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草莽 私募凶猛生长

时间:2022-08-25 07:30:02

2003年

阳光私募教父赵丹阳与深国投合作推出的“赤子之心一期”公开配售,这是国内第一只阳光信托私募基金。截止到2010年3月31日,该基金的累计收益率达898.8%。

2004年

资本市场的分水岭。“作庄”在A股市场曾经是实力的代名词,但是在这一年开始走进历史。很容易被跟“作庄”联想到一起的私募也选择了走进阳光。很多潜行多年的私募浮出了水面,杨骏、刘迅、李驰、蔡明……通过信托这一渠道,这些人开始走进了更多投资人的视野,私募不再神秘。

2005年

民间派高手刘明达,在中国证券市场两年多的漫漫熊途中,坚持“积极价值投资”理念,通过深度研究,最终收益率高达495.92%,由此震惊业界。当年成立其第一只阳光私募产品。

2006年

刘红海是第一位下海的公募派,之前供职于博时基金和宝盈基金,其管理的亿龙中国1期于2006年4月18日成立,至今年上半年收益率为254.29%。

2007年

蒋景志管理的景林稳健,收益率达到142%,在11只成立满一年的阳光私募产品中摘得头筹。

2008年

邓继军在熊市中一举成名,在大盘下跌67%的情况下,管理的金中和西鼎取得20.08%正收益,其投资哲学“有所为,有所不为”。

2009年

罗伟广的新价值2号以192.57%的年度收益率夺冠,将“公募一哥”王亚伟远远抛在身后,以挖掘一些不被市场广泛关注的黑马股著称。

2010年

常士杉一战成名,其掌管唯一的私募产品世通1期获得了96.16%的惊人年收益率,夺得私募“一哥”的宝座。当时的他似有一种“先知先觉”的能耐,重仓高铁板块,随后高铁相关政策推出。

2011年

芮昆的呈瑞1期以42.61%的收率遥遥领先。芮崑曾在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担任基金经理。

2012年

私募纳入《基金法》,《基金法草案》进入审议程序,私募有法可依。

阳光私募的诞生,让神秘的私募基金不再“私密”。

跨出这一步还要追溯到2003年,海龟回国的赵丹阳与深国投联合推出了一支名叫“赤子之心”的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使得私募基金公司可以用“投资顾问”的身份,正大光明地进入基金管理领域,一举改变了此前私募十多年徘徊在地下的境遇。

至此很多潜行多年的私募浮出了水面,刘明达、李驰、林园、刘迅等民间高手通过信托这一渠道发行自己的阳光私募产品,并受到投资人的热捧。

私募界真正壮大,还要归功于公募派基金经理的加盟。2007年起公募基金经理开始陆续投身私募,肖华和江晖这两名当年“价值投资的旗手”分别创立了尚诚投资和星石投资,以此为标志,阳光私募结束了草莽英雄时代,开始走进新时代。

经历十年的发展,阳光私募发展成以券商、公募、民间为核心的三大派系,并涌现出一批明星基金经理。

然而阳光私募在股市熊牛周期的蹂躏下,整体业绩表现未能跑赢周期,未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继2008年私募“清盘潮”后,2011年阳光私募有153只产品被清盘,清盘潮再次席卷私募业。每年的私募冠军也好景不长,今天谈笑风生的私募冠军,明天可能就会倒下。

慢慢熊途,在阳光私募身上,投资者也看到了些许光芒,林园、云国投、展博等一批私募跑赢熊市。面对熊市,阳光私募上海励石投资试水股指期货,诞生中国首只对冲基金,阳光私募施展拳脚的空间将越来越大。

上一篇:浅析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 下一篇: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及优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