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幼儿园感言范文

时间:2023-11-29 14:53:54

告别幼儿园感言

告别幼儿园感言篇1

一、模仿学习讲述

4岁以前的幼儿有着惊人的语言学习能力,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最为迅速,这时幼儿身心发育已具备了学习语言的良好生理条件,而且求知欲、模仿性和接受能力也较强。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让幼儿学会复述许多儿歌、短小故事或精彩片段。是幼儿积累词汇和讲述经验,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我在班上开展了“讲故事”、“背古诗”、“说广告”、“儿歌”等活动。让幼儿复述故事、背诵诗歌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现成文学作品的简单模仿,没有创造,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积累许多语言经验。在再次运用时,也就成了自己的语言了。例如班上有个幼儿皮肤特嫩,被蚊虫咬了满身疱。放学家长来接时,孩子们告诉那幼儿的家长说去买“宝宝金水”洗澡,还唱了“宝宝金水”的广告歌。那位家长被孩子们说服了,当天就去买那比较贵的“宝宝金水”。这种让我感到惊讶的场面是挺多的。我问他们,你们从哪里学来的,他们就告诉我是从某个故事、某个广告、某个动画片、电视里学到的。

二、运用创造讲述

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中,努力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这是纲要精神,也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我让幼儿扮演“商品推销员”,创编加模仿地说些广告语进行推销。“续编故事”“创编故事”给幼儿想象和思维的空间,语言自由表达的机会,以及利用游戏时间,给幼儿语言交流创造环境条件。在活动中,我注意强弱搭配,师生互动,幼儿互动来培养幼儿的言语组织能力,交往能力。这些活动,小朋友在已有的讲述经验基础上,把模仿学习得到的句子词汇、语速、语音运用其中,创造性的讲述了自己的广告、故事,新闻进行语言交往。在不知不觉中语言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个别谈话指导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是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为此,我经常有重点的选择个别幼儿进行指导,及时个别鼓励,个别纠正。例如,个别幼儿的自信心及交流能力不强,在各活动中声音很轻,我观察下来发现,他们并非不会回答,而是怕回答,怕其他幼儿笑话,给自己造成了不定的心理负担,针对这种情况,我运用鼓励、表扬、谈话、讲故事等方法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老师不再要提醒他“谈话响亮一点,大胆一点。”他无意中就把话说响亮了,完整了,流利了,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其实很棒。对口齿不清的幼儿,我发现大都是家长小时候惯坏的,其实他的发音器官司发育正常,只是说话习惯问题,我坚持每天要求他们用标准的普通话说熟练1―2句话,来纠正他们的发音习惯,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对大声说话的幼儿及时个别提醒,个别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四、欣赏文学作品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儿童文学意境奇幻迷离,词句清新明丽,幼儿能够从中吸取丰富的美的滋养,儿童诗欣赏应大力张扬审美性,而降低认知方面的要求。文学作品通过营造情感氛围,能够促使幼儿体验和理解作品、轻松、自然地接受情感教育。

文学欣赏是对作品作理性分析转为运用直接思维,强调感受,意会体悟。欣赏中采用多种活动能有助于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例如:让幼儿反复朗诵,反复品味,让他们自觉地沉浸在作品的音韵及想象中。让幼儿结合画面欣赏,闭着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把作品中描述的画面通过自己的想象绘画下来。通过电视媒体使声音和动画融为一体,幼儿更能进入艺术境界。请幼儿谈谈通过欣赏自己有什么感受。专门的欣赏活动后,再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时间,如餐前眠后、自由活动时间,让幼儿凭自己的智力、趣味、爱好、个性差异、自由的想象、模仿朗诵作品与主人公一起伤心、渴望、爱动物产生共鸣进入角色。

告别幼儿园感言篇2

入园难不仅仅让幼儿和老师头疼,更是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尤其是到了新生入学的这天,每个幼儿园即使到了中午,仍然有不少的家长在向幼儿园里张望,因为不放心自己的幼儿,偷偷地跟踪观察,往往显的比幼儿们还要焦虑,孩子和父母分开,孩子和父母同样都要经受分别的阵痛:那些抽泣、尖叫以及孩子求父母留下来时的绝望都足以把爸爸妈妈的心撕碎。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少孩子会对陌生环境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年轻的家长们也常常觉得束手无策。

新生入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焦虑情绪,出现一些异常行为。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入园焦虑。当然由于每个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个性以及家长教养态度和方式的不同,孩子的焦虑程度和表现也往往有所不同。大致看来,幼儿的入园焦虑主要有缠住亲人不放手、要求老师抱着不放、哭喊、吵闹、打滚、摔东西、嗜睡、发呆、尿裤子、尿床、拒绝吃东西、拒绝喝水、咬手指、划破手指、撞墙等行为表现,他们往往以此相威胁来逼迫家长不要离开自己。一般来说,平时由老人和保姆带的孩子入园焦虑程度相对较高,焦虑时间也相对较长。

我认为幼儿分离焦虑的形成主要是与环境的变化、保教人员的教养态度、家长的教育行为和幼儿自身的因素有关联:

首先,3――5岁正是幼儿产生依恋的一个高峰期。幼儿离开熟悉的环境来到相对陌生幼儿园,在吃、住、行等方面都出现了困难。环境的变化会使幼儿产生了不安全感,使幼儿对亲人的依恋感加强,不愿意离开亲人。从而产生哭闹、厌食、悲伤等焦虑情绪。

其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常以长者自居,力求"师尊"的刻板形象,随意批评幼儿。不管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教师教养态度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加深教师与幼儿之间的隔阂。

再次,家长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家长的溺爱也直接导致幼儿自理能力欠佳,时时事事依赖家人,情绪发展迟缓,独立性差,难以忍受集体生活。还有某些家长的过度严厉使孩子失去了一些社会活动机会,导致孩子社会性发展缓慢,进入幼儿园后人际关系紧张不安,不适应集体生活。除此之外,更多的家长不恰当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幼儿。这些家长常常是送孩子入园后,迟迟不愿离去,亲亲、抱抱、搂搂,可谓难分难舍,更有甚者,在送孩子入园时,与孩子一起痛哭流涕。还有一些家长,当他无法制服孩子时,会不假思索地用"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来教训你"的话来制服孩子,无形之中使孩子对幼儿园蒙上了阴影。其实家长不经意的语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感染幼儿,诱发孩子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最后,幼儿自身独立自理能力的欠缺以及自身内向的性格也是造成入园焦虑的重要方面。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太愿意亲近教师和同伴,不愿参与各类活动,这样,依恋的情绪情感就更强烈,孩子会变得沉默寡言、偶尔还会出现攻击,其入园焦虑表现得更为剧烈。

