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小学生审美心理的培养

时间:2022-08-25 05:21:50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小学生审美心理的培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儿童,他们是天真的,他们是单纯的,他们对待美好的事物,更是全身心地接纳。随着年龄的增长,美术课成为他们上学必修的一门功课,这就不仅要求他们的审美达到一定高度,而且还要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审美素质教育和心理方面的培养,关乎每一个学生能否学好美术课,提升对美的欣赏能力以及陶冶情操的目的。

一、提升儿童的欣赏能力及审美习惯

小学教学中的美术欣赏课是以引导小学生对审美对象产生好感以及对事物赋予一种向往为主的心理活动模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兴趣、认识和关注,从而与理解、观察密切相关,直至能模拟下来。

具体方法有:

1.生活中带有强烈色彩的事物,能够刺激孩子的视觉神经,不妨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入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红红的太阳、蓝蓝的天,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等等;再比如,绿的草、黄的花,花的上面蝴蝶飞等等。同时,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这些自然景观,让儿童尝试着勾勒出每天都看到的事物。

2.儿童往往在欣赏时能记住景观的模样,但到了真正画出来时,难免丢三落四,这时,老师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要启发他们仔细想一想自己漏掉了哪些细节,下次再观察的时候,注意什么,甚至可以拿着画去对比,印象就更深刻了。

3.小学的语文课本或者数学课本上都有很多图画,美术老师可以引导儿童观察课本上的图画,让孩子描述画里透露的情节,使孩子通过仔细琢磨,提升对作品的感受力和赏析力,甚至对哪幅画画得好、画得细,会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和评判。

4.Ш⒆尤ゲ渭踊展,不要怕孩子看不懂,让儿童养成在欣赏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阅历”对画面产生联想的习惯,对那些反映学生内心世界的作品展开讨论,并结合画展中的作品,让孩子尝试练习自己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培养儿童的博爱情愫及宽广胸怀

如果画的作者对画中人物或景色没有足够爱心的话,是画不出美妙的作品来的,而且一个人的心胸是否宽广也能在画作中体现出来。所以,教师要培养儿童爱的能力,比如,爱花草树木、爱小动物、爱父母、爱家庭、爱祖国,只有学生对事物产生了喜爱的心理,才能细心观察,反复琢磨,用心刻画。

具体办法有:

1.用音乐作为辅助工具,在学生对画作进行欣赏时,加深对美的感受,甚至通过听觉感受加深视觉记忆,尤其古典音乐和轻音乐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创作的意境中去,感同身受地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画这幅画,这幅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如果自己画,要如何表达,等等。

2.鼓励学生多看诗、背诗,欣赏古今中外名著。教师可以在学生欣赏画作的同时,大声朗诵跟画有关的诗词和名句,或者生动有趣的文章,使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加深,这种教学手段是为了渲染气氛、引起共鸣。

3.动画是美术课中的一项内容,为了弥补静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不足,将动漫资源引进到教学中,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很多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美术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图画融入动画片的情节中,让孩子参与其中,配音、扮演角色、模拟动作,使学生对画中的人物、动物有认知,再回归到讲解画作时,就听得更明白了。

三、加强儿童的文化素养及顽强意志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美术课的理解,很容易停留在“信手涂鸦”阶段,刚开始只是觉得好玩,时间长了,如果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或者自己的水平没有明显进步,就有逆反情绪了,甚至有的打起退堂鼓,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好的耐力,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

随着小学中年级以后画作欣赏内容的不断丰富,需要孩子了解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了,比如,第六册《工艺美术的陶瓷和雕塑》《绘画作品中风景的静物》等作品就要求学生对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有独到的见解,第八册的教学课程还安排了剪纸、竹编等手工课,这也要求学生对工艺作品甚至刺绣、竹编等作品熟知、掌握,随着欣赏佳作品质的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引导孩子静下心来,因为习画需要宁静、淡泊,这是一种与世俗名利相反的心境,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要被烦心事所纷扰,要有超凡脱俗的情趣,这是一种高洁的品质,更是一种气节,唯有闲适恬淡的性格和顺其自然的胸襟才能达到如此开阔、贤雅。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勇于战胜困难的意志,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不畏艰难,不断求索的决心,还要有举一反三的精神,从用色到造型,从停笔到触笔的运用,体会着艺术不可言说的规律、不断延展的生命力和永无休止的境界,让学生无论从人文修养、绘画技巧还是创作思路上,都有一个质的飞跃,在生活中,拥有对美的评审标准和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闰心玉.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1-10.

[2]余停顺.试论中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M].光明出版社,2009-07.

[3]王静.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04.

[4]杨世钧.论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M].鲁美出版社,2008-05.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