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神经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运用

时间:2022-08-26 03:41:25

品管圈在降低神经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运用

摘要:目的 应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和技巧降低神经内科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方面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活动主题,制定查检表对神经内科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原因进行现状调查,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制作鱼骨图,运用柏拉图要因分析及真因验证,再次运用头脑风暴法并结合查阅文献制定对策,选取有效对策并实施与检讨。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影响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主要因素(静脉炎、药物渗出、导管堵塞)得到了明显改善,使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改善前的54.34%下降至改善后的23.26%。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有效降低了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

Applic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Reducing the Rate of Non Planned Extubation of Patients with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LUO La-di,CHEN Yan,HUANG Li-kui,GUO Yue,LU Yu-wei

(Sun Yixian Memorial Hospital, Zhongsh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120,Guang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the management method and techniqu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reducing the rat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the Indwelling needle in the peripheral vein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Methods We set up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ith the topic "To reduce the rat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the Indwelling needle in the peripheral vein", mak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ause of the rat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the Indwelling needle in the peripheral vein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by developing checklists. Then, the data was analysed and a fishbone diagram was developed by brainstorming method. After that, we used Pareto Cause Analysis, Root Cause Identification and information from literature to get the best solution. Result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he number of the main cause such as phlebitis, drug leakage and catheter blockage to the rat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the indwelling needle in the peripheral vein dropped and the rate decreased from 54.34% to 23.26%. Conclusion Applying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s good for solving actual problem. It helped decrease the rat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the Indwelling needle in the peripheral vein, which not only can reduce the pain caused by repeated puncture but also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es.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dwelling needle in the peripheral vein; Rat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集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中现存的问题[1]。在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静脉滴注高渗脱水剂、高渗营养液、血管活性剂药物等是重要的治疗方法,然而此类药物刺激性大、频率高、渗透压高对静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轻者可出现疼痛、静脉炎,严重的则造成局部的坏死等[2]。由于外周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保护血管,减少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我科开展了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与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科室内以自愿自发的方式组成QCC小组,共由8名自愿者组圈,护士长担任辅导员,1名科室业务骨干担任圈长,负责掌握质控计划落实情况,设1名秘书进行资料的整理及校队,科室内各层级人员为圈员,圈长根据个人的特长分别负责各个项目的实施。确定圈名为n&m圈表示神经科的护理团队众心一致,团结协作,有无穷的力量及多种多样方法去解决一切问题,永怀希望,迎难而上,设计圈徽图案代表神经科的护士手牵手肩并肩组成一个温暖的家,团结一致,守护白衣天使的使命。

1.2方法

1.2.1主题选定 品管圈全体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护理工作中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以"动词+名词+衡量指标"的提案形式,秘书对每位圈员提出的备选主题进行排序。每位成员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等4个维度进行量化评价。最终确定"降低神经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本次的主题[3]。

1.2.2计划拟定 根据品管圈的10个活动步骤,遵循PACD循环法,确定各个步骤的时间长度,每一步骤都有负责人,绘制甘特图,本次的活动周期为22w。

1.2.3 现状把握 2015年1月5日~2月1日对我科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非计划性拔管的调查,最终导致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因素进行绘图见图1。

1.2.4目标设定 根据柏拉图显示我们的改善重点定为:静脉炎、药物渗出、导管堵塞。经过QCC全体成员讨论,依据目标设立原则,根据公式目标值为21.29%,改善幅度为86.89%。

1.2.5解析

1.2.5.1全面原因解析 全体圈员集思广益分别从人员、方法、环境、物品、设备等5个方面进行因果分析,绘制鱼骨图见图2。

1.2.5.2要因选定 对提出的每项要因进行打分,运用1,3,5,评分法,根据8/2原则选定最高要因,共7项。

1.2.5.3真因验证 回顾现状把握,再次使用查检表验证最高要因是否是真的影响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最终确认冲封管方法不正确,小夹子关闭位置不正确,患者知识缺乏,选择血管位置不当为4大真因。

1.2.6对策拟定 针对查找分析的真因拟定对策系统图选定措施并进行同类合并,最终确定4个对策群组:①规范留置针维护操作流程及护士行为;②制定留置针管理规范;③加强对患者使用留置针知识的宣教指导;④重点学习对老年人血管特点的评估。

1.2.7对策实施与检讨 根据PDCA原则进行临床实施及效果核查。

1.2.7.1规范留置针维护操作流程及护士行为 ①使用预冲式导管冲洗器进行正压脉冲式封管是预防导管堵塞的重要方法:为了防止断开输液接头时血液回流,应该保持管腔内的液体的正压,使用可以克服血液回流的无针型输液接头(正压接头),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脉冲式冲洗,让它形成小漩涡冲洗更彻底。②夹闭小夹子时单手提起穿刺点远端延长管,另一手夹闭小夹子,远离穿刺部位一侧要用力,禁止用手触碰穿刺点近端延长管。夹闭部位应靠近穿刺点但避免反复同一部位[4]。

1.2.7.2留置针管理规范 实行对置有留置针患者床旁班班交接:①查看留置针敷料完好性;②查看穿刺点有无红肿;③询问患者穿刺点的感觉。

1.2.7.3加强对患者安全使用留置针宣教 通过多样化宣教形式对患者进行安全使用留置针的教育指导。制作安全使用留置针宣教卡片,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安全使用留置针的注意事项[5]。

1.2.7.4老年人血管的评估 了解老年人血管的特异性合理选择血管,避免穿刺时对血管和局部组织的机械性损伤。穿刺前严格评估血管,避免关节处穿刺及穿刺时反复皮下探测。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给予有效固定,减少肢体的过度活动导致的穿刺点渗血渗液或脱出[6]。

1.3评价指标 ①有形成果: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②无形成果:设计无形成果表,包括圈员对品管圈的运用,护士的积极性、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就感、团队凝聚力等,分别于活动前后进行自我评分,取团队成员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值

2结果

2.1有形成果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调查品管圈对策实施前、中、后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改善前的54.34%下降至改善后的23.26%,见图3。

2.2无形成果 圈员对品管圈的运用,护士对工作的积极性、责任感、自信心、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凝聚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提高,见图4。

3体会

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从尊重人性出发,赋予圈员真实的参与感,使自我的自身价值得到了最佳的发挥,在工作中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圈员们也学会了常用的品管圈手法来解决临床中常遇到的问题,提高了思维能力,激发了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和加强护理管理制度执行力。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我科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护理管理和服务质量,发挥了护士的潜能,提高了护理品质意识,值得推广。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持续开展QCC活动,达到护理质量与个人素能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4):1103-1104.

[2]陈懿帆,高志英.品管圈活动队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6):90-92.

[3]潘爱芬.头脑风暴法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2):355-358.

[4]范慧英,吴纯.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9(4):889-891.

[5]石弘,陈德智,冯灵.神经科住院患者留置针安全的持续质量管理[J].华西医学,2012,27(12):1875-1877.

[6]林建华,卢少萍,徐永能.品管圈活动在高龄患者外周静脉输液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8(19):126-127.

上一篇: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腰椎峡部裂中... 下一篇:1例第三鳃裂瘘管切除术后继发纤溶亢进患者的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