入园焦虑是幼儿的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但对幼儿的负面影响还是不容小觑。从生理上来说,入园焦虑对儿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有入园焦虑的儿童常出现睡眠不好、做恶梦、讲梦话、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症状。有的幼儿在上幼儿园的最初一周内还会出现感冒、腹泄等疾病。而入园焦虑对儿童心理上的影响更应该引起重视。有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入园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智力的效率,甚至会影响他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及早地发现并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对他将来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消除孩子的入园焦虑,使其尽快适用幼儿园的生活,成为家园双方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要减轻孩子的入园焦虑需要做到家园同步。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帮助幼儿减轻入园焦虑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1 帮助幼儿作好入园准备

家长在孩子入园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带孩子接触家庭以外的世界,在孩子开学前多带孩子到新幼儿园去参观、玩耍,使幼儿对陌生的环境不再害怕。多和上幼儿园的孩子接触,听孩子说幼儿园的事,家长在家中可以和孩子玩"幼儿园"游戏。使孩子对幼儿园有好感。要让幼儿建立"快乐-幼儿园"的联结,要让幼儿一听到幼儿园就会联想到或感觉到快乐。

鼓励孩子出去交往,家长可以采用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鼓励孩子与陌生人交往,尤其是和同龄的小伙伴玩,以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乐群性。现在的幼儿与其他同龄伙伴的接触机会很少,不太懂得交往,因此进入幼儿园后一旦与伙伴发生争执,或受到挫折就容易对集体产生排斥感,家长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幼儿与外界接触,认识更多的人,学习礼貌用语,教孩子一些与人相处的方式,例如想玩别人的玩具,应该与人商量,得到别人的同意后才可以拿,也可以用自己的玩具与人交换,等等。可能的话,家长可以联系一两个同班幼儿预先熟悉起来,这样孩子入园后能减少陌生感和不安全感,更容易适应群体生活。

2 做好幼儿生活技能准备,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是一个大集体,每个班三个教师要照顾几十个孩子,家长培养孩子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一方面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增强孩子的信心,从而减轻孩子心理负担,使孩子入园焦虑能有所缓解。具体生活技能有:

① 学会独立吃饭。千万不能迁就幼儿挑食偏食的坏习惯。尽量丰富幼儿的饮食品种,特别是幼儿不喜欢吃的菜,更要让幼儿尝试着吃。否则到了幼儿园恐怕较难适应幼儿园的营养配餐。

② 学会喝水。家长可为幼儿准备一个不容易打破、带把手的杯子,现在幼儿园一般都用饮水机,如果家中有饮水机可以教幼儿认识冷水开关和热水开关,并学会自己接水喝。

③ 学会大小便。经常有幼儿来到幼儿园后尿湿裤子,或者把大便解在裤子里。小部分幼儿可能是因为情绪紧张,但大部分幼儿是因为不会自己解大小便,甚至不知道叫老师帮忙。家长可以了解幼儿园卫生间构造,在家训练幼儿大小便,如孩子较小,可以告诉他向教师请求帮助。

④ 学会洗手。平时要养成幼儿饭前洗手和便后洗手的习惯。

⑤ 学会穿脱衣裤、鞋子。家长要给幼儿提供方便易穿的衣服、裤子、鞋子,不能只考虑美观因素,对于孩子而言,舒适是第一位的。

⑥ 养成午睡习惯。午睡是为了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因此给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很必要,晚上9点左右睡觉,早上7点左右起床,这样的作息时间可以让幼儿在午睡时间顺利入睡,并改掉一些不良的睡前习惯。

3 教给幼儿必要的知识

一是知道自己的姓名、家长的名字、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工作单位。二是安全教育不能少:走路要靠右、穿马路要走人行道、不跟陌生人走等。三是教孩子交往的技能。让孩子与全班小朋友和睦相处,建立友谊。

4 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

孩子入园后,如果哭闹严重,前几天家长可以多陪孩子一会儿,当他在游戏中玩得高兴时再离去。另外,家长可根据幼儿园的作息制度来安排孩子的生活,使孩子的生物钟能和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吻合。家长要坚持天天送孩子入园,不能舍不得,停停送送反而增加孩子重新适应的负担。家长不能因孩子的哭闹就责备老师或不让孩子上学,尽量安抚孩子不要责怪孩子,必需恰当对待孩子开学后的不适应,信任老师能照顾好孩子才能尽快解决孩子入园焦虑的问题。家长还要配合幼儿园教学。关心孩子在园学习的情况,帮助幼儿树立任务意识 。

5 以积极的言行影响幼儿

俗话说"言传身教",父母特别是祖父母可能对孩子上幼儿园不放心,并在言行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会从大人的态度中感觉到幼儿园不是个有趣、安全的地方,从而产生害怕幼儿园的心理,拒绝进入幼儿园,所以爸爸妈妈要不让自己焦躁的心情影响孩子,应当坚信:上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一步,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多好处。因此家长应在自己的言行中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幼儿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有许多小朋友,老师很爱他们",帮助孩子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信任感,形成安全感。其实孩子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只要我们给予适当的帮助,上幼儿园就会是一个快乐的事情。

6 加强家园沟通

让老师了解孩子的个性,有的放矢地关心孩子,家长将孩子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性格特点如实告诉老师。配合老师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孩子逐渐与幼儿园老师建立感情。绝对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幼儿园老师的坏话,更不能以"不听话就要送幼儿园"来威吓孩子。家长应尽可能的建立积极的"亲师关系"――加强与教师的信息联系和感情交流。

幼儿入园后,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幼儿园中度过,教师成了他们在幼儿园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幼儿园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幼儿减轻入园焦虑。化解初入园幼儿焦虑情绪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教师要用一颗真心帮助每一位家长,用一片真情感动每一位家长和幼儿,用一种敬业奉献的精神取得家长和孩子的信任。因此,幼儿园应到做到以下几点:

