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探讨

时间:2022-08-25 01:27:13

陕西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探讨

内容摘要:随着陕西省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几大产业集群。这对于推动陕西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起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制造业中38个行业运用区位商系数进行分析,陕西省逐步形成了能源矿产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农产品制造业等四大产业集群,并对各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产业集群 区位商 发展模式

“集群”这一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企业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其代表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他强调,产业集群具有特定的“产业内涵”,集群内企业呈现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等基本特征。产业集群正是指在有限地域的特定产业或产品生产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企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包括供应商、生产商、顾客、地方政府、中介组织、知识生产机构等),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和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形成有利于产业组织协调的空间集聚体。它是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是当今世界工业化过程中一个强大的发展趋势。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和程度已经成为考察某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确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并制定相应政策可以提供积极的帮助。

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陕西省的跨越式发展,带动陕西省的经济腾飞,成为陕西省经济谋求大发展的当务之急。2002年3月和7月,国家科技部先后批准在陕西关中地区建设国家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国家关中星火产业带,这为陕西实施“一线两带”战略,建设西部经济发展“火车头”带来了一个良好机遇。陕西省尤其是陕西中部的关中地区,这一地区科教实力雄厚,有大专院校50多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00多个,高科技专业技术人才70多万。这里城镇连绵,产业密集,聚集了全省60%的人口、80%的科技实力、73%的国内生产总值,经过几年的发展,区内已建成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示范区、3个省级开发区、20多个各种类型的产业园区,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都超过30%。

陕西省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省,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818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9.63亿元,增长4.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6%;第二产业增加值4312.11亿元,增长14.7%,占52.7%;第三产业增加值3084.91亿元,增长14.1%,占37.7%。人均生产总值21732元,比上年增长13.3%。随着陕西省经济的发展,陕西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规模。

产业集群的模式

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产业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作为影响区域经济的一种产业组织模式,产业集群对提升区域乃至国家的竞争优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96 年,美国学者马库森对产业集群做了四种类型的划分:一是马歇尔式产业集群,即意大利式集群。马歇尔式产业集群是指那些由大量、无核心、专业化的中小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二是轮轴式产业集群,是一种类似轮轴的集群,由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围绕一个或多个核心企业而形成的产业区;三是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与轮轴式产业集群的主要区别是核资形成;四是政府依赖型产业集群,即政府部门对某个地区提供投资和科研支持,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又主要向政府供货(郑春华,2008)。

陕西产业集群状况

现有测定某个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是指集群产业的集中指数(index of concentration),即计算产业集群聚度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运用区位商系数LQ(Location Quotient)判别产业集群存在的可能行,一是基于空间基尼系数G(spatial Gini coefficient)计算产业集群聚度。两者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LQ=(Eij / Ei)/(Ekj / Ek)

G=∑i(si-mi)2

其中:Eij指地区产业j的就业,Ei指i地区总就业,Ekj指国家k产业j的总就业,Ek指国家k的总就业,LQ指区位商系数;Si是i地区某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该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mi是i地区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指空间基尼系数(王丽霞,2006)。

通过运用区域经济学中区位商系数对陕西省制造业中38个行业集聚度进行测量。包括工业总产值区位商系数、工业增加值区位商系数、就业人数区位商系数、主营业务区位商系数、固定资产投资区位商系数,如表1所示。

通过上面区位商系数,可以得出陕西省目前形成了四大产业集群:医药制造业、能源矿产业、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制造业。

陕西产业集群的适宜发展模式

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是在一定的资源、市场、区位、国家法律政策、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适宜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会促进该地区经济较快发展。

(一)轮轴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轮轴式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是整个产业集群的中心,其他企业处在他们的;核心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合作和联系,核心企业常常控制着资金、技术和商业服务等,往往关心企业的发展。

在陕西装备工业、现代加工制造业是陕西地区的传统支柱产业,陕西地区不论是中央企业还是区属企业大部分是国有经济成份,这种基本属于国有垄断的产业组织结构,使资源配置流动不畅,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因此,采取更靠近层级组织一端的依托企业集团的轮轴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能够既克服内部组织效率低下,同时又能保持较紧密的组织形式。

