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诚信缺失对社会的危害性及其有效治理

时间:2022-08-25 03:53:24

企业会计诚信缺失对社会的危害性及其有效治理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会计造假案件屡见不鲜,企业会计诚信缺失已成为会计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原因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不断加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对于充分发挥会计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会计诚信;缺失;危害;原因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32-0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完善,会计诚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会计诚信体系的建设不够重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会计诚信激励约束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一些企业和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企业会计诚信缺失已成为当前会计行业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文章拟从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社会危害性、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社会危害性分析

企业会计诚信缺失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危害性,不仅给会计行业自身的声誉带来严重影响,而且给国家、企业和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具体而言:

(一)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对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没有诚信,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会计诚信缺失会导致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从而大大提高市场交易成本,降低市场交易效率,同时会引起国家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民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给市场经济秩序带来严重损害。

(二)影响会计行业和会计人员自身的发展

诚信是会计最基本的品质,也是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和首要原则。如果会计师不讲诚信,弄虚作假,欺诈舞弊,会计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会计行业就不可能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对会计人员自身而言,也将面临着由于不讲诚信所带来的法律风险。

(三)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对于广大的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会计报表,如果会计报表不真实,将会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取向,进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不断爆出多起会计造假大案,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给当事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二、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现有的法律规范不健全

有些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已无法适应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业务,需要重新修订和完善。有些会计领域虽有法规制度,但实际执行起来相对较难或者是根本不执行,法规形同虚设。尤其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有效的制度来保证会计信息的公开、公正和有效传递,这在客观上为会计失信提供了可能。可以说,会计制度自身的不完善,为虚假会计信息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二)经济利益驱动导致会计诚信缺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通过会计造假手段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一些企业的管理层,为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不顾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谋取利益。同时,有些会计人员和会计中介机构,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得到更多的利益,置职业道德于不顾,和企业同流合污,出具虚假报告,成为企业造假的帮凶。

(三)处罚力度不够

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造假者的惩处力度明显不够,不足以对造假者产生震慑。在实践中,相对于因造假取得的经济利益而言,造假所付出的成本太不匹配。目前我国对公司造假的处罚大多只注重对单位的处罚,而忽略对个人的处罚,对于造假始作佣者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利益没有太大的触动,从而使得企业和会计人员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肆无忌惮进行会计造假,最终导致会计信用的严重缺失。

三、治理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途径和措施

(一)健全会计制度,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要更加具体,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二是要完善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公开、公正和有效传递,增强会计工作的客观性,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三是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严格执行国家的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单位和会计部门负责人的岗位责任制和离任审计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监督的功能,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加大失信惩罚力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

要继续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明确具体的惩处标准和惩处范围,保证对失信的查处发现及时、惩处到位、责任到人。对于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致使当事人合法利益受到损害的,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使造假者付出“得不偿失”的代价,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行业自律性监督,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对会计造假的单位责任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法律对造假行为的威慑作用。

(三)强化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要通过宣传和教育净化社会从业环境,广泛倡导诚信观念,树立诚信理念。要让从业者认识到,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不诚信的人终究要付出代价并被社会所淘汰。不讲诚信是只注重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的短视行为。要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并通过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制度来完善会计职业道德标准,同时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情况的检查,以提高会计行业职业道德水准。

参考文献:

[1]郑金炼.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我国会计诚信体系建设[J].现代商业,2009(11).

[2]矫宇.关于新时期会计队伍诚信建设的理性思考[J].吉林财税高学校学报,20011(8).

上一篇:创造优质服务环境 打造阳光政务服务 下一篇:基于麦可思报告的酒店管理专业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