6.1 为家长提供见习机会。

在开学前一个星期,允许家长带领幼儿到园,到班了解幼儿园情况,同时将幼儿园基本工作及生活程序告知家长,并将相关的入园教育信息通过橱窗、宣传册等方式告知家长,使家长对幼儿园工作有理性与感性的认识,条件允许的话,甚至可以设新生入园咨询室,请有经验的教师、保育员与家长进行前期沟通。

6.2 对于入园焦虑程度较高的孩子,教师有意对他们多一点关注,减少其孤独感,缓冲其初离亲人的不适应。

适当增加与孩子的交往频率,并多进行身体接触,如拥抱、抚摸等,让孩子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依恋感,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在幼儿刚入园时,教师热情的态度、充满爱心的话语,都会让孩子感到安全,从而让孩子尽快适应母亲般的教师。

6.3 家园沟通很必要。

教师必须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教师要利用在家长接、送孩子时多与家长沟通,主动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的表现,如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哭闹,吃饭睡觉怎样,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如何,大小便能否自理,参加集体活动的表现等情况,使家长及时掌握孩子在幼儿园的信息,同时要告知家长幼儿在园的一些不良表现,并建议家长积极配合,督促幼儿改掉不良习惯。另外,教师和家长谈论一下幼儿园育儿观念,也了解一些家长的育儿观念,这样双方可以更好的配合。

6.4 组织丰富的在园生活――注意转移

幼儿入园初期,对新的环境感到陌生胆怯,一日生活不知所措。根据幼儿注意不稳定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的特点,教师可精心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他们陶醉在这些精彩的活动中以消除与亲人分离和陌生环境所带来的孤独感。幼儿入园时,准备一些科学实用的表格让家长填写,从而了解幼儿的性格、爱好等基本情况。幼儿园教室布置中运用温暖的色彩、柔软的材质、可爱的小家具来营造家庭般的温馨气氛,加上悠扬舒缓的背景音乐,使孩子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也可以准备一些新颖玩具、好看的VCD,或有趣的木偶剧等吸引幼儿。让幼儿在轻松的游戏中熟悉幼儿园的环境。通过玩"打电话"、"猜猜我是谁"、"找朋友"等有趣的游戏让幼儿互相熟悉,互相沟通,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身处新环境下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而对个别对集体活动一时难以适应的小朋友,老师可以带领他们先玩他们喜爱的玩具,做喜欢的游戏,再逐步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使他们既有相对的自由,又经常参与集体活动,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幼儿很快适应集体生活。

6.5 不良情绪的合理释放――疏导奖励

教师要正确对待幼儿的入园焦虑,对那些极度不适应哭闹不止的孩子不要指责,而要找出适合孩子的发泄方式让他们把心中的不愉快释放出来,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如:对于那些哭闹不止而哄劝又不起作用的孩子,教师不妨把他抱在怀里让他哭一会儿,这样用不了多孩子就会平静下来;对于那些极度思恋亲人无心活动的幼儿,教师不妨给他们提供一些和亲人有关的东西,比如妈妈的照片、手帕等,满足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对于一些不良情绪的孩子,作为教师应在日常活动中捕捉他们不经意间表现出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表扬。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支持的动作都可以让幼儿感觉到老师喜欢他,小朋友接纳他,这些都有利于幼儿树立自信心,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集体,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从而促进幼儿热爱自己的集体,热爱幼儿园。

告别幼儿园感言篇3

开展"笑脸娃娃"活动,鼓励幼儿高高兴兴来园。给个别幼儿更多的关爱、并与家长及时沟通,指导家长正确配合老师做好幼儿的保育工作。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师一周计划报告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小班教师一周计划报告一

幼儿园小班老师每周工作计划4

本学期幼儿发展总目标

1、培养幼儿的进餐习惯,是他们懂得珍惜粮食。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2、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体验运动的乐趣,开展区域性体育活动,在运动中逐步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

3、激发幼儿活动的愿望、探索的兴趣,鼓励胆子小的幼儿在集体面前多表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开展自主性活动和学习性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活动

二、具体目标与措施

(一)、生活活动

目标:

1、愉快来园,愿意参加幼儿园的各类活动,能继续适应集体生活。

2、学习使用小勺吃饭,在老师的帮助提醒下能吃得干净,不将饭菜含在嘴里。

3、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

4、会穿脱宽松的衣裤。

5、学习自理大小便(会使用蹲坑)。

6、知道室内不大声叫喊,不把手指、不干净东西放进嘴里,不抠鼻。

7、懂得赃物、玩具不放进耳鼻口。根据季节变化、运动量的大小增减衣服。

8、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饭前、便后洗手。

9、学会使用毛巾进行擦脸、擦嘴。

措施:

1、开展"笑脸娃娃"活动,鼓励幼儿高高兴兴来园。给个别幼儿更多的关爱、并与家长及时沟通,指导家长正确配合老师做好幼儿的保育工作。

2、利用儿歌、游戏、故事等形式使幼儿学习正确洗手、吃饭、睡觉、穿服等生活常规,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在学习性游戏中提供一些生活的材料如:小被子、袜子、毛巾等等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4、在分组教学中进行个别幼儿的教育。

5、通过每天的进餐活动,培养幼儿文明进餐习惯。

6、班级三位一体,共同管理好班级工作。

(二)、运动活动

目标:

1、在体育锻炼中,能做到保护好自己,不到危险的地方玩。

2、在老师的鼓励下愿意参加各类活动。

3、能自然地走,在直线、曲线上走。双足交替上下楼梯。两脚并拢向前轻轻地跳。

4、会玩中型运动器具。

5、学习模仿操和器具操。

措施:

1、开展区域性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参与性与兴趣,促进肌体的协调发展。

2、保证每天二小时的户外锻炼时间。

3、学会玩具模仿操、小兵操和响环操。

4、制作并提供多种运动小器具(飞标、沙袋、罐子、球蓝等等),丰富幼儿的体育锻炼活动内容。

(三)、学习活动

目标:

1、爱祖国、爱家乡,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喜欢老师,爱爷爷奶奶,愿意上幼儿园。

2、在老师的引导下,产生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学着用各种感官感知周围周围的事物,感知其明显的特征。

3、观察几种常见的水果及其他食品,感知冬天的明显特征。

4、经常看听触摸周围生活中各种颜色、形状、声音,并对它们变化、声响发生兴趣,喜欢音乐活动、美工活动。

5、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唱简单的歌曲,做简单的韵律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示音乐的感受。

