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转型方式的理论思考

时间:2022-08-25 06:19:30

关于经济转型方式的理论思考

摘 要:社会实践使前苏联、东欧各国、中国等计划经济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走向 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漫漫征程。各转型国家选择了不同的转型方式,结果也各不相同。它们 选择不同的转型路径,主要不取决于各国领导集体个人志趣等外在因素,而取决于其当时的 社会主要矛盾。

关键词:经济转型;转轨路径;理论思考

中图分类号: F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096(2002)06-0014-04

20世纪人类的社会活动富有戏剧性。 从1917年到1950年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国家先 后退出市场经济的舞台,并进行了建立另一种经济体制的试验──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 制。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不久,布哈林便于1921年写了一本《过渡时期经济学》,探 索从市场经济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渡时期的经济规律。他在该书的德文版序言中说:"至 于谈到笑,那么,事情总是这样: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①然而,以千百万人艰苦 奋 斗英勇牺牲为代价而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曾一度辉煌,却因不能与时 俱进而日益僵化,最后被历史否定。

超越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而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长期以来被我们戴上耀眼的理论 光环,却被实践蒙上越来越重的阴影;而被我们在理论上一再证伪的市 场经济体制,却显示出它在"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中的效率和活力。长期实行计划经 济的国家,效率日益低下,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差 距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这些经济问题,各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理论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方 面的试验。于是,计划的"坚冰"开始融化,市场调 节开始引入社会经济生活。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前计划经济国家终于走过了探索试 验阶段,作出了各自的历史性选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成为最引世人关注的巨大 潮流。伴随着剧烈的社会阵痛,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都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的艰难历程。中国在经历了10多年市场化改革之后,终于走出了计划经济本位论的樊笼, 1992 年宣布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从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融入了由 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潮流。其他计划经济国家,如越南、古巴等国也开始了市场 化进程。

一、经济转型的类型划分

本文所研究的经济转型国家的共同之处是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 济体制。但是 ,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初始条件不同,以及改革所依据的理论 基础的差异,各国的改革又各具特色。对各种情况加以化简之后,可得出以下不同的 改革方式。

1按速度标准划分,可分为激进的转型和渐进的转型。前者指实施一个激进而全面 的改革计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尽可能多的改革,它注重改革的终极目标,试图一步 跨过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之间的"鸿沟";后者指通过部分的和分阶段的改革,在尽可能不引起社会震荡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实现改革的目标,它注重的是改革过程。

2按制度标准划分,可分为伴随社会基本制度转变的经济转型和不伴随 社会基本制度转变的经济转型。前者如独联体和东欧各国。在这些国家中,前执政党或退 位,或解散,或更名,或灭亡,他们均宣布抛弃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放 弃共产主义信仰。中国在进行经济体制 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共产党领导,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在原有 政治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二、关于经济转型方式的理论思考

1无论是按速度标准还是按制度标准,同类转型方式中,各国均有自己的特点。同为伴随基本制度转变的激进式改革,德国东部与独联体、东欧国家 就有许多不同。首先,独联体和东欧国家是在各国家内进行的,而德国东部则是在 完全丧失国家的情况下,以融邦德国的方式而转型的。其次,德国东部地区的 经济转型是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指导下进行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在德国西部地区实践了40多 年,并且有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法律和法规。这些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被直接运用于东部地 区的经济转型过程,而且执行者是些具有丰富经验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实践者。而独联体 和东欧各经济转型的国家只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在对市场经济的探索中缓慢前进。最后,德 国东部地区的经济转型有西部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在德国东部地区私有化受阻、吸引外 资缓慢、生产剧降、失业猛增的情况下,其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必须靠政府的巨额财政支持 才能实现,而这种财政支持是任何独联体和东欧国家都无法得到的。

波兰和匈牙利同为东欧国家,经济转型都伴随着基本社会制度转变,但它们的转型方式 却大相径庭。波兰是最先实行"休克疗法"的 东欧国家。波兰政府聘请萨克斯为政府经济顾问,并按照其建议以一步到位 的方式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迅速实现价格自由化;以强硬的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控制赤字,抑制通胀,稳定宏观经济;迅速实现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而匈牙利则不同,匈 牙利公开拒绝了萨克斯的休克疗法,始终坚持"渐进过渡"的原则,并且明确提出匈牙利的 市场经济是一种"福利市场经济"。波兰认为市场经济应以私有制为基础,而匈牙利认为市 场经济的建立应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主张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

