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药菜兼用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26 05:38:19

【前言】蒲公英药菜兼用栽培技术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2.生长习性 蒲公英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寒又耐热,早春地温1~2℃时即可萌发,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5~25℃,30℃以上发芽缓慢,叶生长最适温度为20~22~C。抗旱、抗涝能力较强。可在各种类型的土壤条件下生长,但最适在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上栽培...

蒲公英药菜兼用栽培技术

蒲公英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蒲公英长在路边、沟边、宅畔、荒地、田间及丘陵地带,适应性很强,也可人工栽培。

蒲公英味微苦,可采食鲜嫩根叶食用,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还可用于治疗腮腺炎,乳腺炎和流行性感冒。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一、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征

蒲公英的株高10~20cm,体内具白色乳汁。莲座状,平展,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有锯齿,顶裂片较大,基部狭成短叶柄。花茎树个从基部伸出,上被白色蛛丝毛,中空。头状花序单生花茎顶端,总苞钟形,淡绿色,外层总苞片披针形,边缘膜质。舌状花黄色,先端5齿,雄蕊5个,花药黄色,花期5至6月份。瘦果长圆形,褐色,冠毛白色。果期6至7月份。删除瘦果长圆形,褐色,冠毛白色。果期6至7月份。种子千粒重0.38g。

2.生长习性

蒲公英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寒又耐热,早春地温1~2℃时即可萌发,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5~25℃,30℃以上发芽缓慢,叶生长最适温度为20~22~C。抗旱、抗涝能力较强。可在各种类型的土壤条件下生长,但最适在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上栽培。

二、栽培技术

1.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1)适时播种育苗。6月下旬播种育苗,可以用干子直接播种。为了使出苗快而整齐,应当提前3d用清水浸种20至24h后,再用清水投洗2~3遍,然后置于20。左右的室内催芽2d即可播种(催芽期间每天应翻动种子3~4次,以利出芽整齐,并用清水投洗1次)。若用5mg/kg的赤霉素液或1000mg/kg的硫脲液浸种10至12h,再换清水浸种10至12h,经投洗2~3遍后再催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播种量20~30g/m2,可获子苗约1.5万株。床土为配制好的营养土,播前浇透底水,播后覆土要薄(刚把种子盖住即可),出苗前注意保温、覆盖无纺布保湿、防雨和遮阳降温。

(2)适时分苗。大约播后25d,子苗达2片真叶时就可进行分苗,移苗土也必须使用配制好的营养土,采用8cm×8cm的营养钵,每钵移1株,弱小的子苗也可每钵移2~3株。

(3)配制营养土。营养土要求结构好即疏松、通气、透水,同时肥力高。可采用40%田土、40%腐熟马粪或草炭、10%优质粪肥、10%炉灰(混,拌前均需过筛)、0.3%磷酸二铵。

(4)加强苗期管理,养好根。出苗后和分苗后要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并及时防除杂草。

(5)叶面追肥。9月中旬正是蒲公英旺盛生长时期,可用1g/kg的富硒康液,进行叶面喷洒1次;冬季生产时,用于采收前10d喷洒1次,可大大提高产品的含硒量,达到人体适宜的吸收范围。该项措施所需费用很少,处理每亩植株只需5元钱的富硒康,但收到的效益却十分可观。

(6)休眠与简易贮存。于10月下旬浇1次“冻水”(即晚上冻,白天化),这时蒲公英的根已由钵底的孔扎入放置地面的土中,需将钵移动一下,将扎入土中的根断开,促进植株逐渐进入休眠。11月上旬蒲公英的叶已枯萎,植株进入休眠期。可就地覆盖草苫等,防止风干;也可集中堆积于背阴处,然后再覆盖草苫等物,贮存,以备冬季温室生产使用。

(7)冬季于温室分期分批进行栽培。根据市场需要,可提前25d左右将贮存的蒲公英(带钵)清除枯叶后移入温室,紧密放在生产的地方(地面、架面、已种植作物的行间均可),1d后冻块即可化透,随即浇1次透水,水渗下后覆一遍土,将营养钵覆平保墒,待蒲公英返青后再浇水,以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植株充分长足时即可采收。

(8)合理采收。采收的最佳时期是在植株充分长足,个别植株顶端可见到花蕾,蒲公英顶芽已由叶芽变成花芽,此后不会再长出新叶时。此时若不及时采收,花薹很快便会长出来,因而会影响产品的质量。采收时先将植株连同土从营养钵中倒出,用利刀在土顶以下2~3cm处将主根切断,并将土抖净。采收后倒出的地方还可放置新的,进行下茬蒲公英生产。8cm×8cm的营养钵紧密放置,每m2N]"放置230个左右,每钵平均产蒲公英18g左右,即产量为4kg/m2。

2.露地栽培技术

(1)播种。选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沙质壤土地进行播种。播种前翻耕土壤,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500~5000kg做基肥,整细耙平,做畦。畦宽120cm,在畦内开浅沟,沟距15cm,沟宽10cm,沟深10cm。踩实后浇透水,将种子与细沙拌均匀,条播于沟内,覆1cm。从播种到出苗需10至12d。播种量为2000~2500g/亩,可保苗700~1000株。春季覆盖地膜,4至5d即可出苗。出苗率达70%时,立即取下地膜。夏季雨量充沛,可不覆盖。

(2)肥水管理。出苗前,如果土壤干旱,可在播种畦上,先散盖一些麦秸或稻草,然后洒水,保持土壤湿润。待幼苗出齐后,扒去盖草,以保全苗。出苗后保持土壤湿润,使幼苗整齐、苗壮,但要防止徒长。在生长季节一般追肥1~2次。秋季播种当年不采收叶片,以促其繁茂生长,以利于第2年早春收获植株粗壮,获得品质优良的产品。

三、主要病害

1.叶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面初生针尖大小褪绿色至浅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状,中心暗灰色;褐色,边缘有褐色线隆起。

防治方法:①及时清理田园,结合采摘,将病叶及病株携出田外烧毁;②避免偏施氮肥,适时喷施多元复合叶面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抵抗力;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40%的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进行防治。

2.褐斑病

又称黑斑病。其主要危害的是叶片,开始时下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斑,外部有一不明显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边缘呈黑褐色,中央稍褪色,湿度大时出现不大明显的小黑点。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致整个叶片变黄干枯或变黑脱落。

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要加强管理。浇水适量,选晴天上午浇水,阴天不浇或少浇;②栽植密度适当,及时清沟排水,要通风透光,及时剪除病叶深埋或烧毁;③药剂防治:可喷洒30%的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删除1:1:100倍量式波尔多液,或50%的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删除或50%的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隔10~15d1次,老龄植株或转入生殖生长期时隔7~10d1次,视病情防治3~5次。

3.主要虫害

小地老虎、蛴螬等多在苗期危害。

防治方法:危害严重时,可施用90%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防治,每隔7~10d1次,连用3~4次。

四、收获加工

当蒲公英叶片达到10~15era时,即可沿地表下1~2cm处平行下刀收割,平均0.8~1.Okg/m2。收割时注意保留地下根部,以长新芽;采收大株,留中小株,继续生长;也可摘取叶片。头茬收后,加强管理可再收1~2茬。2年生植株方可开花结实。授粉后,经13~15d果实成熟。5月下旬至6月上旬,花托由绿变黄后,每天上午8~9时,将花序剪下,放入室内后熟1d。待花序全部散开,再阴干,1~2d至种子半干,用手搓掉冠毛,晒干。

上一篇: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水稻春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