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导学,构建生命课堂

时间:2022-08-25 07:03:19

实施有效导学,构建生命课堂

摘要:实施有效导学,让学案与课堂有机的整合,让每位学生都能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潜力,对一些流程和细节做出调整,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从多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预习;课堂;学案;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在创设“有效数学课堂”和“高效数学课堂”的背景下,现在很多教师都采用布置课前学案导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案导学作为预习的第一个环节,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无疑起到积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但是,目前看到的预习后的数学课堂,也常出现效率不够高的情况,未能如愿地实现“高效数学课堂”.那么,原因在哪里呢?

一、存在的问题

1.预习内容注重试题,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

常见的预习学案由以下内容组成:课前延伸(复习或应用新知的题目)、课堂探究(例题)、巩固练习(本堂课的练习题)、拓展提升(中考题或提高题)、当堂检测.

尽管取名有所不同,但实质都是练习题和例题,都是以试题形式出现的,应试的味道过浓.学生的预习完全是教师的需要,这样学生很难形成自己的预习方法和习惯.学生拿到预习学案往往不是先去认真看书,而是盲目地先去做题目,在概念不清的情况下做题,难免错误百出,效果很差.教材也不知不觉地被“教辅”代替了.

2.教学过程过于直白,失去了数学的亮点

目前看到的数学课堂教学流程一般如下:开门见山地小组交流“预习题”;全班交流“课堂探究”,小组代表板演或汇报例题;交流“巩固练习”;全班交流“拓展提升”;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同桌互批);布置作业.

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有优点:为学生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去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聆听同伴的发言,学生听、说、表演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缺点也很明显:课堂教学过于直白,直奔主题――核对答案、订正错题.课堂没有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减少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使数学失去了内在的魅力.课堂教学只是把预习内容在小组交流或全班汇报,这样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优秀学生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与预习相比没有提高,课堂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厌倦.

3.延伸拓展过量,加剧了两级分化

提倡和推行课前延伸、课后拓展很有必要,但如果每门课都这样做,必然加重学生负担,延长学习时间.而且在拓展中,常出现难度太大,且知识迁移的倾向较多见,这样不仅有悖于教学法规,更使“学困生”雪上加霜,加剧两极分化.他们本来需要时间强化基础知识与常规方法,现在却被课前延伸和课后拓展占用了,增加负担,效率低下.

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5个环节

“引情导学――合作探究――展示提高”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起来,主要由5个环节组成:自主性学习、互学习、反思性学习、练习性学习、补偿性学习.

1.自主性学习教师预设问题(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时间、内容、方法、要求)――自主练习(学生做自主性测试题)――学生质疑.

2.互学习组内交流(学习中的体会与收获、疑点与困惑)――互助答疑(学生互动)――点拨、升华(教师总结、归纳具有规律性的知识、方法、技巧等).

3.反思性学习自我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效果、存在的问题)――小组反思(互助解答)――集体反思(以小组为单位概括学习中的得与失)――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针对上述问题).

三、课堂突破必须回归“三主”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是现代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预习后的课堂不能用交流和展示作业来代替课堂教学的全部,要有新的突破和更精彩的生成.

1.回归“教师为主导”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是课堂的灵魂.教师的任务除了组织学生交流和展示预习作业外,在教学的进程中要设计有趣的问题情境,促进课堂的生产,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出火花,使认知有新的突破,感受数学的魅力.

2.回归“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他们主动参与.要为“学困生”创造交流的机会,维护他们“出错”的权利,给他们创造知识形成过程的再现的机会,不要让他们成为教师关心的盲区;要为优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并且为他们创造认知新突破的机会.

3.回归“训练为主线”课堂训练具有独立、真实地反映学情的功能,是纠错和个别知道的极好机会,它的可信度比预习和课后作业要高得多.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回归训练为主线.由于交流预习作业比较费时,课堂训练时间哪里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案导学中的预习题和新授内容进行巧妙有效地整合.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数学“角的大小比较”预习提纲中的(2)时,教师投影的题目是:用一副三角板拼出大于0°且小于180°的所有特殊角,有哪些呢?

学生1:可拼出大于0°且小于180°的特殊角有: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65°.

教师:大家与学生1得到的一样吗?

众生:一样.

教师:哪位同学上台用一副三角板拼一个165°的角?其他同学也动手拼一拼.

学生争先恐后地拼了几次也拼不出165°的角.

教师:画与拼一样吗?

学生(恍然大悟):165°只能画出不能拼出.

预习提纲中的(5),教师投影的题目是:已知:∠AOB=60°,∠BOC=30°,∠AOC的角平分线为OP.求∠BOP的度数.

学生1:∠MON=15°.

教师: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1:跟学案中的预习题一样的.

学生2:不一样,刚才有图,现在没有图了.

教师:有图和没有图一样吗?小组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思考的?

小组代表:由于没有图,我们根据题意分类讨论,画出了如下图(1)和(2)的两种图形,如图(1),当OC在∠AOB外部时∠BOP=15°;如图(2),当OC在∠AOB内部时∠BOP=45°,所以本题有两个解.

第一题教师只改了一个字,第二题教师只少了一副图,就为“学困生”创造了再现知识形成过程的机会,又为优生提供了认知新突破的机会,不再是停留在预习的水平上的肤浅交流,也不是枯燥乏味的重复习题,学生的兴趣很浓,投入度很高,效果也明显.

有效导学不仅能充分体现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很好的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还课堂给学生,还激情给教师.更重要的是将目光由关注成绩转向关注人,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发展其能力,培养其思维,传授其技能.

参考文献:

[1]屠庆丰.例题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分析和思考[J].数学教学研究,2009,28(5).

[2]张思明,白永潇.数学课题学习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28

[3]刘立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学数学月刊,2010,(11).

[4]姜兴荣.例题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学数学月刊,2009,(6).

[5]陶维林.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听课有感[J].数学通报,2008,(2):43~46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瓯北第二中学325100)

上一篇:开展糖尿病0级足筛查的意义 下一篇:怎样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