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化学教学中的催化作用

时间:2022-08-25 07:54:04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的催化作用

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的起始阶段,化学教师在这一阶段对学生在化学学习的兴趣、方法上做得好与不好,影响学生将来对化学的学习、研究,影响学生将来在生活中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做好对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催化作用,是化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做好成长中人格品质的催化

教师的人格魅力、品德信誉、工作态度与学习相联系的,这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所教学科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所以第一堂课,教师要整理好自己的形象,向学生展现你的认真、庄重、随和,是高品质的教师,他们对你的第一印象是:你是他的榜样,你是他的偶像。教师再配以生动形象而切合实际的语言展现,这样会有效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很愿意听你讲的每一句话,很愿意看你做的每一件事,自然就会对你的化学课感兴趣,当然教师所讲的内容要客观实际,符合学生需要,切忌夸夸其谈。

我的第一堂课都要向学生讲下面两个问题,一是:“你现在读的书对你将来的生活有用没还是没用(这是学生最关心的)?我的观点是没有直接的作用!但书要不要读呢?必须要读!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读书的核心作用不是你获得知识,读书的核心作用是通过学习,使你形成上进的思想、积极思考的习惯、做事认真的品质。只要你形成了这样的品质,你周围的人就会尊重你、欣赏你。你做事成功的可能性远远高出其他人。”二是一定要讲“化学与医药对疾病健康”,让学生感知化学与生活质量,生活离不开化学。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用生活的需要回答学生对读书有没有用的疑问,与学生产生共鸣而提高化学兴趣。使学生朝着上进的思想、积极思考的习惯、做事认真的方向走得更远。

二、化学兴趣的持续催化

兴趣的持久性在于长期的培养和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提高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去学。

1 讲挑战性问题,激活学生征服问题的欲望——创新的催化

我在组织学生探究完成H2O的组成和H2的燃烧后,讲述了以下问题:比尔盖茨发明了计算机软件,尽管计算机软件目前只有少部分人使用,但他们是当今世界首富。如果你能研制出以H2O为原料制H2的简单方法,我想比尔盖茨在财富榜上只能排第二了。现在科学家们寻求以H2为能源,但困扰人们的问题是:找到让水在一般条件下分解成H2和O2的催化剂、H2的贮存和运输问题。如果你能发明一种用H2O产生H2的便携设备,H2的贮存和运输还是问题吗?讲乙醇时我向学生讲了问题:科学预测,可供开采的地下矿物燃料已经不多了,地下矿物燃料用完后我们的交通运输工具用什么做燃料?如果你在酒精的酿造、酒精内燃机的研发上有所创新,能源还会成为世界性问题吗?学生听完后反应强烈,这些问题也许是学生将来的奋斗方向和目标。

用H2O2制氧气实验中,要求回收MnO2。按教材上的实验,学生总是觉得回收不完全(用量少不好回收)。我就趁热打铁,问同学们能否想出更好的“妙”方?同学们想出很多的方法,其中可取的是:将4mm2的铜丝绕成螺旋状,表面涂上AB胶,在AB胶未凝固时粘上颗粒状MnO2,使铜丝表面粘满MnO2。用学生的“发明”做双氧水制取O2实验,回收又快又完全。

2 解决学生的死记硬背——学习方法的催化

刚接触化学时,因为对演示实验中产生的神奇现象所吸引,学生对化学实验很有兴趣。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基本知识时,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把化学当作“第二外语”认识,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大大影响学生的兴趣,原有的兴趣可能会消失。我的做法是不让学生产生“第二外语”的认识和“死记硬背”的自我暗示。

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将某些问题描述得淋漓尽致,加深印象,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讲水的电解时,学生很难记准正负节各产生的是什么气体,体积比等知识,我就用“父亲”(负氢)帮助记忆;水的化学式就告诉了水电解时气体体积比。讲金属氧化物的还原时就用:“气早出晚归,灯迟到早退”等学生敏感词语克服死记硬背,幽默风趣的语言有时使知识的获得与掌握就在谈笑之间。

学生认为化学难学,多是从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开始的,写不出化学式,读不对名称,或者张冠李戴。教师要多设情境,让学生总结规律,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讲化学式之前我设下陷阱:“你能记准原子团和化合价的话,我能让你在五分钟内写出所有的化学式,并且能读能写”,这时学生都不相信,要和我打赌。上课时,我按规律写出化学式,让学生分析总结规律,学生大多能总结出:两种元素的读“某化某,某是元素名称,先读后写”。然后教学生书写方法:“根据名称确定元素,并根据先读后写将元素排先后,标出元素的化合价,约简后将数字作为对方的下标,”这就是我们要的化学式。然后进一步写出一种元素有多种氧化物的化学式和对应的名称,学生很快得出有多个氧化物的都读出元素名称和原子个数。这时学生大多不认为不需要背,兴趣开始减弱,我设下第二个陷阱:讲故事——我学化学的故事。“一天化学老师来上课,让我们听写,写物质的化学式,老师念了很多“硫酸某”的物质,但我们一个也没写对,老师板书出听写物质化学式和对应的名称,问我们想到了什么?在教师的提醒下惊奇地发现读“硫酸某”都含有SO2—4,“含有SO2—4的都读硫酸某”。故事讲完后,我有规律地写出硝酸盐对应的化学式,让学生分析总结,学生在讨论中很快得出了:读某酸某的是由某酸根原子团和原子团以外的另一种元素组成的。这时让学生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一部分学生按写“某化某”的方法写出了化学式,(这时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查看只说“是”与“不是”。在学生自由发挥中,很快学生被“传染”,按写“某化某”的方法写出了化学式。然后教师再作含多个原子团化学式的书写,轻松解决了化学式的读写难问题。

化学方程式也是有规律的(分解反应除外),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诱导学生去找到规律,不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要想到学生的困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解决困难,这样才会让学生兴趣持久。

总之,要让学生对化学感兴趣,兴趣是一种需要,是学生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需求。兴趣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从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兴趣抓起,影响学生兴趣的主要因素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上一篇:语文综合性学习初探 下一篇: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