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会计研究

时间:2022-08-25 03:00:55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会计研究

作者简介:

胡春晖(1982-),男,安徽歙县人,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郑汝昌(1971-),男,浙江仙居人,云南云锰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摘要:新经济的蓬勃发展,会计学面临着许多新挑战。以人为核心的人本会计学研究越来越受到会计界和企业界重视。本文通过对竞争实质的分析提出人本会计学概念的新定义,在此基础上以哲学思想为基础,确立人本会计学研究框架。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人本会计 人本主义 以人为本

一、人本会计学的界定

基于人本会计学的潜在适用性和对会计学发展具有的革命性预期,进入21世纪后人本会计研究的发展开始活跃起来。人们对人本会计的试探性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于玉林(1999)认为,人本会计学是指会计人员与进行会计事业相关的思维和行为的活动规律,以及培养会计人才规律的知识体系,着重把人本会计学研究限定在研究会计人员自身发展和其思维行为的研究上,突出了对被传统学术研究忽视的会计人员自身的研究。徐国君(2004)将人本会计定义为以人为中心、为根本的会计。王海兵(2005)把人本会计定义为会计工作对“人”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的过程和结果的核算,这种观点具体化了人为中心为根本的人本会计研究内涵。笔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竞争,最终转化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中,会计人才的竞争尤为突出,会计行为的规范及机制的功能处于正常状态,对于企业实现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企业人力资源一样,客户资源也已成为企业的一项宝贵资源。满足顾客需求已成为许多企业的首要价值取向,对利润的竞争最终体现在对客户资源的争夺上。基于此,笔者认为,人本会计学是以组织内的会计人员及其内部其他人力资源和外部客户资源为研究对象,对以其思维、行为和价值体现及其核算规律为具体研究元素的计算、记录、分析、报告和监督的活动,并为有关方面提供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过程和方法,以实现社会、组织及个人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学科,人本会计学概念进行分解如(图1)所示。

从哲学思想的角度对人本会计进行研究。人本会计有其自身发展的哲学基础,而从这种基础升华起来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直接对人本会计学的研究起直接指导作用。通过对人本会计概念的界定和哲学基础及指导思想的建立,初步形成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会计研究框架。

二、人本会计理论的哲学基础

任何理论都有其一定的哲学基础,人本会计理论的哲学基础为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被广泛使用的范畴,具有哲学、心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的含义,其中哲学含义是最基本的认识。“人本主义”(Huma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古罗马西塞罗和格利乌斯的著作中,是指“人性”、“人情”和“万物之灵”,也指一种能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制度。人本主义是一种普遍持久的社会思潮,始于十四至十五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近代的人本主义“以人为本”取代“以神为本”,强调人是世界的中心,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恢复了人的主体地位;其次强调对人的尊重,维护人的权利;再次突出强调人的价值、人的理性力量,把人看作是自然界进化的目的和最高贵的事物。古希腊的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物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物存在的尺度”表达了最早的人类中心思想,这种对理性力量的强调显示了人对自身价值、自身力量的自信。

人本会计应当充分吸收“人本主义”的主体思想。把人作为会计的第一要素,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会计核算系统。将人力资产价值置于资产的重要地位,将劳动者的价值作为劳动者的权益引入会计等式。开发人力资源付出的成本转为人力资源本身的价值,也作为劳动者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这样不仅能保全人力资本,还能进一步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企业对人的尊重和对人权利的维护,将使内存于人体内的脑力和体力的价值通过人的劳动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人力内存于具体的个人身体,是自然对其拥有所有权。人本主义对人的价值和理性力量的强调,被认为企业对自身员工资源的控制是可以通过薪酬激励、契约和信用关系等达到的,人本会计的核算就会相对的稳定,人本会计的发展就有了基础。人力资源是物质财富创造、利用的主体,离开人的劳动,物质财富就不能创造,即使是机器运行,也离不开人的设计和操作。人力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以劳动者权益的形式参与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是合理的。会计目的服从于企业的目的,一切财富的增长不过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才是目的,物只是手段。同时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单元,要致力于实现人的价值。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本会计在21世纪的确立和大力发展是必要的。

