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书信之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时间:2022-08-25 10:15:39

分析书信之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阅读目标】

书信,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展开深层心灵交流的常见方式。书信的内容,无论是生活事件、生活经历,还是感情表达,都是真实、具体、形象的,表达的感受敏锐而细腻。作者通常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情,因此,同学们要读懂一篇书信体的文章,一定要深刻地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写作目的。

【概念阐释】

书信是一种相当自由灵活的表达文体,可以自说自话地倾诉(抒情),也可以侃侃而谈说出自己的见解(议论);可以描摹出一幅图景(描写),也可以娓娓讲述一个故事(叙述),还可以对事物进行详细地解说(说明)。它完全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随时调用相应的语言形式来为自己的内容服务。

【阅读指导】

一、了解作者写书信的目的,抓住书信的主题

书信是人们交流思想、通报境况的一种工具,它的情和理往往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阅读书信类文章,抓住书信的主题,是解读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也为体会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如冰心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表达作者对母爱的颂扬,对童心的赞美,对坎坷人生的感慨,对大自然的歌颂;《傅雷家书》则是以傅雷对儿子的教育为主题的。

二、理解书信的情理,解读其表达方法的作用

理解和把握书信的情与理,要准确找出并认真体味书信中或描写、或抒

情、或议论、或记叙的关键语句。如在《跑过冬天——写在女儿成人之际》这封信中,作者描写了跑步时的恶劣环境和一系列的跑步动作,让读者感受到孩子在寒冬奔跑的艰辛,以及妈妈锻炼孩子坚强意志的良苦用心。作者用“故凡事要运用智慧,竭尽全力。社会只看你的结果,而你要看重努力的过程,即使失败,切勿自弃,社会不同情眼泪。上帝只救自救之人。”等议论性的语句,教育孩子要学会坚强学会自立,使人读来受到很大的启发。

三、熟悉关于分析书信并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系列题型

具体来讲就是要明确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全文要进行整体认知;能判断某句是什么表达方式以及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能根据内容的需要和作者的情感,用某种表达方式来补写文章内容等。解答这些题型,关键是要熟知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要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再根据不同的语境对文中表达方式的作用做具体的分析。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时间是等人的

——写给一位初中生

刘荒田

亲爱的学生:

我参与的网站“美华论坛”成立于2004年年底。画家南亭先生的儿子,才七八岁,也常来发表绘画和作文,很受大家喜欢,这位“灵隽小友”,如今上初中了,前几天在网上发表的一组照片,是少年友情的实录,在全班同学的合照下有一句:“时间是不等人的。”这个年纪,按坡的说法,日子最难打发——“日长如少年”,谁有工夫叹息光阴易逝,韶年不再?唯独这位天分甚高的初中生,把中老年才会发出的感叹“预支”了。

不过,我要郑重地对少年说:时间是等人的,不要担心。时间等你,也等我,等全世界的生灵。时间等在你之前,等在你之后;等在显意识,等在潜意识;等在有限,等在无限。学校里的老式挂

钟,钟摆就是你的脚步;家里的电子表,即使你在沉睡,液晶数字也会显示你梦里的呼吸,一如古老的沙漏,每一粒细沙都是当时活泼的生命。时间不能离开你,你就是它,它就是你。你“被”时间长大,时间被你证明。没有了你,何来“你的”时间?你不久将发育,喉结变大,声音变粗,骨骼像夏季的水稻般拔节,没有时间,你如何完成这样的蜕变?“你的时间”是你生命全部的外延和内涵,你的一生为“你的时间”做“填空”。

我们从小就接受了这样的教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基调是时间的冷酷。其实,时间和人的关系并不是“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而是无所谓彼此,时间就是人,人就是时间。明白了这一层关系后,你可能认为,既然时间并非咄咄逼人的怪兽,那么用功干吗?多打电子游戏吧!不过,你须再站高一点看。

我们面对的是这样的命题:时间即生命。比如说,你本来要跟父母去看望住院的外祖母,但你躲在网吧,不听电话,错过了,老人在病床上苦苦盼望你,最后失望地叹气。你不要把过错推给时间、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闪失,就是“你的时间”中的一个伤痕。将来,你进入社会,在竞争激烈的职场,无论受雇于人,还是自行创业,在那个“黄金时段”,你最关注的应该是“机遇”,也就是“遇上机会”。

聪明的中学生,愿你的生命(也就是你的时间),这最伟大的财富,你能善加运用,到最后,花光了,你就进入永恒的虚无。这以后时间当然在,只是不再属于你就是了。

(选自《星岛日报》2011年2月27日, 有删改)

1.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者所用的表达方法来回答。)

2.请你在文中第三段空格处添加一句与前后语句内容相符的话。

3.作者在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上一篇: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助推高效课堂构建 下一篇:高考英语开放性作文写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