6、学听普通话,能与同伴一起安静地听老师讲话。学说普通话愿意模仿老师的发音,爱跟老师学念儿歌,讲故事中简单短句。愿意用语言回答别人的问题。

7、能口手一致点数1-3,认识几何图形,学习排序归类,学习分辨白天黑夜,拼简单的人物动物拼版。

8、能以愉快情绪参加英语活动,学会用英语问老师好。

措施:

1、创设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的环境,体现以幼儿为主的指导思想,根据主题活动布置环境,使幼儿、家长参与环境布置,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水果娃娃展览""爷爷奶奶照片展"等。

2、定期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活动,使每个幼儿体验成就感。

3、创设英语环境,使小朋友在其中愉快参与学习,学会一些简单的口语、儿歌、歌曲。

4、参加各项活动,学会动手动脑想结合。(敬老节活动、爱祖国知识竞赛活动、国庆游园活动、运动会等)

5、在带幼儿走出去的活动中,给予幼儿丰富的知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幼儿有充分的动手、动脑的机会,使幼儿通过活动得到满足,得到愉快的体验。(如秋游等活动)

(四)、游戏活动

目标:

1、丰富生活经验,能用语言和动作去模仿,积极体验角色的情感和态度。

2、创设条件,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感性经验和游戏语言。

3、初步掌握一些进行角色游戏的基本技能。

4、丰富和加深幼儿对建筑物的印象和表象。

5、初步掌握结构游戏中的构造技巧,运用插塑、积木的玩具构造比较粗轮廓的物体。爱护玩具,游戏后送玩具回家。

措施:

1、提供符合小班幼儿的大玩具。

2、在游戏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并为他们提供需要的游戏材料。

3、鼓励幼儿从家里带来废旧物品,教师制作一些成品娃娃家用品。

4、幼儿自选主题,充当角色,并在游戏中感到快乐。

(五)、家长工作

1、召开家长会,彼此沟通。

2、邀请家长参加"敬老活动"并及时做好反馈工作。

3、树立幼儿园与社会、家庭一体化的教育观,继续办好家园之窗,利用家园联系册向家长定期汇

报幼儿在园情况。

4、及时做好家长工作。

5、请家长配合老师收集家里的废物支持教学,参加园内的各项亲子活动。

以上是我们针对班级幼儿发展情况制定的本学期计划,希望在我们班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家长的配合下,孩子们健康、愉快的成长。

小班教师一周计划报告二

周工作重点

1、能在认识红、黄、蓝、绿等颜色的基础上能将颜色标志与实物匹配,感受颜色的丰富与美丽。

2、能跟着音乐较合拍地做动作,能听、看信号,在音乐结束时找到相应的颜色场地。

3、天气转冷,能坚持天天上幼儿园。

生活活动指导要求

1、学习独立进餐,并保持桌面、地面干净,不乱扔食物的残渣。

2、天气冷了,不随便脱外套,起床后能自己穿上鞋子,并注意不反穿。

3、幼儿学习正确运用餐巾纸擦鼻涕的方法。

教育活动

内容安排

1、语言:拔萝卜

2、数学:去欢欢家

3、艺术:宝宝涂色

4、科学:大萝卜

5、健康社会:轻轻

区域材料投放指导

1、益智区:按数取物。让幼儿根据点卡数量取物。

2、生活区:给娃娃穿衣服。继续儿歌正确折衣服,练习扣纽扣、拉拉链。

3、美工区:小鱼吐泡泡。提供大大小小不同的瓶盖、胡萝卜等让幼儿蘸颜料在画有不鱼、水草的背景图上印泡泡。

户外活动

1、练习两人近距离滚接皮球,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家长工作

1、天气转冷,鼓励孩子早睡早起,坚持天天上幼儿园。

2、请家长继续指导幼儿在家结合儿歌练习穿脱衣裤。

3、在家中,和孩子进行“我喜欢什么”的谈话,收集、整理孩子自己喜物的物品。

小班教师一周计划报告三

工作要求

⒈本周开展主题《小小蛋儿把门开》,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鸡蛋的外形特征和内部构造,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⒉天气渐渐转暖,户外活动前后要提醒孩子穿脱衣服,适当增减衣服,休息后喝水,做好幼儿一日生活环节的护理和指导。

⒊加强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引导幼儿早晨主动与同伴、教师打招呼。

⒋带孩子认识动植物角并观察动植物的成长变化,尝试让孩子来浇水喂食。

⒌安全一话:自己的物品自己用。

晨间活动

⒈来园接待:热情接待幼儿,提醒幼儿根据进门三部曲进行每日的晨检问好和游戏。

⒉区域游戏:组织幼儿开展区域游戏。

⒊其它:观察小麦的成长变化;为自然角的金鱼换水;开展谈话活动,说说自己知道的蛋以及蛋是哪里来的等。

⒋晨谈:吃饭安全要注意;蛋宝宝从哪里来的;我喜欢吃的蛋制品;谁会生蛋;怎么样保护蛋宝宝……

户外锻炼

1.队列练习:能拉着圆圈走,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变换队形。

2.操节、韵律活动:学习新操,愿意跟随老师基本地完成整套动作,注意力集中。

3.分散活动:能自主选择游戏区并安全使用运动器械,知道游戏后将手环带回班级。

日常生活

⒈与幼儿一起玩智力游戏“谁拿走了鸡蛋”。

⒉展示蛋世界的图片,与幼儿一起认识各种各样的蛋,区分蛋的大小,颜色。

⒊平时有意识地播放音乐《小小蛋儿把门开》,既让孩子熟悉歌曲旋律,同时营造主题氛围。

家长工作

⒈带孩子去菜场看看、摸摸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鸽子蛋比一比蛋的大小。

⒉家长可以在网上找一些鸡鸭鹅的照片以及视频供幼儿观察。

⒊和我们一起收集蛋壳,洗干净后带到幼儿园。

环境创设

⒈主题墙面环境:

布置《小小蛋儿把门开》的主题墙,布置“蛋的世界”。播放“小小蛋儿把门开”的音乐,营造主题氛围。

⒉游戏环境:

大卖场里准备蛋,可以进行买蛋的游戏。

小班教师一周计划报告四

本周工作:

