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25 03:07:01

歌唱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1、关于声乐心理学的概念

声乐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原理来研究声乐艺术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产生于声乐艺术实践,又服务于声乐艺术实践,是声乐艺术的心理学基础。

2、声乐教学应遵循歌唱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声乐教学除了要注重对学生歌唱的技能技巧训练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成功的声乐演唱不知是单纯的生理活动,而且是在人的心理支配和控制下的艺术二度创作(作曲、和声、核武器、织体、歌词等一度创作),是使音乐作品外化和社会化。把阅曲作家与欣赏者主体的心灵韵律连接起来的中介。优秀的声乐专业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把技术充分运用到歌唱实践中。把作品中的音乐符号形式转化为充满生命律动的音响运动。把作品巾最积极的因素,有价值的思想倾向。美的形式体现得更明显、突出,使作品内在生命力获得更充分、全面的实现。

3、歌唱心理的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歌唱心理及其重要性概述

3.1、歌唱心理。

高唱心理就是声乐学习与艺术实践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研究歌唱者在歌唱训练、艺术时间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规律,以提高声乐艺术水平和声乐教学效果,这在声乐教学与艺术实践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人的一切活动,是靠大脑这一高级神经系统产生“思维”、“意识”、“想像”来领导的。人的各种机能的形成也是在这种有“意识”指导下,通过多次系列反复形成生理的技能和技巧。而歌唱训练就是紧紧地把握住歌唱者的高唱心理,靠歌唱者的内在潜在力量。积极向上的歌唱“意识”。去指导建立一个正确的、健康协调的工作关系。随着这种“工作关系”和生理机能的不断加强,逐步“制造”、形成一件科学的生理机能“乐器”,即科学的发声方式,从而达到全“身”、“心”的歌唱。

(1)歌唱心理的重要性。许多科学资料、教学经验和艺术实践证明:心理现象和客观现实生理是互相的依存关系,物质的存在产生各种不同的意识,从而产生种种心理状态。当我们开始接触学生的同时,就要立即解除学生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使学生能够静下来。“静”主要指“心静”气沉丹田,心情舒畅,然后引导学生进去歌唱“境界”。

(2)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学实践和艺术实践证明,无论是小组课,还是集体课,都要运用声乐心理教学法。声乐课绝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要进行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心理学正是以此为目的,从本质出发,从人才培养出发,拓宽知识广度,增进知识的深度,改善知识的结构,为培养才华出众的声乐人才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武器。我们知道,歌唱必须掌握多种能力。首先是基础能力,包它括声音高低的感觉、声音强弱的感觉、声音长短的感觉、声音响亮的感觉。二是高级能力,它包括节奏的感觉、声色的感觉、声量的感觉、和谐的控制、音色的控制、音量的控制。四是想像与记忆能力,它包括声乐的表象、肌肉运动表象、创造想像、学习能力。五是智慧能力,它包括联想、反射、音乐智力与天资。六是感受能力,它包括审美、情绪反应、感情表现等。仔细分析,以上这些能力都具有强烈的心理特征。这就说明了歌唱包含着复杂和多方面的心理素质。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3.2、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声乐教学的意义

高师声乐课教学的实践使我们日益感到。心理教学法对于歌唱的整体训练,对于深化和发展传统的生理教学法,系统和包括物理教学法,揭示歌唱与发声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有着越来越不可代替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感觉、知觉、注意、意志、记忆、思维、想像、情感等重要心理因素已逐渐渗透和贯穿于整个声乐教学过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歌唱的心理自始至终都在影响和支配着歌唱技巧和歌唱艺术情感的发生和发展,成为声乐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而,研究和发展歌唱心理知觉、心理感受、心理听觉、心理意志控制和心理支配等心理品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3.3、歌唱者的歌唱心理对演唱效果的影响

声乐艺术是音乐表演艺术中的一种。它是依据歌唱者自身的发声器官来进行艺术创造和演唱。一个歌唱者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在任何时候歌唱都能保持自己的发声器官处于最佳的歌唱状态,在歌唱时能唱出自己最美好的声音,体现自己声乐学习的最佳效果。但是,从我们目前实际的演唱和教学效果看,这方面还很难如人愿。每次考试(声乐汇报)及演出,往往都不能发挥歌唱者的最佳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影响的结果。

上一篇:高校篮球公选课游戏教学法的注意事项和作用 下一篇:高校篮球比赛中如何提高裁判员的裁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