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体会

时间:2022-08-25 03:51:22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对慢性重型异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42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1例进行常规治疗,对乙组21例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恩替卡韦。观察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效果,并对比。结果 乙组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甲组,PTA改善情况优于甲组,血清HBV DNA水平改善情况优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治疗;效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是临床上的常见重症内科疾病[1]。该病具有病死率高、病情危重、治疗困难等特点。临床上治疗该病原则是护肝、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并发症、改善微循环和支持治疗。恩替卡韦是一种环戊酰鸟苷类似物,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2]。现搜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42患者,对其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42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1例、10例,共21例,年龄17~61岁,平均年龄是(38.36±10.25)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是(12.3±3.1)年,其中16例早期,5例中期。乙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2例、9例,共21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是(38.35±10.21)岁,病程1~15.3年,平均病程是(12.2±3.1)年,其中15例早期,6例中期。甲组和乙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甲组进行常规治疗,对乙组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恩替卡韦。常规治疗包括护肝、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并发症、改善微循环和支持治疗。博路定(恩替卡韦片,国药准字H20052237,包装规格0.5mg),1次/d,0.5mg/次,于每晚睡前口服。治疗时间为3个月。

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查、血糖、肝肾功能、血清HBV DNA、凝血酶原时间、血电解质、活动度等进行检测。治疗期间,对患者肝功能、HBV DNA和PT/PTA等进行定期复查,1次/w,观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并对比。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肝功能 治疗前甲组患者TBil为(391.6±144.8)umol/L,ALB为(28.47±1.23)g/L。乙组患者TBil为(392.5±152.1)umol/L,ALB为(29.50±1.20)g/L。两组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TBil为(288.7±103.2)umol/L,ALB为(30.12±2.21)g/L,乙组患者TBil为(195.1±88.7)umol/L,ALB为(36.67±3.45)g/L。乙组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2.2 PTA 治疗前甲组患者PTA为(28.7±9.4)%,乙组患者PTA为(29.1±9.7)%。两组PTA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PTA为(33.4±11.4)%,乙组患者PTA为(42.8±13.6)%。乙组PTA改善情况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2.3 血清HBV DNA水平 治疗前,甲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为(6.002±2.824),乙组患者HBV DNA水平为(5.968±2.756),两组血清HBV DNA水平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为(5.812±2.245),乙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为(2.482±1.123)。乙组血清HBV DNA水平改善情况优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等疾病史和病毒携带史都可以引起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该病患者常表现为肝性脑病、黄疸、凝血障碍和腹水等,并对肝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患者解毒、生物转化、合成及排泄等功能出现失代偿或严重障碍[3]。恩替卡韦可以抑制乙肝病毒多聚酶,患者口服后,受细胞磷酸激酶的影响,磷酸化生成三磷酸,产生一定药物活性,对乙肝病毒聚合酶进行高效、高浓度抑制。该药物起效较快,对乙型病毒DNA复制具有快速抑制作用,从而降低肝组织及血清中病毒表达,对细胞表面靶抗原具有减少作用,对免疫反应攻击人体肝细胞具有减轻作用,对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具有缓解作用,预防邻近肝细胞及新生肝细胞受到病毒的二次感染。在本文研究中,对乙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后患者TBil为(195.1±88.7)umol/L,ALB为(36.67±3.45)g/L,PTA为(42.8±13.6)%,血清HBV DNA水平为(2.482±1.123),肝功能、PTA和HBV DNA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未应用恩替卡韦的甲组,表明恩替卡韦应用价值较大,效果较好。

综上分析,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秦波,张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15(12):45-46.

[2]王建生,王玉玲.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效果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3,19(22):57-58.

[3]韩志启.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观察报告[J].中国基层医药,2013,19(21):74-75.

上一篇: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140例瘢痕子宫妊娠分娩结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