在每学期都举办两次书法展,每个学期的第五周,我把书写工整的书法作品粘贴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让学生相互对比,相互学习。然后对书写潦草的同学进行指导鼓励,告诉他们如果你的书写进步了,在第十二周,你的作品就可以展示在墙壁上。这时,我班的调皮大王杨秋刚迫不及待地问:“老师,如果以后我认真书写了,可不可以粘贴啊!”我高兴地回答:“当然可以啦!”第十二周一张张有模有样的书法作品展示出来,每个学生都满怀惊喜和骄傲,因为他们感觉自己都成了“小小书法家”。

2 留言赏识

批改家庭作业时,我与每位学生都能“谈心”,勤写留言。每次都在同学的作业本上留言,文字有多有少,有一两字的,有二、三十字的,本着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的态度,不断激励,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例如,“阿佳,你是一个很文静的小姑娘,你的字比原来漂亮多了,成绩也有进步,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啊!”“阿炎,你很能干,不仅学习成绩优良,还是老师的好帮手。老师想跟你说,要想同学们听你的话,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这叫“以身作则”。老师相信你能做到的“。“阿主,你的书写比以前进步多了,知道吗?老师就是喜欢给你批改作业呢!继续努力吧,老师期待你取得更大地进步。”学生看到老师的话语,也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作业本上无话不谈。例如,“老师,上课时我也想发言,就是不敢举手,你能给我鼓鼓气吗?”“老师,在我犯错误时你批评我,我真恨你,当我静下心来想想,你是对我好的,谢谢你了!”“老师,以前教我的老师总是骂我,打我,我真不想读书了。自从来到热水塘小学,你那样关心我,爱护我,现在我又想读书了。” 目睹学生的肺腑之言,我更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的思想,也注意反思自己工作的不足,及时“反馈”,及时指导,学生进步明显,工作也更顺手了。

3 互改互助

充分利用学习“尖子”,组成作业批改小组,善于培养和使用“小助手”,是每个教师所不可忽视的。充分发挥“小助手”在学习上的特长,组成作业批改小组,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是我指导学生批改作业的另一种方法。我根据学生语文作业的差异,找出了几个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分别负责一个作业批改小组的工作,主要任务负责检查批改本小组的生字词方面的作业。有时,学生的作业漏了一个字,或是哪个字多了一点,少了一捺,甚至写歪了,他们都能找出来,并督促对方立即改正。我每次在他们交换以后,就在班上统一评分标准。比如,错一个字扣一分,写错一个拼音扣一分,作业写得不整洁扣五分等,然后才叫学生批改。改完后,让学生把扣分写在后面,最后我进一步评价。

4 自改指导

俗话说:“佳作常自改中来。”修改是写作的一部分,一篇好文章的形成,离不开改的功夫。但是,小学生囿于认识能力及表达能力的限制,作文写完即认为无事了。“学生习作,教师批改”,似乎成为一种模式。学生对老师的批改却不甚关心,甚至是“置之不理”,结果,老师付出大量劳动,而收效甚微。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我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叶老的这段话,说得很深刻,使我深受启发。因此,我觉得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单一的批改方法,变老师独立的批改为师生的共同活动,把批改作文的立足点放到培养学生自改能力上来,运用多种形式,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养成自觉自主地修改习作的习惯,从而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不断摸索指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修改作文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有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学期初就约定,只要习作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学期末就可以入选本班的习作集锦《花瓣雨》里,同学们都积极地去写,之后交换修改,或同桌互改,自由交换改,也可以小组内“推磨”改等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在互改作文时,由于置身事外,更容易看出他人作文的优点和不足,还能把得到的启发借鉴到自己的作文里。一学期结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改能力都有较大提高。当学生拿到习作集锦《花瓣雨》时,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我班平时一言不发的王杰同学跑到讲桌前说:“老师,这学期,我的习作也能入选,我不再怕习作了,希望以后还组织这种小练笔活动。”

总之,作业批改要耐心,希望我们都成为教育的有心人。

上一篇:中考做好填空题的秘诀 下一篇:课前准备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