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爱的频道”上/邢奇志

时间:2022-08-25 01:32:55

“教学相长”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师生互动,最美的互动是站在“爱的频道”上,因为爱是一种生命的原动力。

一、爱是清醒的“接受”

毕业班的学习经常像是一场战斗,充满着压力和竞争。为了从学习生活中数千个零碎的片段中拼凑出意义,我利用放学前的五分钟,让学生记录一天中的“闪光点”——“此情可待成追忆”,让学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发现生活的点滴快乐……这就是所谓站在“爱的频道”上。

陈书超同学思维很好,但有些“口吃”。为此他上课不愿回答问题,也不太喜欢与别人交往。第一节课,我特意为他“量身定制”了一个“难题”,他回答得“很”精彩,我给出较为中肯的评价:口吃的学生思维普遍快。与一般同学相比,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更强,记忆知识更牢固,虽然“嘴巴”没有跟上,你们要多与陈书超交谈。我直白地说他“口吃”,是想让学生明白:要清醒地接受自己和他人的全部特点,包括缺陷,缺陷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爱是清醒地“接受”自己的全部。

我与成绩差的学生的谈话总是这样开场:你觉得自己的优势学科有哪些,怎么让它们更优、更强,把弱势拉上来……

每遇学生家长咨询是否为孩子请家教补课,我一般会告诉他们两点:第一要认识到你的孩子有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的劣势,尊重孩子的意愿,要“培优”还是“补差”?第二若你非要强迫孩子补课,我建议最好去扬“长”。我一直认为,“短”是由于学生缺乏某种能力或没有某方面兴趣造成的。若去补“短”, 从心理上,“逆反”的本能会抵制“补”的效果,还会强化、放大他的“短”。退一步说,即使“短”补上来,充其量也只能达到一般人的平均水平,而时间和心理上付出的代价往往是“得不偿失”。扬“长”则会给自己信心和力量,激发自己的内部动机:孩子会纯粹因为做某件事有乐趣而去做它,或者会因为他希望发现某个事物、希望回答一个“别人回答不上的”问题或者想体验自我能力“超强”的感觉而去做某件事,这样的“扬长”有益身心健康。

所以我的学生一般都上“优势学科”提高班。在优势学科的带动下去“关注”一下自己的弱势。少有人感觉自己差,只是感觉自己缺乏某学科的优势,对某学科“兴趣点”低。少有人会因为某门课学习成绩低而受到嘲笑;少有人会因某种缺陷被孤立于教室的某个角落;少有人会因不切实际的期待,或缺乏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充分资源,而感受到精神抑郁的威胁。

我的爱很简单,首先,理性地接受学生的“长”与“短”,帮学生直面自己的人生和情感,而不是一味鼓励学生,试图摆脱、回避人生的阴暗。其次,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长”,给每个学生“扬长”的机会。

二、爱是温暖的“感受”

小学一年级时,学校组织爬山活动。爬山途中,我突然脚下一滑,摇摇晃晃,要往后倒。在同学的尖叫声中,我被体育教师的“大手”一把揪住,提起来,放在了安全的地方。也许对体育教师这只是一件小事,可我却带着情感的湿润体验,深深地“刻在记忆里了”。教师的模样淡化了,教师所教的技巧已想不起来了,但是被“大手”揪起的“感受”却在自己的脑袋里面有一个“爱的定格”。就像数字电视一样,我可以按“停”,可以慢慢去欣赏这一幕。好像忽然进入慢动作,所有的一切都慢慢在进行,不会匆匆流失。每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一种安稳而甜蜜的感觉,觉得生命好美啊,吃点苦也值得。这应该是一种情感的“高峰体验”——爱的“感受”。每当遇到不顺畅的事儿时,“启动”这段“经历”,就会让我重新站在“爱的频道”上。

我当教师后,有过许多“疯狂冒险”的违规举动:周末带高一(6)班学生“火车旅游”;元旦与高二(9)班学生在教室“包饺子庆生”;年三十与高三(10)班学生“打雪仗”“堆雪人”;篮球赛时,与女生一起“尖叫”助威;文艺汇演混在学生堆里“装嫩”;自己掏钱买“学校的奖品”奖励班级运动员;……每届初三学生,发准考证的同时一定要发“糕”“棕”,取其谐音“高中”;吃包子“争气”、吃橘子“团结”、吃红枣“打气”……这些事成为学生最湿润的感受,被时间美化,升华了。为每一件小事赋予意义后来成为我的教育风格。

我经常自问:你是否是学生湿润感受中的主角或背景?你是不是能站在“爱的频道”上营造课堂气氛?什么是你要教给学生的和学生要“感受”学习的?