三、“人本主义”的升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超越了人本主义思想。基于人类发展的趋势和对发展阶段的精确定位,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种思想不只是超越人本主义思想,而是一种质的升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存在三个质的不同: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将人本主义对“人”的抽象理解扩大到具体的人,即全体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从人的实践出发去揭示、阐明人的本质,不仅看到“人自身”,还看到了人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关系,看到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本主义只看到人的自然抽象“共同性”方面。因此,“以人为本”从来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的、固定的。因为,现实的“人”总是多样的,其利益总是多元化的。基于社会的“以人为本”发展观,既不是以资产者等少数有特殊地位和利益的人为本,也不是由国家给人民群众以恩赐式的眷顾,而是由全体人民通过国家社会的发展方针去行使自己作为主体的权力与责任,同时也享有应得的权利。

其次,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克服了西方人本主义的虚幻性,赋予了现实与时代的内涵。在我国当前时期,强调“以人为本”,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启蒙时期的人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基本理念,而是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为确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指明基本的价值导向,即以人民大众的全面利益为本。重在树立环境、文化、经济与政治全面发展的理念,着眼于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和长远需要。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作了巨大的改进,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系统发展观,力求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完全超越传统人本主义的片面性和虚幻性。

最后,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终极目标,而不仅是把

人视为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和手段。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理想人文境界是个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整个发展理念和发展框架将过去注重“物”的发展逐渐走向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关心人,解放人,发展人。经济、政治、文化、卫生、教育、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促进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

四、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会计学研究框架

人本会计学的内容具有交叉性,它是将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与会计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学科的内容。这种交叉性带来了理论的前沿,但容易产生研究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因此,需要统领全局的科学指导思想。人本会计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把人本主义的思想进行了升华,科学发展观具备了作为人本会计研究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就人本会计研究而言,应该把企业的会计人员及其内部的其他人力资源与外部的客户资源纳入会计信息系统,通过交叉学科的研究促进企业员工的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和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将客户资源进行核算管理,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为企业发展的中心,最终实现自身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从哲学思想角度提出人本会计学研究的框架图(图2)。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人本会计学研究从人本会计研究的三个研究对象出发,运用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最终实现社会、企业和个人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第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对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事业中的思维及行为活动规律及培养会计人才规律的知识体系研究。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有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与核算的会计人才,而会计行为的规范及会计行为机制的功能处于正常状态,直接影响着经济活动的运行和效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会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和发展变化规律。通过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人本会计研究,把会计人员的个人全面发展与企业的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用会计的方法和语言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培养会计人才作为人本会计研究的重要方面,分析现有会计人员队伍的规模、结构和素质情况,揭示培养会计人才的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及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始终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人本会计学研究以及会计人才培养的重点。培养大量优秀诚信的会计人才、协调规范会计行为、树立科学的个人发展理念和遵纪守法的思维将是人本会计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之一。

第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对企业除会计人员之外的人力资源的研究。人力和资金是生产的两大重要资源,现代企业投资方式中,两者都具有产权性质。因此,在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中,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经济因素,对企业的经济成长和企业价值增加的贡献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最具有主动性、创造性、适应性、协调性等特征的资产。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十分充足的国家,在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研究上,应走在世界的前列,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人本会计研究应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具有人本意识的全面会计核算。通过会计核算编辑企业人力资源表,使其与企业财务报表一样成为展现企业实力和经营状况的报告。另外,从个人、企业和国家三者的角度确定人力资源的资本化、评估增值、价值核算、退出企业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主动性、积极性为主线,充分体现一切依靠员工,一切服务于绝大多数员工利益的思想。最终通过人本会计研究,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服务于人才发展和企业价值增值,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第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对企业客户资源的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满足顾客需求已成为许多企业的首要价值取向,对利润的竞争最终体现在对客户资源的争夺上。与企业人力资源一样,客户资源也已成为企业的宝贵资源。因此,企业必须像管理其他资源一样对顾客进行静态和动态管理,做到像了解公司商品一样了解顾客,像了解库存变化一样了解顾客的变化。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人本会计在研究客户资源时,不仅要以满足顾客对产品本身的需要,而且要努力追求零顾客成本,即降低顾客在交易中的资金、时间、精力和其他方面的损耗。通过人本会计对客户资源的研究,产生的客户资源会计报表将更好地方便企业决策和公众对企业的了解,最终促成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电子商务下的会计信任探析 下一篇: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定位及实施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