1、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了解、熟悉幼儿园的生活。

2、不害怕健康检查和各种健康接种。

3、引导幼儿学会上体直立、一个跟着一个走,能听信号走成圆圈。

4、对体育活动有兴趣,能参加做操、游戏等体育活动。

社会性领域:

1、喜欢上幼儿园,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认识幼儿园里的人和自己的同伴,认识幼儿园的环境。

3、了解自己,能感受周围成人的'关心和爱护,爱父母、爱老师、喜爱自己的家和幼儿园。

4、享受与同伴分享的乐趣。

语言领域:

1、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说话,理解谈话的基本内容,初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能听懂成人和同伴的话,乐意开口说话,并初步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3、引导幼儿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进行语言交流。

科学领域:

1、引导幼儿喜欢观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并对它们感兴趣。

2、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和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感官的作用。

艺术领域:

1、引导幼儿在唱歌时学习听前奏,并逐步对歌曲的开始和结束作出正确的反应。

2、支持、鼓励幼儿参加美术活动,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造型简单、色彩鲜明的美术作品。

保教工作:

1、创设新班级环境,合理布局,适宜幼儿进行分区、集中、游戏等活动,设置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娃娃家、建构区、操作区等区角,吸引幼儿参与活动,喜欢上幼儿园。

2、教师制定班级、主题活动实施计划及周逐日活动计划;

3、教师、保育员共同探讨有关配合、分工事宜,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午睡、盥洗等生活常规。

4、学习新早操,充分利用场地及运动器械开展体育活动及游戏。

5、开展“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等丰富的主题活动,鼓励幼儿愿意上幼儿园,并在活动中熟悉同伴,遵守活动常规。

6、带领幼儿观看中大班幼儿做早操,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告别幼儿园感言篇4

一、 和家长沟通首先要尊重家长、平等交流

家长对教师无形中都有种“畏惧”感,生怕自己哪句话没有说对就会“得罪”教师,或者让教师“误会”,以至于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没必要的“麻烦”。我所面对的很多都是农村家长,和他们交谈,我感觉到他们都唯唯诺诺、言不由衷,有的甚至感觉对教师很“怵”,面对这样的家长,教师,首先要打消他们的顾虑,要让家长感到你很平易近人、没有架子,是个很好说话的老师。所以幼儿教师切忌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家长说话,更不要用“我不但要你娃怕我,还要让娃的家长也怕我”这种观念来左右自己。因为在和其他教师的闲谈中我听到有的年轻教师曾这样说过:“绝对不能给家长好脸色,你一定要唬住他们,让他们乖乖地听咱们老师的话。”听了这话,我若有所思:“难道这样做对吗?”事实证明这些教师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样做得不到家长的尊重和信任,他们有什么话也不想说,更不会配合、支持教师的工作了。所以和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艺术性,要以请教的态度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您的孩子最近表现很好,如果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下,孩子的进步会更大”“您有什么事情需要老师做吗?”“您有特别需要我们帮助的事情吗?”“谢谢您的理解,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教师让家长对自己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面对“错误生”,切忌采用“告状”式的谈话形式

作为“错误生”的家长,他们在心理上本来就有很大的压力,担心老师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所以,当知道教师找他谈话,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坏了,孩子肯定又惹祸了。”面对有这样心理负担的家长,作为教师就要懂得一定的语言技巧,既要让他知道自己孩子的缺点,还要让他心悦诚服地听取你的意见和建议,以达到预期的家园共育的目标。例如,我班的润润小朋友下午一到园就趴在桌子上睡觉,怎么叫他、摇他都无济于事,我只好找他妈妈:“您的孩子最近在园经常睡觉,我担心他会错过许多好的活动机会,我希望你能让他晚上早点睡觉好吗?”润润的妈妈听了,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了,晚上我再也不看电视看那么晚了!”就这样,经过家长细心的调整作息时间,润润在以后的日子里很少睡觉了。炎炎是个非常调皮的男孩,他老是用手抓伤别的小朋友的脸,遇到这样的孩子,老师既要安抚受伤的孩子和家长,还要告诉炎炎的家长,让他们不但要说教孩子,还要告诉他,一定要勤剪指甲。那么怎么和两家的家长沟通呢?既要让炎炎的家长乐意接受教师的想法,还要安抚受伤的孩子的家长。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只能对伤者的孩子家长这么说:“很抱歉,老师没有看好,让孩子受伤了,老师也很心疼,以后我会更加关注他的。”我这样说则会,赢来家长通情达理的答复:“没关系,孩子都很淘气,也很难管,再说这么多孩子,难免有照顾不周啊,我们带一个孩子,不是摔了、就是磕了,何况你们带四、五十个孩子,也难为你们老师了。”对炎炎的家长我是这样说的:“炎炎最近爱抓伤别的孩子,请你经常给孩子剪指甲,然后你一定要告诉他,抓伤孩子是不对的。”炎炎的家长满口答应:“一定,一定!”就这样我轻而易举地达到了家园共育的目的。而那些想“唬住”家长的老师就行不通了,对待一个事情,不同的教师可处理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这就是教师说话的技巧。

三、要用“心”去处理家长的“告状”

教师不但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更要做好一个好“判官”,因为几十个不懂事的幼儿在你的眼皮底下生活,难免磕磕碰碰,告状在所难免。笔者在这里给大家支个招。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者为妙”,面对常犯错误的幼儿的无可奈何的家长,要说:“请家长不要着急,孩子偶尔犯错是难免的,我们一起来慢慢引导他好吗?”面对受委屈孩子家长的“告状”,要说:“谢谢您的提醒!我查查看,了解清楚了再给您答复好吧!”面对对教师有意见的家长,要这样说“您有什么想法,可以告诉我,或者我们可以坐下来谈谈,都是为了孩子好。”面对不清楚俩孩子谁对谁错的家长你要这样说:“孩子之间的问题可以让他们自己来解决,放心吧,他们会成为好朋友的。”面对给教师“找茬”很激动的家长,这样说:“我们非常欣赏您这样直言不讳的家长,您的建议我们会考虑的,您有这样的心情我很理解,等我们冷静下来再谈好吗?”

