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途径探析

时间:2022-08-25 09:36:02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学科,课上来了一位新朋友──电脑,有了这位新朋友的帮助,传统课堂中单纯的师生面对面的互动变成了三方位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生生互动。 另外,又...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途径探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把信息技术作为我们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信息技术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2000年10月26日,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一决定让信息技术课作为一名“新成员”加入到小学课程中,作为从事此门课程教学的教师,需要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适合该课程的教学途径,才能有效地教导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关心信息技术、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

一、巧设“导语”

小学生好动、好奇、好玩,要让他们爱上信息技术课,巧设“导语”是关键。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

教学中可以采用“亮点”导入:把一堂课中最能吸引学生的内容作为开场白,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调动学生往下学的兴趣;可以采用“游戏”导入:游戏对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渐进入学习状态;可以采用“课件”导入:通过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感受新鲜的刺激,把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来,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

二、多样“互动”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学科,课上来了一位新朋友──电脑,有了这位新朋友的帮助,传统课堂中单纯的师生面对面的互动变成了三方位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生生互动。

另外,又有了“网络”这位朋友的加入,使师生之间的互动超越了时间(课内、课外)和空间(课堂上、课堂外)的限制:学生可以在网络上通过Email、QQ聊天室等网络协作学习系统与教师同步或异步交流,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上信息、参与学生讨论、答疑解惑、个别化辅导等等。

信息技术课多样的互动方式,有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利于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敬畏心理,增强师生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而不疲”。

三、引导“探究”

信息技术课强调实践性、体现创新性,“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适合信息技术课的这一特点。

“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探索、思考。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结构,精心准备各种教学资料,设计探索性的问题,有目的地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学生多动手实践,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多动脑思考,就能在实践中创新。

“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共同努力,共同进步。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各抒己见的课堂氛围,将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取长补短。学生在发言交流中可以巩固实践成果、激发创新思维。

通过教师的合理组织和调控,使学生在思考与交流中不断进入兴奋状态,使课堂产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高潮,从而使学生的身心沉浸在自主探索的情趣之中。

四、重视“差异”

尽管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都有所偏爱,但由于家庭环境、兴趣爱好、智力等因素的不同,此门课程的教学中仍不可忽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相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让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本人从几年的教学中总结了以下两种方法:

(一)目标分解教学法:一般情况下可以将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分解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初级目标的适用范围是所有的学生,主要检验学生的基本操作情况。由于要求简单,学习中“吃不了”的学生也能做到,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中级目标的适用范围是大部分学生,主要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吃不消”的学生只要勤加练习,自然能消化吃进去的知识,达到熟练掌握的学习要求;高级目标的适用范围是少部分学生,主要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那些“吃不饱”的学生就有机会挑战高级目标,在学习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不会觉得无所事事。

(二)小组互助教学法;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编组,推选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让他们在小组中扮演“小老师”的角色,主要负责检查和指导组员,帮助组员共同进步的工作。学生之间有共同语言,容易沟通,互帮互助,无形中缩短了好学生与坏学生之间的差距。而且三方受益:老师可以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小老师”能巩固知识、理解提高、锻炼逻辑表达能力;受帮助的学生能解决学习难题、迎难而上、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五、适当“鼓励”

小学生的内心“纯洁又敏感”,他们容易因失败而泄气,也容易因成功而喜悦,教学中适当的“鼓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抓住每一位学生的心,使之受到感染和激励”这也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成效的途径之一。

(一)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课堂上提出基本任务与扩展任务,只要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要求,这样肯定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成绩,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而扩展任务的提出,给学生留下了更大发挥的空间,同时将那些有创意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让他们在欣赏的同时,互相激励。一个阶段后教师为学生举办相应的作品展览,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选登,就更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自我表扬和互相表扬:教育学生,表扬比批评好,马克·吐温说过:“我会因为一句赞美的话高兴三个月。”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强,为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教师应鼓励学生适时地自我表扬,大胆地对自己说“我真棒”、“我真行”,同时引导学生在别人取得成功时给予赞许,互相表扬,“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言语能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六、提倡“道德”

随着高科技产业的突飞猛进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单单注重书本知识教育是不全面的,还应当在教学的同时提倡信息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信息道德教育能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的信息道德教育有:正确地看待计算机,把它当作学习的工具,而不是高档的游戏机;正确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正确面对互联网,不浏览不健康的信息;正确运用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不从事非法活动;树立正确的产权意识,杜绝盗版软件的使用等等。

“只有精通本业的匠师,本领很高的能手,才能帮助学生们学会这种手艺。”因此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信息化人才。

上一篇:“你为什么又算错了?” 下一篇: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