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探究

时间:2022-08-25 11:13:35

对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探究

【摘要】对自然环境的关心是生态建筑存在的根本,是一种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为了保护日渐恶化的地球环境,减缓生态污染,社会各行业都开始实施节能减排工作,建筑行业亦是如此。本文对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做以下阐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建筑设计;特征;原则;对策

1概述

我们要想真正的贯彻和落实生态策略,就必须要了解何为“生态建筑”。所谓生态建筑,就是指立足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环境结构,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以及基本的科学原理,使得建筑融入生态环境之中,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就使得建筑的存在不破坏现有的环境,实现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另外,也可以为现代建筑营造一个更加合理和自然的环境,有利于人们在居住的过程中,充分耳朵享受到自然环境带来的健康和惬意。另外,从资源的使用方面来说,还可以打到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效果。

法律和规范是建筑设计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到我国生态建筑发展的战略方向。在生态建设方面,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对我国节约建筑能耗,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通过立法对建材的选择、建筑每平方米的能耗标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等进行规范,不仅使建筑设计中采用的生态策略具有法律依据,而且可以限制不利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建设行为,鼓励可持续的建设行为,从而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2生态建筑的特征及设计原则

2.1生态建筑的特征

①节能和利用再生资源。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减少不可再生资源(例如,石油和煤炭等)的依赖。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太阳光和通风等节能措施达到减少能耗,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

②材料的再生利用。使用再生或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和资源。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能够控制工程的造价,还可以对建筑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效的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减轻生态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③减少废物排放。生态建筑的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便是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环节,生态建筑在设计与运行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向环境中排放一定的废物,对这些排放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并保证建筑内部的环境不受排放物的影响,是生态建筑设计的一大特点。

④环境与文化属性。广义范围内的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还涉及环境和文化领域。不仅重视建筑自身的和谐,还考虑到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将生态理念融入了建筑以及建筑周围的环境当中,从整体上完善了建筑物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2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生态建筑的设计是在生态学原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运用综合系统优化原则设计组织内外空间建筑的一种手段。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要遵循因地制宜的观念,在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条件下利用合适的技术,最大程度上节约土地等资源的使用。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生态环境、人文建筑、自然景观等,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尽快达到自然通风的效果,保证房屋建筑有良好的采光,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建筑生态环境,有利于营造出和谐自然的氛围。

3关于完善生态建筑设计的具体对策

3.1科学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活动要建立在生态化的基础上,不破坏环境,与自然环境建立起和谐的关系。生态建筑的建设势必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并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因而,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尽可能的缩减无谓的土地占用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使用可以循环利用的可再生材料进行建设,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的处理。要防御自然,根据当地气候确定建筑方位,设置有效的遮阳设施,运用高热工性能的建筑材料做好保温隔热和隔噪音设计,在沿海地区还应考虑防空气盐害和防台风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周围的环境不受影响,达到生态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3.2提高生态建筑的自身节能效果

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建筑物内部的通风、降温、取暖、采光等过程均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是建筑物运行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需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采用适宜的节能措施。如今多数楼盘在南墙上设了很多混凝土板和铝合金百页以放空调室外机,可以设计一种外观精美的太阳能装置,以替代铝合金百页,内侧放室外机,把美观和功能结合起来。也可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并使发电系统与小区的电网并网。与此同时,做好绿化设计,绿化设计应避免轻技术重形态,轻内涵重风格,轻生态功能重情调效果。绿化应有层次性、物种多样性,有天然更新的能力,植物材料应有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长寿性与生态功能。应纠正植草就是绿化的片面理解,可利用落叶树木调整日照,建立可调节的植被体系。

3.3实现生态建筑的智能化

将智能化的设计引入到生态建筑的设计当中,能够进一步完善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并体现出生态建筑人性化的设计特点,实现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如设计智能采光窗、会呼吸的玻璃幕墙以随着阳光的角度变化和天空明暗变化调节透光效果,并根据日照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系统,自动控制室内温湿度。创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装修材料。

3.4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理念

生态建筑设计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仅要运用到生态学科的理论,还要应用到新科技新方法。生态学科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出环境的生态效益,从而产生经济效益。新科技新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使得建筑物充分体现出建筑理念和生态理念,更加突出可持续生态建筑的特点。例如,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符合生态建筑设计的要求,被广泛应用在生态建筑领域。此外,还要考虑到建筑物的通风效果、采光情况、住宅的隔音和隔热性能。生态建筑设计满足了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城市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提升了建筑行业的品质,革新了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生态建筑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们日渐增长的生活需求。建筑设计行业必须充分了解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找出我国现在在生态建筑设计方面的原因,并进行有效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利用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保证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我国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生态建筑则是建设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贯彻“健康环保,以人为本”的生态建筑的出现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同样代表了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所以,有关部门在建筑设计的实际过程中,应该结合建筑的具体情况,遵循建筑生态策略的实施原则,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建筑可以真正的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

参考文献:

[1]肖欣荣. 浅谈未来生态建筑设计[J]. 价值工程. 2011(23)

[2]汤寅. 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J]. 中国科技投资. 2012(30)

[3]吴西原. 基于低碳节能的建筑设计方法探讨[J]. 科技资讯. 2015(15)

上一篇:对软岩矿井巷道掘进顶板支护的探索 下一篇:浅析陈耳金矿深部找矿的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