四、和家长沟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告别幼儿园感言篇5

在我园的表演活动中,表演内容来自三个方面:课程中的文学作品和科学事实,幼儿在家观看的电视节目或者阅读的图书,日常生活事件。具体表演内容既可由教师预先设定,也可根据幼儿的兴趣或需要生成。

1.在特定的领域或主题中安排表演活动

教师预设的表演活动可以涉及课程的各个领域。围绕某一主题的系列表演活动一学期可开展一至两次,每次视幼儿的兴趣用一到两周的时间来完成。例如,教师认为中班语言教学活动“七只瞎老鼠”十分有趣,适合表演,于是将此内容列入教学计划。教师不仅对如何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设计台词、形成剧本、制作道具、分配角色、制作海报、完整表演等作了预设,而且预先对活动中幼儿的参与程度、教师的介入时机、可能发生的矛盾及其发展、各种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方法作了思考。这样的表演活动随着教学的进程和幼儿的需要,分别落实在一日活动中的来园、自主游戏、小组活动及集体活动中。

每周两到三次集体小型表演活动主要源于五大领域中的教学内容。例如。小班的语言活动“午饭”、社会活动“我会轻轻”、音乐活动“两只小鸟”都具有表演的价值,教师就将这些教学内容预设成表演活动,安排到周计划中,除了让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获得领域知识、掌握相应技能外,还通过表演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增强艺术表现能力。

2.根据幼儿兴趣和需要生成表演活动

除预设的表演活动外。我们也很关注来自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即兴表演活动。此类表演活动建立在幼儿意愿的基础上,因此更能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令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下大雨时的各种声音、人物的姿态、植物的姿态以及动物的活动都能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教师便抓住契机加以引导。形成了“雨中即景”等表演活动。又如,幼儿在家中观看动画片后,经常在幼儿园模仿动画人物的对话、表情、动作等。教师便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即兴表演。

课程中部分内容的表演价值较高,幼儿对此又比较感兴趣,教师便可与幼儿一起将此内容拓展成表演活动。例如,语言活动“像狼一样嚎叫”、科学活动“食物的旅行”等,很容易引发幼儿的表演兴趣,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适当调整课程计划,给生成的表演活动提供时间和材料上的保障。

创设适宜的表演空间是顺利进行表演活动的必要条件。我园以方便实用、利于激发不同年龄幼儿的表演兴趣以及满足各类表演活动的需要为原则,创设了表演区、表演场和表演室。

1.表演区

我园每班都开设表演区,以便满足幼儿日常表演活动的需要。教师根据本班的区域设置情况,选择相对宽敞、独立、离学习区域较远的地方设立表演区。表演区的材料根据幼儿表演需要投放,分别放入通用资源库、创意材料库和工具箱。通用资源库里的材料主要有四类:一是视听材料,如音响、话筒、乐器、音带、录音机等;二是简单的背景图,如春、夏、秋、冬的背景图等;三是各种角色装饰物品,如头饰、手环、花环、领带、眼镜等;四是简单的服装,如民族服装、幼儿制作的环保时装等。创意材料库里一般有各种布、塑料纸等半成品,供幼儿随时创作自己需要的表演道具。工具箱里有双面胶、剪刀、透明胶等,供幼儿制作时使用。

我园在创设表演区时比较注意体现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比如,小班幼儿还处在平行游戏阶段,教师便提供了较多同类材料;中班幼儿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并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教师便适当增加了容易操作成型的半成品材料;大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教师便相应增加了多种类型的半成品材料及废旧物品,让幼儿根据需要进行创意制作。

2.表演场

表演区的空间较小,无法满足幼儿多种内容、形式的表演活动的需要。相对而言,表演场无论在面积上还是在材料投放上都更具规模。我园在进行整体环境设计时为每个年龄段幼儿配备了一个表演场。表演场一般设置在较为宽敞的楼梯拐角区域中,相对独立,设有道具区、化妆区、乐队区、舞台区、制作区、海报宣传区。同年龄段的班级轮流或按需使用表演场。当一个班级的表演活动相对成熟时,他们会邀请同年龄段其他班级的幼儿前来观看,促进了班级表演活动的展示交流。

3.表演室

我园利用多功能室为幼儿设置了两个表演室,并用可活动的屏风将每个表演室隔成两三个相对独立的小房间,分别布置成童话专场、生活表演专场、动画专场等,这样在一个表演室里可以根据需要同时开展两三个表演活动。表演室主要用于集体的、较为大型的表演活动,各班可以轮流或按需使用。表演室中配有化妆间、道具屋、乐队区、大舞台、观众席,除了提供可活动的立体道具(如大树、小桥、花草、蘑菇等),还设置了活动大布景。比如,在童话专场中,我们同时提供五种布景:晴天、星空、雨景、童话城堡、森林,幼儿只要轻轻一拉就可以更换画面。另外,每个表演室都配有电子白板等现代化设备,可供幼儿进行更加丰富多样的表演活动。

幼儿的表演活动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创造性等,这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支持策略,引领幼儿开展表演活动,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1.尊重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创编表演活动内容

告别幼儿园感言篇6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因此,提高http://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开阔幼儿的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使幼儿在想说、敢说、会说的同时,语言得以发展。为此,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几点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看法。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

在幼儿园中教师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这样,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得到健康地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1.引导幼儿开展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

如:请幼儿来进行语言表演(朗诵儿歌、讲故事)开展丰富的语言教学游戏等,都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尤其在讲故事活动中,不仅幼儿的兴趣高,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幼儿听得那么认真,当请他们讲述时,他们也可以会绘声绘色地表演。

2.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随机教育

(1)户外游戏活动中的语言教育。户外游戏时请幼儿观察幼儿园中的各种玩具时,可请幼儿说出玩具的名称及自己最喜欢玩的玩具,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如王思畅小朋友说:“我喜欢玩圈,我可以用圈和小朋友们一起开火车等。这样,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大脑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也让我们的活动器材增加了更多的玩法。

(2)散步时的语言培养。散步时启发幼儿讲述观察到的事物,鼓励他们发问。如引导孩子们观察户外的故事墙,让孩子们说一说小动物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孩子们有的告诉我说:“小白兔请小猴去她的蘑菇房里做客,还给小猴准备了好吃的呢。”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看到的图来想象描述简单的故事情节。教师也可以随意和幼儿个别或三三两两地进行交谈,谈他们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不仅能培养师生间感情,而且能使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3.注重日常谈话,加强个别指导

小班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人或事物都感到陌生,容易产生情绪不安,甚至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善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周围,和他们亲近,抚爱他们,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就会逐渐消失,对新的环境、教师、伙伴发生兴趣。这时幼儿也就逐渐产生了说话的愿望。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发展孩子们的说话兴趣,使他们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讲。通过多讲多练,使他们逐渐习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4.图书角的妙用