爱是一种感受和体验,开心、痛苦、挫折、错误、流泪……只要真心感受都是爱的形式。

我们所有人都曾时不时地体验过“爱的感受”,那是一种“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温暖的情感体验。李镇西说,教育应该是浪漫的。我说,教育应该有诗意的感受:不要为了生活而去学习,要为了学习而去生活,学习本身就变成了浪漫而有诗意的。

三、爱是智慧的“和解”

我认为师生间真诚、信任、尊重的关系,高于传授知识、传授具体的教学内容。换句话说:师生关系第一,教学内容第二。在懂得如何信任、尊重之前,我们是无法去爱的。

学生王某的母亲长期不在身边,父亲工作很忙,因而寂寞的孩子只有上网打游戏,久之成瘾。有一次,因为不能按时起床,家长尽管动用了暴力手段也没用,就给我打电话。我打车直奔他家,看见他在床上,我就开始劝说,坦诚说出自己的想法、担忧,进行情感的深度交流……半小时后他起床跟我一起到了学校,但是他一天都低着头不看我。过了两周他再一次不起床,我又再一次去他家“叫早”,他再一次跟我到学校。之后他不再需要我“叫早”, 但是却经常请病假,躲着学校,躲着我……后来,毕业之后他也没有上高中,而是蜗居在家里继续他的网络生活……再没有与任何同学和教师联系。

这是我的教育故事里少有的痛,很长时间无法释怀的痛——我无法面对自己失败的教育案例。这个学生给我的记忆是“痛悔”。一“悔”不尊重教育规律。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最在乎的是“面子”,我不礼貌地闯入了他的私人空间,没有尊重他的隐私。二“悔”没有给他真爱。在他跟我来学校之后,我站在长辈的角度,强迫他接受长辈的意志(他想上一个技工学校,我们却认为他应该上高中、考大学)。三“悔”缺乏专业态度。一个有“网瘾”的学生,普通的教育可能已经帮不到他了,当初若请“专业心理医生”帮助,事情也许会有好转。

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有一种“为了忘却的纪念”的悲壮。也许我一直忧郁的思考让我思考:我有什么地方是值得学生尊敬的?我如何尊重学生,尤其是那些“做了让我不太喜欢的事”的学生?我怎么找到他们值得我尊重的地方?

记得初三总复习的课上,一位学生趴在桌上睡觉,我拍了拍他,没醒,我就让其继续睡。我处理课堂“意外”的一般原则是“抓大放小”。“大”指班级整体情感氛围,“小”指个别学生、偶然事件。下课我问他:怎么那么困?他说作业太多,写到凌晨两点才睡觉。我说:那你跟我到办公室来吧。进了办公室我帮他泡了一杯咖啡,然后说:以后困了,来我办公室冲咖啡。以后他还真的来了几次,还带来了其他同学一起泡咖啡,不过班级课堂上睡觉的现象渐少。毕业后的几年,每年教师节他都会带来或寄来各种口味的咖啡,还有他父亲从国外带回来的咖啡……满屋子飘着的咖啡香里,我感受到的真是“滴滴香浓,意犹未尽”的爱,偶尔也会想,如果当初我很“原则地”把他叫醒,与他掰扯一些“干燥、苍白的”道理,还会有这后续的“咖啡”故事吗?

学生是成长过程中的个体,他们必然有讨人喜欢和让人觉得厌烦的方面。教师有时需要情感上“糊涂一点”,原则上“模糊一点”,给学生一点空间。也许一句话就“鼓励了他”,抑或一句话就“推到了他”。一句话,试着把视角调到“爱的频道”上,与学生和解,与生活和解。爱是一种来自心灵的力量,是一种生命的原动力,需要用智慧和技巧来呵护它、关怀它。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

上一篇:“‘弱弱’的问题”其实并不弱 下一篇:使每一天都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