中国和匈牙利都以渐进的方式向市场经济过渡,而两国经济转型的差异却是巨大的。中国坚 持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制度,而匈牙利却放弃共产主义,选择了多党议会制;中国共产 党 始终是领导改革的政治核心,而在匈牙利,前执政党工人党先更名为社会党,后又下野,失 去了领导地位。中国和匈牙利两国经济转轨的初始条件也大不相同,就整体而言,中国的经 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匈牙利。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改革之初,只有18%的劳动力在国有企业 工作,而在匈牙利,多数劳动者是在工业和服务业工作。由于上述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 的差异,以及社会福利体制的不同,更重要的是社会基本制度的不同选择,中匈两国的经济 转轨理论、转轨政策和转轨实践,不可能是相同的,尽管两国都被称为实行渐进式经济 转轨的国家。所以,就经济转型的模式而言,"激进"和"激进"不同,"渐进"和"渐进 "有别。

2选择什么样的转轨目标和转轨路径,取决于该国当时主要的社会矛盾。一个国家选 择什么 样的改革方式和转轨路径,既不取决于国家领导集团的偏好,也不取决于外来的理论和政策 建议。事物内部的矛盾是该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经济转型方式 和路径,主要取决于该国内部社会经济矛盾的发展变化,外部因素的作用也要通过内部矛盾 的发展来实现。采取"休克疗法"的国家,往往是由于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福利制度 和劳动力在行业间的分布等特殊原因。进行渐进式改革不能奏效,多次采取措施而无法控制 通 货膨胀时,被迫一次性放开价格,或者是在国内市场极不平衡,赤字庞大,物价失控,国家 行政管理体系完全崩溃的条件下,通过政府有效控制,逐步地实行价格改革已不可能时,就 不得不采取激进方式。前苏联在80年代也曾试图进行中国式的改革,但由于其国情和中国差 异很大而未能成功。

中国选择了并成功地进行了"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也同样是中国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所 决定的。首先,中国虽然有长达30年的传统计划经 济体制的历史,但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毕竟没有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那么深。在前苏联和东欧 国家,计划经济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而在中国受计划体制控制较严的仅是占比重不大的国 有经济部门。其次,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劳动力大部分在国有经济部门工作,且享受名目 繁多的由国家提供的福利;而在中国,大部分劳动力在计划控制较松的农村,农村劳动力几 乎不享受国家的福利。第三,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别 。第四,中国以一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 的政治制度作保证。所有这些条件,才使中国成功地选择了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 先体制 外后体制内,先"增量"后"存量",先局部后整体,先双轨后并轨的经济转轨的路径。这 种局部启动、双轨运行、渐进为主、全面推进的经济转型方式是条件不同的国家所不能效仿 和照搬的,反之亦然。

一个国家经济转型的方式和路径取决于该国内部社会经济的矛盾运动,不取决 于该国领导集团的偏好,这并不等于否定一个国家领导集团的理论基础、思想方法、历史经 验以及由此积累起来的判断力对经济转型方式的选择和转型实践的影响。中国改革的设计和 起始阶段,起决定作用的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这些老一辈领导人有坚 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们强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方法论作指导,能辩证地而不是形而 上学地、实事求是地而不是教条主义地分析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他们把丰富的指挥战争 的经验用于中国经济转型战略的制定。在战争年代中,他们讲首先突破薄弱环节,讲农村包 围城市,讲先生存后发展。把这些原则用于指导经济改革,于是便有了先体制外后体制内、 先 农村后城市、先让人民得到实惠然后再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经济转型方式。这种先易后难、梯 度推进的战略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改革的总体战略是由集中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打赢一个个的战役。农村改革、建立经济特区、逐步放开价 格、改革金融体制、外贸体制、财税体制等步骤便是一个个战役,这是一个根据中国国情, 从总体上把握的、气势恢弘的、超宏观的战略设计。这样一个战略设计,局外人根本无法 提出,也很难理解。因此,一些外国学者对中国经济转型问题的研究和提出的一些政策建议 ,虽然看起来不乏理论上的完美和逻辑上的严密,甚至模型做得也相当精巧,但在局内人看 来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有些甚至文不对题。