而且轮轴式集群模式是汽车产业集群的基本组织形态。在汽车工业中,依托现有大中型企业,如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围绕核心企业的技术及装备优势,采取轮轴式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从零部件生产到整车组装的产业链完整的汽车产业集群。采用分层转包和多层次转包体制引领整车与零部件转包协作的配套企业集聚,形成金字塔式的稳定权力结构是国内外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组织模式。大型汽车集团拥有汽车产业集群的核心功能群体, 如汽车产品制造公司、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汽车产品销售公司等,对产业集群核心产品生产、制造、销售功能群体的发展战略、规划、投资有决定性的影响,是汽车产业集群培育、推动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产品覆盖重型军用越野车、重型卡车、大客车(底盘)、中型卡车及农用车等,具有国内领先的专有技术和独特优势,形成了集整车销售、配件供应、技术服务、信息反馈四位一体的销售服务体系,因此汽车工业应以西安城郊和宝鸡蔡家坡为基地,重点发展重型车、豪华大客车、微型车、家用车、大客车底盘、变速器、车桥等生产,尽快形成规模集聚优势,建设成国家西部重要的重型、微型车、家用车和零部件生产基地。同时,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扩大高档医疗车和运钞车等专业汽车生产规模。

现代加工制造业、装备工业等产业应依托现有大中型企业,如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航天四院、六院、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股份制或其它契约方式,将产业关联紧密的中小企业联合在一起,组织完善各自的产业集群(张俊杰,2006)。

(二)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选择卫星平台模式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是增强地区竞争优势,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这一模式中不可忽视核心大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枢纽作用,努力形成以核同心企业为主导的纵向一体化分工网络。

以卫星平台式集群发展模式来发展陕西农产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以医药制造业为例,应充分发挥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三大力量,依托西安杨森、利君制药、东盛、步长、金花等企业,加强与国内外著名企业的联合合作,加大资本重组步伐,增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能力,扩大国内市场占有份额。

生物医药、果业、特色农业等特色产业根据其产业特点围绕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西安利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东盛集团有限公司、咸阳步长集团、西安银桥股份有限公司、恒兴果汁饮料有限公司等“核心大企业”采用中卫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陕西关中医药工业总体实力居全国中上水平,上交利税居全国前列。西安杨森、西安利君、西安正大、东盛科技、金花集团、西安高科技实业、陕西步长等均为在国内有影响的知名企业,其中杨森、利君制药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在全国名列前茅。目前,吗丁林、西比灵、息斯敏、达克宁、利君沙、脑心通、转移因子口服液、维奥欣、甲苯咪哇等系列产品在全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陕西省中药材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基地之一。

陕西医药科技实力雄厚,拥有第四军医大学、交大医学院等一批科研院所和大量的科研成果,科技人员数量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是国家重要的中医药科研基地、国家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之一。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建设国家生物制剂、中药加工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三大力量,依托西安杨森、利君制药、东盛、步长、金花等企业,加强与国内外著名企业的联合合作,加大资本重组步伐,增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能力,扩大国内市场占有份额,推进化学合成药和生物制剂生产规模化、集团化和跨区域发展。充分利用关中的科技实力,围绕秦巴“天然药库”中药资源的开发,在陕西省加快构筑中药现代化技术研发平台,有重点地发展对秦巴山区中药产业化具有带动作用的高技术深加工生产,建成关中中药现代化科研和深加工生产基地,为我国中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做出贡献。

结论

陕西省“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这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大幅提升综合实力、阔步迈向中等发达省份的重要时期。并且要注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优势特色产业体系。

近年来,陕西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产业聚集程度不断提高,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产业结构呈现出以大企业为核心主导、主要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主导产品优势不断提升、产业主体向园区集聚的突出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工业发展战略,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主导模式和重要抓手,以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为支撑,突出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选择适合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加大产业集群培育和推进力度,使产业集群整体发展再上一个新水平,实现陕西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春华.轮轴式产业集群的合作竞争现象及效应[N].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7

2.王丽霞.产业集群集聚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张俊杰.关中一线两带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

上一篇:财务管理为中心民营企业发展趋向 下一篇:产业集聚发展中政府行为模式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