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

时间:2022-08-25 09:43:23

浅谈关于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

【摘 要】所谓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是指把工程项目的规程、规定、规则标准等相关规范形成标准并付诸实施。文章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必要性和作用与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实施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实施;必要性

1.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必要性和作用

1.1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必要性

(1)工程项目管理复杂程度高。工程项目一般投资额较大,涉及监理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安装单位、设备供应商、设计院、投资方等参建各方,而且参建方之间利益相关,建设周期漫长,对内外环境依赖性高且环境不断变化,客观上要求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以协调控制好各种工程相关因素,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稳定。

(2)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工程项目建设受到环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比较大,从而导致诸多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国家政策法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周边关系、气候、市场物料价格等;内部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各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方、监理单位、土建施工方、设备安装方、设备供应商、设计院等。此外,随着时间推移,项目工程不断推进,项目自身也在变化。实行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可以有效地应对项目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变化。

(3)工程项目建设总体目标较明确,多数实行目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可以提高工程运作效率,合理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建设周期。工程项目目标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集中强调了项目实施的结果,而不是具体过程。这种管理方法方便了项目经理和下属的沟通,能够有效连接项目目标和组织总体目标、项目目标和组织各职能部门目标、项目目标和项目组成员个人目标。通过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可以做到目标明确,无缝配合,高效进行工程建设,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降低工程成本。

(4)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较粗放,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工程项目的一些总承包商专业性不强,施工队伍不稳定,施工过程中存在经常更换人的情况,甚至包括技术主管等人员,导致现代项目管理手段难以推广应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市场不断开放,国外投资商和建筑商陆续涌入,国际化的政策法规不断出台,客观上要求国内工程项目管理向现代化工程项目管理进行转型,而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是一条重要途径。

1.2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作用

工程项目建设的目的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合理的成本和较短的工期实现高质量的工程。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目标的实现,具体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化水平。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临时性等特征,项目团队也是由别的项目抽调过来或者临时招聘的管理及技术人员组建,项目建设过程缺乏相对稳定、统一的标准,项目管理水平难以提高。通过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可以把以往类似项目成功的管理经验制定成标准,为所有同类项目共享,从而可以规范并提高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

(2)提高项目管理绩效。从信息处理角度来说,标准化能够通过有效利用信息处理能力提高过程绩效。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可以改进不同项目建设地点之间的交流,确保项目组织每个成员都采用“共同语言”,通过共同标准和过程控制,可以有效地预测、管理项目管理行为,实现工程项目过程的有效控制,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绩效。

(3)降低项目管理成本。由于未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很多以往的项目管理方法、技术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大量项目管理方面的重复性工作,降低了项目运作效率,无形中提高了项目成本。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不仅会增加某些物品、服务的相似性,而且还会通过重复化和惯性化减少项目管理中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降低单位成本。

(4)促进企业组织知识积累。项目信息和经验教训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一个项目完成,其产出结果除该项目本身达到的预定目标外,还应包括从该项目获得的项目信息和经验教训,这些内容可供未来项目使用。在实施标准化前,项目信息和经验教训都是隐性知识,不便于组织学习和积累。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就是把这些隐性知识通过编码显性化的过程,以往项目成员个人经验和知识积累比较容易转化为企业组织共有的知识。这样,其他员工很容易再次利用以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也就能够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

2.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实施

2.1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实施步骤

(1)引进通用标准。结合国家、行业、地方、上层组织或利益相关者的相关标准,建立相应的工程项目实施标准。这是标准化管理的最低层级,也是当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最普遍水平,主要涉及的是对政府或相关组织制定的现成标准(或条款)的选择,这些标准一般为通用标准,且大多带有强制性。

(2)建立项目标准体系。要获得更高的管理效率和更好的效果,必须建立系统化的标准体系。工程项目标准体系是指用于工程项目的、相互联系的所有标准化文件的集合体,主要由工程项目采用的通用标准和本项目专用标准两部分组成。这一层次的主要工作是制定专用于本项目的特定标准,这些标准能够体现出工程项目管理的成熟度以及项目团队技术的成熟度。

(3)把标准化向纵深推进。这一层次主要是针对企业来讲的,即首先要在整个工程企业内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建立成熟的标准化机制,使不同项目团队能够互相借鉴,并按照地域、项目规模、技术要求等建立起标准库,以应用于不同项目。

2.2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实施方法

(1)加强学习与培训。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实施以对标准的熟悉为前提,项目开展前及开展过程中,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种培训和学习,让全体项目成员包括现场施工人员全面理解标准、正确运用标准、严格执行标准,做到人人明白,照章行事。

(2)借助现代手段。例如,通过在工程项目中使用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不仅可以将技术规范、管理规章等集成进来,做到实时可查,还可以将工程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地记录到系统中,并通过分析、总结,准确把握标准贯彻情况,改进管理效果。另外,由于整个项目中采用同一系统,做到了办公工具统一,有利于实现项目文件的模板化,而模板化是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突出重点。包括两个方面:

1)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工程项目各责任主体和管理人员是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关键,在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过程中负有决策和执行的重要职能,项目经理等主要负责人应着力提高推行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决策能力,积极应用标准化及其他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加大对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投入;项目具体管理人员(项目成员)要熟悉标准,着力提高执行能力,把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具体落实到项目建设的每个环节、每个过程和每个岗位。

2)不断提高班组长、技术能手等业务骨干的作业能力。这些人员往往对于项目的完成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企业应不断加强对这类作业人员的培训,使他们精通与本职工作及关联工作相关的标准,提高他们执行标准的自觉性;同时,要强化现场监督,督促作业人员严格按标准要求操作,及时发现并纠正违反标准的行为和现象,促使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深入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部位。

3.结语

虽然工程项目不同于其他一般项目,且其结果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工程建设过程是个非常难以控制的、创造性的过程,但近年来一些企业的成功实践与相关理论研究都表明,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是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绩效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任坤秀.标准化改革的初步研究[J].上海标准化,2001.

上一篇:浅谈如何降配电网络线损 下一篇:探讨关于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中不接负载部分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