3从长期看,"激进"和"渐进"不能截然分开。对所有经济转型国家来说,实现由计 划经济向成熟市 场经济的转变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国家选择激进的改革方式, 往往会审时度势,适时调整转型的方式和速度;一个国家选择渐进的改革方式,往往伴随 阶段性、临时性和局部性的"渐进"。俄罗斯以建立西方式的自由市场经济为目标,1992 年采取"休克疗法",全面推进激进的经济改革,但在1993~1995年间,就开始实施较温和 的改革策略,对"休克疗法"的经济政策加以修正。到1996年,叶利钦连任总统,开始全 面调整改革政策,于是俄放弃休克疗法,走稳重的中间路线,注重政 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按效率优先的原则有选择地进行改革,改革目标模式从"自由市场经济 "转向"社会市场经济"。就整个改革过程和基本思路而言,中国采取的是"渐进"的经济 转轨方式,但在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时期,转轨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1980年前后在不长的 时期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撤消的措施不可谓不激烈;邓小平同志南巡 谈话和十四大以后,中央作出加快改革步伐的决定,1994年财税、金融、投资、外贸、外汇 等方面的深化改革措施几乎同时出台,改革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的渐进经济转型 过程中包含了若干个局部的、阶段性的激进措施。中国的改革在有了渐变的积累之后,再进 行局部的突变,没有引起严重的社会震荡。如果没有量变的积累而进行激进的改革,很容易 陷入困境,最后不得不调整改革政策。这在东欧和俄罗斯是不无教训的。中国的经济转型把 握住了"渐进"与"激进"的结合,改革过程中抑扬顿挫、张弛有致,在经济转型的历史大 舞台上演奏出和谐辉煌的乐章。

三、经济转型方式的理论基础

1激进改革方式的理论渊源主要是主流经济学中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主流经 济学家对计 划经济的内在逻辑体系,认为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仅仅是渐进的、局部的 改革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全面地取代计划经济体制的所有元素,才可能为市场经济体制留下 生存的空间。所以,计划体制的逻辑完整性决定着改革必须是跳跃性的、大规模的,必须全 部抛弃原来所有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分步走的改革方式不太可能成功。

这里可以看出,西方正统经济学关于经济转型的观点:计划经济国家的 市场化改革政 策必须抛弃"双轨过渡"的指导原则,并以现成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先设计出经济 转型的完美方案,再进行完全的自由化和市场化运动。其实,主流经济学家们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为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实施经济发展的 建议,大体上也是这样。经济转型必然牵涉速度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几 乎一致认为,改革政策的各个配套部分必须一揽子付诸实施,而且越快越好。在一些经济学 家看来,采用激进改革方式其实是一个常识问题。如果你要跃过深渊,只能一步到位,不 可能谨小慎微,分步跨越。而且有的学者指出,分步走或渐进性地转换一种体制缺乏理论基 础。

以主流经济学中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激进式经济转轨主要围绕稳定宏观经济、经济 自由化和私有化三个核心内容进行。稳定宏观经济是必备条件,私有化是基础。三者构成一 个完整的体系,追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同时实现,以缩短不可避免的痛苦时期,并迅速切 断国家和生产系统的关系,以此来防止改革的倒退和滞胀的出现。

激进改革的倡导者和支持者的论述无疑具有理论上的完美性,但在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实践 中失去了完美。1992年联合国的《欧洲经济概要》指出:"过去二三年中,一些国家生产的 下降程度甚至超过了1929~1933年的大萧条"。

2有学者认为,渐进改革方式的理论基础是"演进经济学"和"保守的政治哲学"。前者 始于熊彼特, 后经耐尔森等人发展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实证性的经济理论,主要研究技术的变迁和经济的 增长发生机制。后者则是一个关于社会变迁的规范理论。