班里的图书角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孩子们经常去看自己喜爱的书籍,不但扩大了他们的眼界,增长了有关大自然、社会生活的知识,培养优良品德,还促使孩子们观察、分析、想象及讲述能力的发展。小班幼儿模仿性强,往往喜欢与别人看相同的书,这时有可能会发生争抢现象,此时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幼儿想办法用与人商量的语言,如我看看你拿的书好吗?咱们一起看这本书可以吗?你看完了给我看一看,好吗?通过这种语言引导,可从中培养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在幼儿看书时,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幼儿互相谈论和讲述书中的内容,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语言,并使幼儿更正确、深入地

转贴于 http://

体会书中的内容。同时还可以鼓励幼儿给同伴讲述自己图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其他内容。这样,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讲述,进一步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

二、创设多元化的语言环境

家庭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孩子们最温暖、最安全、最自由、最快乐的港湾,家庭成员的讲话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

因此,作为家长,在家庭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家长要做好榜样,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幼儿正处在接受语言能力最强的时期,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普通话的教育与培养,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家庭中家长以身作则与孩子用普通话交谈,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乐意讲普通话,特别是围绕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学习与生活,谈一些符合孩子语言特点的,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乐于说、乐于讲,并时时要求她用普通话表达,从小培养幼儿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同时家长应注意用规范的语言来与幼儿进行日常交谈。

2.充分利用各种环境,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双休日家长可带孩子去公园、书店、游乐园等地,充分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周围的景物,在玩的过程中教幼儿认识事物,鼓励幼儿勇于交谈,如与小朋友、售货员、管理员们进行对话。孩子们的大脑中有了内容,自然会流露出想说的欲望,同时为幼儿的想象插上了美丽的翅膀。

3.利用睡前为幼儿讲故事

对孩子们来说是最温馨最幸福的时刻,孩子依偎在妈妈、爸爸身边,听着有趣的故事,不但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语言的熏陶,此时家长可适当的提问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让孩子通过说来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等等,从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让幼儿接受语言信息

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有时看过一两次广告后也能流利地说出广告语,这充分表现出孩子想学习语言的渴望,因此,选择http://一些合适的电视节目让幼儿欣赏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很有益处的,特别是一些孩子较为喜爱的动画片等。家长还可以为孩子们选择配乐的优美的儿童诗让幼儿欣赏,时间长了,幼儿自然会跟着读;同时也可以利用录音机、影碟机等电教手段,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学习语言,接受语言,加强对孩子的语言培养。

告别幼儿园感言篇7

河南省荥阳市机关幼儿园450100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纲要》中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一直以来,在和孩子的交往当中,我主张创设一种和谐、积极地氛围和情景,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愉快地求得发展。生活中,我也常常喜欢蹲下来,和孩子们聊聊天、谈谈家常,和他们说说快乐的、伤心的、感兴趣的、想知道的事情。让他们谈谈自己在家的表现,喜欢玩的游戏,最爱穿的衣服等等。孩子们把这样的交流当做是一种分享甜蜜的最高境界,连平时很少表现自己的孩子也会过来凑热闹。其实,这样的活动何尝不是一件美丽的打动孩子心灵的活动呢。我很庆幸我有这个能耐,能常常蹲下来与孩子交流。

学习了新《纲要》后,我又深刻的明白:和孩子聊天会有许多快乐和感悟,也会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确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需要我们老师用智慧去解读,并无条件地接纳每个孩子。多和孩子聊天,就多了一点了解孩子的机会和空间。如4岁多的小丹阳,在谈到有关车的事情时,他热情洋溢地告诉大家:他知道很多种车,看到标志就能说出车的名称;他还喜欢搜集车的模型,从小就是个车迷。崔达小朋友每次穿新衣服来幼儿园就要朗声告诉老师这个好消息。西诺小朋友总喜欢给小朋友讲故事,她的故事是边讲边编,特别有趣。

多和孩子交流,还能有效地选择教育方法,尊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如和孩子们玩“拼拼剪剪”的游戏时,因为事先和孩子们的聊天,才掌握了他们的第一手资料,得知有的孩子还不会使用剪刀,而有的孩子已经会剪好看的图形了。我便在初次的活动中给大家安排了不同层次的动手操作,有直线条的图形、有曲线条的图形,孩子们自选操作,其乐无穷。

多和孩子交流,能增进我们师生间的感情。因为交流,我知道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也知道了有的孩子爱受表扬,有的孩子需要多鼓励,有的孩子挨不得批评等,我也了解了有的孩子在家在园都是一样的活泼好动,更清楚了哪个孩子不善言辞、怕羞等等。这样我在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上会更讲究方法,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在生活中,我会用心捕捉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信息,引发谈话内容:

首先,孩子们经常会在周一的早晨跟老师说说自己在周日的种种见闻,特别是一些孩子跟父母外出旅游了,就迫不及待的要把出游经历告诉老师。这时教师就要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不妨在散步时,餐前等自由活动时间与这些幼儿单独交流,让幼儿进行完整的表述,提高其讲述的连贯性、有序性、生动性。关注幼儿在前次造句方面的进步,及时肯定表扬,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其次,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周围环境,边看边说如:春天到了,幼儿园内的各种树木发生了变化,在户外自由活动时,让孩子仔细看一看,找一找幼儿园有什么变化。让幼儿在观察中议论、想象,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观察过程中,很自然地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如:当孩子见了美好的食物,他会兴冲冲的告诉老师,这时,我们要认真地欣赏,并用眼神告诉孩子你在认真听,哪怕讲家里的事情我们也要认真听完,哪怕他已经讲了好几遍,我们也要鼓励孩子更出色的讲述,让孩子感到自己语言的魅力。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成功感,使孩子想说、愿意说,带给孩子全身心的愉悦。

那么,怎样让孩子信任你、喜欢你,敢对着你说呢?我深深地体验到:和孩子交流时,假如你弯下腰或蹲下,拉着孩子的手,看着孩子可爱的笑脸,纯真的眼睛说话,让孩子感受到你我之间的平等和亲切,他会把自己内心的悄悄话一咕噜地全告诉你;在幼儿游戏时,如果你洋溢着热情组织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让孩子感受到老师也是一个爱玩的大孩子,没有了“大人”与孩子间的距离感和神秘感,他们会拥着你七嘴八舌地说说游戏的快乐;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只要你耐心地指导、帮助,让孩子感受到此时的你就像自己的妈妈,他会情不自禁地谈起自己最得意的事儿来。在学习活动中,你试着和幼儿商量着对话:“这样行吗”“你认为呢?”他会凭着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观点都“亮”出来。假如你把遇到的困难或要解决的问题抛给幼儿,他们一个个会像模像样地讨论起来,孩子的天真无邪在你的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来。在这平等对话中,师幼互动,逐渐沟通、融洽、和谐、愉快,这样幼儿的口语表达得到发展,情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提升。

在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的基础上,我们如何引导孩子把话说完整,说清楚,讲的生动贴切些呢?

