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井下作业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25 11:23:41

浅析井下作业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摘 要:井下作业是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保证油水井正常生产的技术手段,由于油、水井在长期生产成中,不断受到油气流的作用及井下工具、设备故障影响而不能正常工作;为了维护其正常生产就要进行井下作业维修。如果在油水井作业的施工中,疏忽安全操作规范,不能对人为和机械造成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理,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故障,危险性较大,如果防护跟不上,不仅影响生产进度和降低施工质量,还可导致职工身体受到伤害,生命受到威胁。

关键词:井下 作业 维护 安全 管理

井下作业由于在野外进行,流动性大,并且是多工种协作施工,石油、天然气、硫化氢等又是易燃易爆的有毒物质,因此生产过程中事故隐患较多,如果因为技术水平的局限,机械设备的落后,工作环境的影响等等使得在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人员安全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危险系数很高。如果在作业的过程中对安全管理的意识不强,不能够尽早的消除人为或者机械的不安全因素,就会对施工人员以及其他的人员造成人身和财产的伤害,同时也对油田企业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所以井下作业的不安全因素不容忽视。

一、油水井下维护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石油开采井下地质情况复杂,如果出现问题,油水井就不能正常生产。因此针对生产情况将井下作业维护分为:(1)油水井维修:油水井在采油、注水的过程中,由于抽油泵在井下工作过程中,会受到砂、蜡、气、水及一些腐蚀介质的侵害,使深井泵的部件受到损害,造成泵失灵,油井停产。因此,检泵是保持泵的性能良好,维护抽油井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手段,检泵过程中如果油层压力不大,可用不压井作业装置进行井下作业,对于有落物或地层压力稍高的井,可用卤水或清水压井后进行井下作业,应避免用泥浆压井,从而达到油水井的正常生产。油层出水也会给油田开发工作带来严重影响,甚至降低油田最终开采率。因此常采用采取机械堵水和化学堵水工艺来解决,机械堵水是用封隔器封上层采下层,封下层采上层,或封中间层采两头和封两头采中间层位,从而达到堵水目的。化学堵水可以利用堵剂的化学物质或化学反应在地层变化生成的物质达到封堵地层出水孔道,从而降低油井综合含水。(2)油水井大修:在油田开发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卡钻和井下落物后造成油水井减产或停产,严重时使油水井报废,因此预防井下事故的发生,迅速处理井下事故,是保证油田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打捞时要掌握油水井基础数据搞清楚造成落物的原因,落物落井后有无变形及砂面掩埋等情况。计算打捞时可能达到的最大负荷,加固井架和绷绳,从而避免发生因拔负荷而产生的事故。卡砂处理时,时间不长的话可以采取上提下放井下管柱,使砂子疏松从而解除卡钻事故,严重的上提管柱时慢慢增加负荷到一定值后,立即下放迅速卸载,但每次活动5-10min应稍停一段时间,以防管柱疲劳而断脱。(3)油层改造:在地层中,由于经长时间风化其中含有很多杂质,因此油层的酸化处理是有效的增产措施,特别是对碳酸盐油层,更有重要意义。酸化是将要求配制的酸液注入到油层中,溶解掉井底附近地层中的堵塞物质,使地层恢复原有的渗透率,溶蚀地层岩石中的某些组分,增加地层孔隙,沟通和扩大裂缝延伸范围,增大油流通道,降低阻力,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由于油层的物理结构和性质,通过油层压裂在油层中形成一条或数条高渗透的通道,从而改变油流在油层中的流动状况,降低阻力,增大流动面积,从而使油水井得到增注,解决油田层间矛盾,解决油层堵塞等。(4)试油:在油田勘探时,由于不同阶段试油有着不同的目的和任务,因此总结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1.通井。要通至油层底界一下50m从而才能达到工艺要求。2.压井、洗井,把井下油层压住,使其在射孔或作业时不发生井喷从而保证试油和作业安全顺利地进行,但同时应注意在施工时合理选择压井液的密度和压井方法,使压井工作真正做到“压而不死,活而不喷,不喷不漏,保护油层”。3.射孔,建立地层与井眼的流通孔道,使地层流体进入井内,从而保护射开的油气层。4.下管柱,下钻过程中要轻提慢下,严禁猛刹猛放,防止封隔器中途座封,从而确保测试阀始终保持关闭状态。

二、井下施工不安全作业的原因

井下施工的不安全作业通常是指在井下作业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忽略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而强行进行施工,其中存在大量的不安全施工因素,例如保护装置、信号装置有缺陷等等。作业施工人员在作业的过程中,无视既存的不安全因素或危险,持侥幸心理,或者麻痹大意,或者自信能够避免损害,结果导致了人身伤害或者其它损害发生的情况。在此种情形中,工作人员的主观心态是:有足够能力意识到危险存在,疏忽大意未意识到或意识到了而基于自信或其它心理,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对于不安全施工,不安全行为则大多是指作业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按照规定穿戴防护器具、使用不安全的设备,对一些安全提示视而不见。

三、对于井下作业安全问题的相关安全对策

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不安全的因素带来的不仅仅是财产的损失,也会有很严重的人员损伤,教训十分惨痛,所以必须实现油田井下施工的安全作业,这就需要国家和市场主体共同的努力:

政府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将不规范的物资回收和炼油厂进行关闭,这样可以避免外来无证人员违规行为造成施工安全问题。

企业要真正的实现安全,要加强安全性的监督和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的安全意识。要让每一位员工都知道安全生产,预防第一的理念,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对生命的重要性。在施工中,企业应该加强安全技术的配备,在时间和制度方面最大化让施工人员能够保持轻松的上岗状态,避免体力透支现象,避免安全问题的产生。

在安全施工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的坚强安全方面的管理和措施,对有隐患的地方加强安全警示,对于非法的施工人员要采取法律手段来进行约束。在警示的内容中,应该不断的增加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的提醒,出现事故概不负责,请非工作人员远离油井施工现场来进行约束。

四、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体系

提高管理水平是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在管理方式上也应该不断的改进,采用新的制度和安全措施来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近年来HSE管理体系在石油的开采中得到了很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个,作为一种安全管理机制,该系统从安全预警到紧急事故的处理都有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如果施工中出现了安全事故能够及时的进行警示,从而提高整个油田的开采安全性能,缩小了生产中的危险。

五、结束语

通过石油开采相关问题的总结,可以发现,遵守规范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规范来防止安全问题的产生,需要相关的人员明确责任,防止因失职造成的安全问题,作业施工人员更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和意识,对不规范施工的安全隐患认识清楚,从而将事故的发生控制在零发状态。

参考文献

[1] 范天龙,杨玉贵. 浅谈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04)

[2] 郑维华. 做好新形势下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路及对策[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7(06)

[3] 秦利英. 浅谈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J]. 经营管理者. 2011(24)

[4] 王钧功. 液压阻尼器研究[J]. 液压气动与密封. 1998(01)

[5] 郑维华. 做好新形势下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路及对策[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7(06)

上一篇: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性化与权威性关系 下一篇:西气东输二线燃气轮机合成油系统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