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创新

时间:2022-08-25 04:14:43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创新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担负着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的重任,搞好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明拓展学生视野,全面理解项目管理的内涵与特征;模拟工程实践,增强教学实际效果;引入互动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对创新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进行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创新

工程项目管理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高校已经将“建筑管理工程专业”更名为“工程管理专业”,使得建筑管理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已经转向培养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上来。高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系统性强的特点,课程内容涉及到工程进度、质量、投资、合同、人员、风险、图纸文档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同时与设计、监理、施工、物资、运营、财务等多个部门业务相关。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综合性特点与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必须要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一、拓展学生视野,全面理解项目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的方法体系。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要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要让学生全面了解项目管理的内涵与特征,通过让学生了解项目管理的内涵特征,改变传统观念上认为应用项目管理主要是工程建设和建筑部门的事情,在其它领域应用十分有限的片面认识。事实上,项目管理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诞生时起至今,一直就是一种管理项目的科学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更不是一次任意的管理过程。在项目管理诞生之前,人们用其他方法管理了无数的项目;就是在今天,也有无数的项目并没有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体系对它们进行管理。项目管理不是一次任意的管理项目的实践过程,而是在长期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成的理论方法。从九十年代以来,在国际上项目管理的应用领域出现了飞速的发展,逐步扩展到诸如软件开发、制药、矿山、石油开发、机械、政府机构等领域,几乎遍布于所有的行业和部门,一种基于项目的管理模式正在兴起。与项目管理相关的研究也进行得如火如荼,美国项目管理的权威机构――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德国的DIN69901等专门的项目管理研究机构和组织,对项目管理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实践中显现出了项目管理的独特力量。对于项目管理在工程领域的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在经营管理、工程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项目管理都表现出了其独有的优势。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管理形式,可以改善企业对各种资源利用的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方法。由来自不同知识领域的人员构成临时的团队来运作和管理项目,项目组成员得到充分的授权,而不必经过长长的命令链的传递,这样就能够提高整个组织运行的效率并节省时间。随着社会项目管理实践的增加,必然对项目管理知识产生更大的需求;随着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转变,项目管理知识的教育也必然得到更多的重视。最终的结果将是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都得到理想的发展,项目管理在我国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二、模拟工程实践,增强教学实际效果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践性强、工程特征明显,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讲解,能够使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通俗易懂。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模拟工程实践,使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工程项目管理意识。一是以工程项目管理程序为主线组织教学。要打破就理论讲理论,就课本讲知识的模式,要以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程序来组织教学,要精心进行策划,确保流程顺畅。将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作为教学的支点,能够使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二是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将成功的工程管理项目作为教学案例,采取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吸引力。比如:将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等重点工程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成功案例,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动再现这些重点工程成功实践项目管理的做法与经验,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三是有效实施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思维,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情景中,启发学生主动学习,使他们听其言,入其境,体其味,动其情,达到身临其境、明白道理、掌握知识的目的。把创设“情境”作为教学的起始环节,从情境出发构造学科模型,提供学科想象,让学生心理处于惊、奇、疑的状态,产生浓厚的欲望,紧接着安排“自学设疑”环节,让学员在求知欲支配下自学设疑,围绕疑点尝试探索,促使学生将认识兴趣转化为认识动力,增强教学效果。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基本教学过程可按照“创设情境――自学质疑――主动学习――实现目标”等环节来实现。

三、引入互动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互相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一是聘请一线工程管理专家授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同时还要了解市场发展的方向。请专家采用讲座、项目介绍、讨论等方式来开展授课,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对课堂上无法学到的新技术、新工艺、先进的管理措施有所认识,弥补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局限,扩大学生的视野了解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工程实例、事故分析处理等的讲解,使学生开阔眼界,获得最直接的职业知识。二是全面采取互动式教学。专家在讲授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以讨论的形式开展互动教学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强化理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勤提问、勤思考的良好学风。教师根据专家讲授的内容,及时总结出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使教学工作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同学们在与专家、学者的讨论中,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的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得以全面理解和掌握。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且能够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三是把课堂延伸到工程一线。适当时候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到建筑工地,向建筑一线人员学习,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项目管理的实际流程,了解项目经理部的一般组织形式是由项目经理、技术管理人员组成的。组织学生到工程单位参观项目经理部,实地考察项目经理部的管络分工图,加深对项目管理结构的理解,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定期不定期邀请优秀项目经理到学校授课,通过交流使大家能够牢固掌握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严谨的管理素质、高超的技术素质,提高对项目管理知识的认知度。在教学过程中,广泛使用网络、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身临其境的美妙感受,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参考文献:

[1]Jack R. Meredith & Samuel J. Mantel,Jr. Project Management-A Management Approach-3rd edition[M], John Wiley & Sons, Inc.,1995:1-7.

[2]Bennet P Lientz, etc. Project Management for the 21st Century[M]. Academ ic Press,1998:2-16.

[3]Jeffrey K P into. Project Management Handbook [M].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Jossey-Bass Publisher,1998:3-11.

[4]刘荔娟. 项目管理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18.

上一篇:俄语取效行为动词初探 下一篇:英语含蓄条件表达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