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优化策略

时间:2022-08-26 12:59:35

浅谈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优化策略

【摘 要】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过程当中,读和写是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环节,一直以来,学生和教师对于读是很重视的,但对于写却往往被忽视了,这就致使学生在以后的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对写作文没有积极性甚至是对写作文产生厌恶感。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就要在对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引导讲解的过程之中,把写也要做为读的部分来一起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逐渐接受和理解读和写能够相互串通,互相融合的关系,把读当中所吸收理解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写当中去,进而能够让学生的读和写的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

【关键词】高年级阅读;读写结合;优化策略

在最新版“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提出:“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及运用祖国语言和文字,让学生具备听说读写之能力。”所以说,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读和写的能力培养和提高,让学生在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学习过程当中,对所学习到的知识能够灵活地使用到自身平时的写作当中去,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一、仿造句子,增强造词造句的能力

对句子进行仿写的意思就是,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教学的过程中,把文章中比较精美的重点语句和自然段落,单独的标注出来,比如排比句,比喻句等形式的语句,让学生对精彩语句进行赏析及分析,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使用相同的语言结构用自己的话来叙述。然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形式来造句和仿句,进而在这样不断的语文教学读和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遣词和造句的能力一定会逐渐稳步提升。比如,教师在对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一篇课文的教学时,在讲解到“春天来了,儿子种的花全开了,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地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小蜜蜂。”这个段落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来指出这个段落中的比较好的精美的形容词和短语等,学生在对这个段落进行几遍阅读之后就会指出有:“姹紫嫣红,阵阵芳香和一只只”这样的词语。然后再对学生讲解这些词语的具体含义,再让学生使用相同意思的词语来代替并且进行这个段落的意思表述,学生在经过思考之后,就会答到:“春天来了,儿子种的花也都开了,春风吹过五彩缤纷的花朵,一阵阵花朵的清香吸引来了许多的蜜蜂。”等句子。然后教师再进行引导学生:“谁能用这样的句子形容一下冬天的景象呢?”同学们在经过思考和讨论之后就回答道:“冬天来了,寒冷的被风吹过,一片片雪花飘落在大地上,大地中的万物都变成了银白色,好像为大地披上了一件银白色的棉袄。”在课文的阅读过程中,文章里会出现很多非常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这些都可以单独的标记出来让同学们对这些句子进行仿句和练习,进而不断累积和提高学生的遣词和造句能力。

二、对文章进行续写,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对课文进行续写的意思就是在教师对学生进行一篇文章的教学阅读学习之后,教师要依据该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结尾的意思来引导同学们对文章的接下来的发展情节进行自我想象和发挥,让学生有那种自己就是该篇文章作者的感受,对文章的后续情节进行写作。虽然这是和规定的教学内容没有丝毫关系,但是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孩子的想象力是天马行空的,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对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的提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给学生留下这样的作业,就要求学生对文章熟练地阅读和充分的理解其中心思想,才能够在进行后续写作的时候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举个例子来说,当讲解《变色龙》这篇课文时,在课文的结尾部分是这样写的:“加沙告诉我们,变色龙的数量已经不多了,难得碰到。于是我们将它送回到了原始森林。”在对学生讲解完这篇文章之后就可以把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落中所提到的:“于是我们将它送回到了原始森林”这句话,让同学们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能力,布置下变色龙被送回到原始森林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会遇到什么样的遭遇,进行后续内容的写作任务。就这样一个简单的结尾的后续写作任务,其实针对它可以写作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学生既可以对变色龙在被送回原始森林的路上所遇到的事情进行描写,又可以描写面色龙被送回到了原始森林之后的情节进行写作。同学们在不断的思考之后,写出了很多的后续文章,其中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我们在把变色龙送回原始森林的途中,变色龙的神情似乎非常的紧张,两个眼睛鼓鼓的,盯着我们一动不动,我和小伙伴们一边走着一边逗着它玩,逐渐的,小家伙也放松了警惕,还和我们玩起了小游戏,小伙伴们还喂一些食物给它吃,不知不觉我们就到了原始森林边上,我们把它放回了原始森林,小家伙好像非常开心,活蹦乱跳,还回头看看我们,好像是在想我们表示感谢,然后就消失在大森林当中了,最后我们也依依不舍的回家了。”虽然这样的小型作文没有丰富的辞藻和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是学生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写出来的,孩子的思想就是天马行空的,通过日积月累,这样的训练将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三、对文章进行缩写训练,提高学生的文章概括能力

缩写文章并不是把文章的每一自然段落中,挑选出一句话留下来,其他的句子都去掉,而是在对文章进行充分的阅读和理解之后,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进行概括的描写,要做到既没有改变原来文章的本意,又达到缩减字数的目的。对文章进行缩写看似比较简单,但是这要求学生要具备很强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首先要对课文进行通读熟悉之后,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内容,准确地理解作者写作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再去判断文章中哪些语句是主要的,哪些语句是次要的,再根据其整体的意思进行提取和概括写作,所以说通过缩写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举例说明:在对文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在对第一自然段讲解完毕之后,就可以布置对第一自然段的缩写作业:“同学们,我们对第一自然段讲解完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对第一自然段的大意进行概括。”

同学在经过思考后回答:“谈迁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编写出了明朝编年史国榷”。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引导:“同学对这个自然段的大意总结得基本正确,有哪位同学可以用简明的语句来概括一下谈迁编写这部著作的全过程呢?”教师通过这种递进式的教学引导方法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缩写训练,这样学生能够有一个过渡阶段,对缩写训练易于接受。同学们思考之后答道:“生活在明末清初时期的谈迁,家境贫寒,根本买不起书,但特别爱读书,从小就立志要写一部明史,所以他只能抄书,经历数十载的奋斗,历经六次整改,最后他终于编写出了‘国榷’这部编年史。”学生进行文章概括缩写的前提条件是要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充分的了解和体会,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让同学们把段落的基本中心大意先概括出来,再对学生进行缩写训练的引导,在不断的分析和阅读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文章概括缩写能力也会不断的提高。

总而言之:增强学生的读和写的能力不仅能够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和成绩,还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语文课程学习当中更加的如鱼得水。阅读和写作本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独立的环节,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总会把它们分开来教学,其实这种教学方式是错误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文讲解的同时可以一起讲解关于写作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在课文阅读过程中的那些优秀语句做下笔记,对这些语句的构成进行分析和比较,学习吸收优秀的词语和短句,并进行仿句造句的练习,灵活地应用到学生以后的写作当中去,从而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傅丰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分析[J].黑龙江.2012.10

[2]蔡新芳.关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J].读与写.2014.06.

上一篇:浅谈高一英语教学如何做好衔接 下一篇:愧疚,是为别人的痛苦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