演进经济学把社会变迁比作登山,每个登山者面对的是自己不曾登过的山峦,每个人所有的 信息只是限于他所接受的教育和已走过的山路。因此,爬山者应小心谨慎, 不断总结经验,修正登山策略。操之过急只能是事倍功半,经济转型也正如登山,每个人 每个组织的信息和知识存量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 事先设计好一张十全十美的蓝图,然后完全按照蓝图行事。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由易到难, 分步推进。

3不同理论支持下的经济转轨方案的差异。(1) 激进的转轨方案着眼于改革的最终目标 ,追求尽可能快地实现成熟市场经济的所有特征,排斥与成熟市场经济模式不吻合的中间形 态。因此,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制度安排,不管是否还有积极作用,采取一概抛弃的 态度。而渐进的转轨方案,其着眼点在于:旧体制的哪一个环节最需要改革,哪个部门在什 么时候最容易改革,如何在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从量变到质变。(2) 激进的改革者认为旧体 制是新体制建立的障碍,因此,必须在摧毁旧体制的基础上建立新体制。而主张渐进的改革 者认为,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组织资源,推动现在的各经济组织和经济主体不断的演化, 市场经济的各种制度会在旧体制中逐步孕育。(3) 激进改革者以成 熟市场经 济体制为终极目标,似乎可以直线到达。而渐进的改革者认为人的信息有限,理性有限,任 何人都不可能在改革前先设计出一个具体的完整的方案,改革只能是边干边学的过程,转轨 国家应在改革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试验,总结经验教训。这一点,不但被 坚持渐进式转轨国家的实践所证明, 同时也被采用"休克疗法"的国家的实践所证明。俄罗斯在1992年推行"休克疗法",1993 年就针对休克疗法引起的严重社会经济问题而作了策略上的调整,随后又宣布放弃"休克疗 法",采取稳重的中间路线。

4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20多年 来,我们除了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成果外,国际文化学术交流也十分活跃,介绍国外经济理 论的文章比比皆是,翻译过来的学术著作汗牛充栋,并且,我党历来提倡"洋为中用",提 倡 吸取全人类的先进的文明成果。所以,我国的经济改革策略和改革方案,吸取了国外经济理 论中的某些科学的成分,或是说,我们在制定改革策略和改革方案时,受到了某些外国理论 的启迪,这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据此而就断言,我们的渐进改革方式的理论基础是西方 某一学派的理论,比如说,是上文提到的"演进经济学"和"保守的政治哲学",显然失之 偏颇。中国的改革实践确实有与上述两种理论吻合之处,但只能说受了它们的某些启发。中 国的改 革始终是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的指导。中国改革事业的设计者和领导者们,在无先例 可效法、无既定模式可遵循的情况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 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辩证灵活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注意抓主要矛盾和主要矛 盾方面,较好地运用质量互变规律,等等。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论的指导下,才有了局部 启动、双轨运行、渐进为主、全面推进的转型方式。总之,在中国经济转型伟大实践中,中 国改 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累累硕果上,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灿 烂光辉。

①布哈林:《过渡时期经济学》,三联书店1981年版。

②参阅世界银行:《从计划到市场》附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赵乃武等 主编:《东欧经济大转轨》第380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参考文献:

[1][苏]尼古拉・布哈林.过渡时期经济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1

[2]世界银行从计划到市场[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1996

[3]赵乃武,等东欧经济大转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4]张军中国过渡经济导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

[5]盛洪中国过渡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A Theoretical Thinding on Transirional Economy

ZHANG Jian-tao

(Henan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y, Zhengzhou 450002, Chin a)bstract: From 1980s to the early 1990s almost all the centra l-planned economies began the transition to marketing economies. The patterns of transition are var ious and the results are different. The way that a country chooses in the transi tion to market-economy does not depend on outside factors. It is the inner main contradictions in a society that decides their transitional patterns.

Key words: transitional economy; patterns of economic transit ion;theoretical thinking

收稿日期: 2002-08-20

作者简介:仉建涛(1953-),男,河南西华人,河南财经学院副院长 、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比较经济体制、经济增长理论研究。

上一篇:发达国家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立法的研究与借鉴 下一篇:教育消费的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