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鼻在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时间:2022-08-26 04:54:05

人工鼻在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鼻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 方法:51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7例采用人工鼻吸氧,对照组24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法吸氧。比较两组痰液粘稠度,吸痰次数,肺部感染率。结果:人工鼻湿化组在降低痰液粘稠度,日均吸痰次数,降低肺部感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经过卡方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5。 结论:人工鼻有良好的气道湿化保湿的效果,减少痰液粘稠度,吸痰次数,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关键词:人工鼻;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92-01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充分而有效的气道湿化可以减少人工气道的并发症,临床上虽进行气道湿化但气管套管堵塞还时有发生,据文献报道气管切开后气管套管堵塞的发生率为14%-43%[1]。我科在2007年使用HCH(Hygroscopic Condenser Humidifier吸湿盐冷凝式)的高效人工鼻后,有效的解决了吸氧、气道湿化、加温等问题,同时降低了院内感染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51例均为收住于ICU的气管切开脱离呼吸机予以吸氧的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16例,年龄54~91岁,平均78.8±10.2。其中COPD伴呼衰31例,脑血管意外15例,其他35例。

1.2 将51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7例,对照组24例,实验组气管套管直接接HCH高效人工鼻(编号5706),一侧孔与吸氧管相连持续吸氧。对照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湿化法[2],50ml针筒抽取生理盐水连接细延长管与吸氧管一起插入气管套管内5~8厘米,持续湿化和吸氧,注射速度为4-6ml/h气管套管口盖双层生理盐水湿纱布。分别对两组患者痰液粘稠度,日吸痰次数,痰培养阳性率进行观察比较。

1.3 观察指标:根据吸痰过程中在吸痰管玻璃接头处的性状和在玻璃管内壁的附着情况,将痰的粘度分成3度:Ⅰ度(稀痰):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滞留;Ⅱ度(中度粘痰):痰的外观较Ⅰ度粘稠,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有少量痰液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Ⅲ度(重度粘痰):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有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净[3]。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结果采用SPSS12.0软件分析处理,进行х2检验,取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痰培养阳性诊断标准:用一次性无菌痰液收集器经无菌操作下采样,多次检出同一种细菌或痰培养菌量≥107cfu/mL可判断为痰培养阳性(+)。

2.1 两组方法日均吸痰次数比较:见表1。

3 护理

3.1 人工鼻使用方法: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每天更换一次人工鼻。如人工鼻的内芯粘上分泌物,可使气流阻力明显增加,致使患者呼吸作功明显增加,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引起气管堵塞[4], 该人工鼻吸氧只增加气道死腔10ML,基本不影响患者的通气功能[5],只有当患者潮气量<0.15L时,死腔量可损害通气,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因此使用人工鼻要加强观察气道分泌物的粘稠度、量及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防止堵塞的发生。

3.2 密切观察气道分泌物的性质、量。适时进行吸痰,如痰液粘稠,吸痰不畅,可加用气道雾化、气道内注水等措施,防止痰液蓄积,痰栓形成,引起导管堵塞。

3.3 人工鼻不能重复使用,因其一旦经过清洁、消毒处理后,其中的氯化锂海绵将失去湿化、温化和滤过作用,故使用后应按一次性物品用后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4 讨论

4.1 使用人工鼻分析:新一代HCH(Hygroscopic Condenser Humidifier吸湿盐冷凝式)人工鼻,结合化学吸湿节能作用。该类人工鼻有别与单纯采用冷凝原理的传统HME人工鼻,内含对水亲合力极强但不吸水的氯化锂,可滞留病人呼出的绝大部分水分和热量,从而有效维持气道温度和湿度。保湿效率高,水汽储留量大30mgH2O/L,减轻痰液的粘稠度,减少吸痰次数,从而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4.2 人工鼻其独特的环状泡沫基质,可有效阻挡外界异物及细菌尘埃。使用过程避免了微小纤维的脱落,更安全有效的保护病人,克服对照组外盖无菌纱布容易移动、脱落、污染的不足,实验组吸痰时吸痰管可直接从人工鼻的上端吸痰孔插入,不用将人工鼻反复拔出,不会中断患者供氧,而对照组吸痰时,必须反复将吸氧管及湿化管拔出,既中断了供氧又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

4.3 两组方法结果对照显示:人工鼻组在减少日均吸痰次数,降低痰液粘稠度,降低痰培养阳性率均优于对照组,人工鼻能够显著提高人工气道的管理效能,降低肺部感染率,并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值得广为推广。

4.4 人工鼻不适宜气道分泌物多而粘稠且咳嗽反射强烈的病人,因其气道阻力增加,对小儿、严重肺功能不全等不能耐受通路中阻力增加者禁用。

参考文献

[1] 郁惠琴,毋远春.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痰痂形成及处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6,3(3):142-143

[2] 董永梅,郑晓燕.微量注射泵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9):9

[3] 王志红,周兰珠.危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09

[4] 高玉琳.吸冷性冷凝湿化器在人工气道的应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3):101-102

[5] 何义芸,廖燕.人工鼻在气管切开中的应用及护理[J].华西医学,2001,2

上一篇:以脑血管症状为首发的肺癌误诊分析 下一篇:96例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