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六方法

时间:2022-08-26 01:51:39

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六方法

长期以来,初中英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和应试教育的驱动,形成了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消极被动学习地位。同时,教师辛苦授课而不一定有良好成效。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有效途径之一。

1. 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使大脑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学习中的高度注意,使思维更加活跃、想象更加丰富、记忆更加牢固,能抑制疲劳,产生愉快情绪,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因此,新课程十分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课程标准更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作为重要的目标提了出来。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兴趣地进行自主学习呢?我认为,有趣的学习内容、快乐的学习过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新课程在教材内容上尽量遴选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件,同时注意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老师留有选择、开发的空间和余地,允许教师根据需要自由删减、补充、替换教材教学内容。此外,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手段,讲讲笑话、做做游戏、排演小品、观摩影视作品等。

2. 学习信心的树立

自信亦称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的心理状态,是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学习、事业成功的有利心理条件。做任何事情,仅仅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缺乏信心,那么,这样的兴趣是不能持久的,学习更是如此。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学习体验:对于一门学科,在我们刚刚接触并学习它的时候并不会讨厌它,对某个学科的厌烦甚至抵触的心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恶化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课堂教学单调沉闷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而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感到学习负担过重,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因此,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学习对其而言,将不再是种负担,学习也才能更积极、更主动。

3. 教师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

面对新形势、新理念,教师应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思想。要在博览、博闻、博思中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知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拥有健全的知识体系,首先,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拥有足够征服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其次,英语这门学科和其他学科有很多相通和交叉,在平时英语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穿插文史、中外人文风俗背景等诸多领域学科知识。一位英语功底扎实、知识面丰富的教师在课堂上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这个前提下,教师才能更好引领学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4. 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

注重全体学生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中心思想。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由于环境、条件、基础和个人爱好不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水平不同,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对不同水平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有利于对学生良好情感态度的培养,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按照因材施教原则,英语教学中要特别帮助、鼓励在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使他们树立起主动学习的精神。借助这样的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

5. 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指导

《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形成适合自己地学习策略,使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正确指导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提问的精神。要时刻引导学生从“要学”到“会学”再变为“爱学”。教育心理学家布鲁斯纳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将我们带到某处,而且应该让我们在前进时更为容易。”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也会受益匪浅。如怎样记忆单词的方法、单词词性的转化、构词法、英语语法时态特点等。如科学、有效安排学习时间。除了课堂上自我思辨能力培养外,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收听VOA、BBC等广播节目或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学唱英文歌,这样的语言体验过程既扩充了学生的词汇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课外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教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启发、激励学生养成自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6.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是促进课堂教学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建立融洽平等的课堂师生人际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是为学生体验成功创造条件的保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情景,使学生有兴趣学习和探究。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余地。这些都是发挥学生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有力有效的途径。要提高课堂效率,备课质量好坏决定了一节课堂效率高低。所以,教师课前要备好课就要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要做到在处理教材时准确把握该课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有效合理整合教学知识点;要注重教法,教学设计灵活、新颖,有自己风格特色;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了解初中生心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选准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切入点。其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和手势,尊重学生使学生对教师有亲近感、安全感,促进学生大胆、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教师营造的和谐、民主、快乐的学习氛围中,逐渐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收稿日期:2013-02-18

上一篇:启迪生活智慧 彰显品德魅力 下一篇:自主能力――初中化学教学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