1.作为教师,我们的语言要规范、生动、有趣,易于幼儿理解

在工作之余要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在与孩子谈话时,教师丰富、生动的语言,会给幼儿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在形容词的使用上,孩子大多从模仿成人开始。

2.多给幼儿以文学作品的影响

许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教师通过教学和早期阅读的形式,多让孩子听、读这些作品,理解、学习其中的优美语句,会使孩子身心受益。

3.在游戏中学习语言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认读活动,幼儿能学的更快更好。如认识动物名称时,先带幼儿观察、认识字型、练习读音,然后请幼儿学一学这种动物的动作叫声等,练习时可以请一位幼儿做模仿动物的动作,请另一位幼儿指认所模仿动物的名称并读出来。有时可以进行“猜谜语”游戏来识字。如把字写在卡片上和幼儿玩“摘苹果”和“猜字”的游戏,在游戏中,伙伴之间的交流,也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多样的游戏中,幼儿愉快的参与游戏,主动进行认读,自然而然的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4.在相互渗透的各领域内容中学习语言

告别幼儿园感言篇8

课间休息时,教师刚坐下,小红跑来告诉"老师,小军打我",老师说"知道了",可刚转身,小军就又来了"老师,是小红先打我的"。这是幼儿园比较典型的因同伴之间争吵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在幼儿园告状行为有很多,如因同情心驱使告状,因嫉妒好胜而告状,害怕批评推脱责任而告状,为表现自己而告状,为保护自己而告状。

案例中,小红告诉说"老师,小军打我",而小军又说"老师,是小红先打我的"。小红是因为受了委屈或者是害怕批评,推脱责任而向老师告状,而小军是为了保护自己又或是推脱责任而向老师告状的。不管是哪种理由向老师告状,都可以看出孩子的交往能力弱,如果孩子自己已掌握了一定的交往技能,懂得了通过交往可以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就能解决许多问题。那老师这里也不会听到这么多的告状声了,孩子也会变得活泼、合群,孩子的个性也会得到发展。

二、针对幼儿告状现状及其分析教师的应对策略

4-5岁的幼儿,思维具有特有的自我中心化特点,这种思维方式使幼儿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以自己的感觉特点出发,而不善于站在别人的观点和立场上想问题。因此,此年龄段幼儿之间的争吵和闹纠纷是一种很平凡的现象。他们在游戏中的矛盾也往往通过告状来解决。而很多老师面对这种现象往往只是采取简单的方法-阻止。其实幼儿是在争吵中成长,有句话"会吵嘴的孩子聪明"。一个孩子能够自己熟练地运用语言技巧说服对方,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方法。

如果我是小军小红的老师,对于他们的告状,我会首先了解原因,细心耐心的听清幼儿的状词,然后问清楚到底是谁先打了谁,细致全面的调查争吵、控告的原因。最后请他们反思自己的过错,和对方说对不起,握手言和。还可以在课堂上把这件事做为一个案例或设计一个活动,请小朋友来做小老师,分析、说说谁对谁错,遇到这类事,是自己试着去解决还是马上告诉老师。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会使小军小红对告状一事印象深刻,而且也会给班上其他小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也清楚只有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好了,才不会经常和小伙伴吵架,才能建立起与周围人的和谐关系

三、反思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要"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教师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已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根据本案例中幼儿告状现状及其分析,教师采取的应对策略目标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孩子提供人际交往需要的空间、情景。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学习、分析,我们总结要以下几点:

1、交给孩子人际交往必要的技能。如:友好地与同伴交谈,用别人喜欢的名称打招呼;理解同伴的兴趣爱好,既能服从别人的兴趣,但又不盲从;注意他人的优点而不是缺点;共同分享玩具、活动场地、帮助有困难的同伴。教孩子使用正确的礼貌用语,如最常见的"你的玩具能让我玩一下吗?我等一下再给你玩!谢谢!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孩子只有学会、运用礼貌用语了,他们的矛盾才会激化。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主动交往的机会,孩子的交往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与别人交往。可以从幼儿感兴趣的事入手。委托幼儿去办事,传话。这样既让幼儿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又能让幼儿主动与别人交谈。对于不善于发表意见的孩子,我们可以先分析原因,有的可能是怕难为情、胆小,有的可能是缺乏主见,了解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训练孩子,可以让孩子先在家中亲人面前多谈,然后在几个好朋友面前多发表意见,最后能在班级里、陌生人群里多谈。

3、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角色游戏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游戏活动。角色游戏能促进幼儿逐渐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道德行为准则,学习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在教室里的区域游戏里,还可以设置娃娃家、语言区、小超市、水果店、理发店等等,充分尊重孩子,赋予孩子自由选择小朋友的权利。平时的随机教育中,教师也要多鼓励幼儿进行需要合作的活动和游戏,比如搭积木、抢椅子、捉迷藏、叠高等等。

4、创设良好的交往情境,便幼儿有更多的交往机会。幼儿园里可开展多样化的集体活动,如:庆祝六一儿童节、游园活动、三八妇女节、九九重阳节、元旦联欢会、春游等活动;也可以多去大班的小哥哥小姐姐那里,看他们是怎么玩游戏,怎么处理人际关系的。

5、积极争取家长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苏霍林斯基说过:

"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再者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要做好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平时孩子来接的时候,教师要主动和家长沟通,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和在家的表现、开家长会时也可以和家长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所以说家园共育是我们教育的最佳途径,家长明白老师的教育目标之后,有针对性地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对于孩子们的交往能力也是一种提高。

上一篇:奶茶店创业计划书范文 下一篇:培训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