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否有效提升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价值

时间:2022-08-25 07:07:40

教师是否有效提升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价值

【摘 要】低结构材料的有效运用与区域活动都有着幼儿主动探索、操作获取新知的共通点,所以许多幼儿园都将低结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希望幼儿能主动地去操作它、探索它、创造它,使其有效地推动区域自主学习活动的发展。如何带动幼儿主动与低结构材料进行互动,使其有效地促进区域活动发展,离不教师的聪明才智,而这些教育机智也成为我们评定教师是否有效提升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价值评价的指标。

【关键词】低结构材料 区域活动 价值

何为低结构材料?我个人认为就是具有安全特性,来源于生活、结构简单、获取方便、可塑性强的材料,能引起幼儿生活经验回忆并满足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可实现多种玩法,具有一定操作的生命力,可以长久地提供给孩子操作和想象的空间等等与之相关的幼儿活动材料。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想这样做”,而不是“要我这样玩”。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低结构材料的有效运用与区域活动都是通过幼儿主动探索、操作获取新知的共通点。所以许多幼儿园都将低结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希望幼儿能主动地去操作它、探索它、创造它,使其有效地推动区域自主学习活动的发展。如何带动幼儿主动与低结构材料进行互动,使其有效地促进区域活动发展,离不教师的聪明才智。而如何评定教师是否有效提升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价值,我将教师的教育机智作为指标,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源生活、应需求、适投放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越是幼儿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幼儿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只有当幼儿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有意义的学习,才会产生新的创造。这时,幼儿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的学习行为。所以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教师应细分析、详观察,投放材料时做到“源生活、应需求、适投放”,让低结构材料成为孩子喜欢的东西,融入区域活动这一生活世界里。

如我们幼儿园有一种建构材料,是短短的水管型的,中空,五颜六色,孩子们为其取名为“水管积塑”。孩子们经常运用这种材料进行房子、动物、游乐场等主题建构。这种积塑正符合低结构材料安全、常见、简单、获取方便、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我留心地观察孩子们的使用情况,当发现孩子们将水管积塑套在手指上当指套,产生再创造探索行为及兴趣时,便整理了适量的水管积塑投放到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发现区域活动中出现的新材料“水管积塑”时可高兴了,迫不及待地取走玩乐去了。有的拿到美工区画些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贴在水管上当指偶;有的拿到表演区当起口红;有的拿到科学区做起望远镜等等,打开了孩子丰富多彩的想象力。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投放于区域活动的低结构材料是否是来源于孩子生活的,是否是幼儿有所需或感兴趣的,投放是否适时适量,是评定教师是否有效提升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价值的必要依据。

二、相依存、互转换、促提升

这世上有着形形的个体,然而凡事只通过一个个体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每一个个体都需要互相结合、相互依存。低结构材料是否能在区域活动中有效运用,同样也离不开与其他材料的相互依存,这就需要教师灵巧地处理好低结构材料与其他材料间的关系,使其与其他材料有效融合、互相转换,从而进一步提升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价值。

还记得我们的孩子拿“水管积塑”做成了望远镜吗?有的老师可能也就到此为止,就让幼儿自由探索游戏去了。可有的老师却拿来个真的望远镜,孩子们可激动了,争相取来摆弄、望远。结果孩子们发现真望远镜就是不同,在管状物的前后多加上两个镜片效果居然发生神奇的改变,比起他们的积塑望远镜,望远效果可不仅仅是一个好字可形容的。接下来,这位老师组织了一个有关“望远镜”的教学活动,引导孩子们了解望远镜的原理。并及时地在区域中投放了不同的管状物、凹凸镜等可以制作望远镜的相关物品。于是水管积塑和其他有着同样管状特性的材料又重获孩子们的喜爱,他们不断地探索着如何连接管状物、如何镶嵌凹凸镜、管状物长短是否合理等等。最后在孩子们积极的辛勤探索下,第一个成功的望远镜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诞生了。孩子们奔走告知,可神气了,还四处宣传自己成功的秘诀。

《指南》在说明中也提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幼儿教师可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当这位教师根据幼儿需求投放低结构材料后,发现孩子有更进一步的探索创造时,及时投放了有关的高结构材料,自然而然地激起了孩子们将低结构材料与高结构材料进行对比的行为。而当孩子们经验不足解决疑惑时,组织了集中活动为全体幼儿解惑。不仅如此,还在幼儿获得求知满足而操作探索条件不满时,及时地投放了相应的材料,丰富了低结构材料的种类,提升了低结构材料价值,也支持了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求知,为幼儿获取成功体验给予有效的引导。

由此可见,材料的投放一定要依据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可能是一个从高结构到低结构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从低结构到高结构的过程。之后,再从高结构中慢慢转化为低结构,让孩子在原有的活动中出现创意性的作品,这样就更显得合理,也便于孩子有效地发展。类似这样的活动,应该说在我们的日常操作中十分普遍,教师要用心去观察孩子,用心去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灵活有效地转换低结构材料与其他材料或区域自主分散活动与其他形式活动的关系,这也成为我们评定教师是否有效提升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价值的基本依据。这就像烟花一样,如果没有各种金属粉、金属粉末与火药相依存、互转换,哪能看到那炫目的烟火。

三、层次性、扩散化、共发展

说到材料的层次性,通常我们会考虑的是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认为同一个活动区域提供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这样的层次去考虑。而从低结构材料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它更是一种从单一的活动层面到放射性活动层面的一种考虑。低结构材料所体现出来的层次性,让我们看到的层次性更多是来源孩子的创造,体现着他们的思维轨迹,而不是教师对材料的精心加工与设计。所以教师如何引领幼儿,使幼儿在低结构的创造中,展现其轨迹式的层次,并将其扩散到区域各个角落,促进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成为我们判定教师是否有效提升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价值的重要依据。

还是“水管积塑”这一圆筒形状的低结构材料投放,我们只要走进区域活动,就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孩子们对这一具圆筒特性低结构材料探索、发现、获知的一步步轨迹。你可以看到美工区幼儿正在尝试将一个圆筒状的饼干盒改装成战鼓;语言区的幼儿自发地套着自制的水管积塑指偶,讲述起有情节的故事。有的一手套几个自编自导,有的三两结伴合作编导,热闹非凡。表演区的幼儿进行cs野战游戏,他们的秘密情报传输工具长而隐秘,穿过睡室、途经花圃,用水管积塑连接而成,两端的情报员轻声地互传情报,科学区孩子们自制的筒状望远镜还挂在他们胸前;音乐区里有金属管做的敲敲琴,纸筒做的二胡,塑料长管做的笛子等等。这些以水管积塑为主的筒状低结构材料从这个区域转战到那个区域,逐步踏遍区域活动的每一个角落,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有效支持、适时引导。这些原材料的、半成品的、成品的,展现了孩子们在老师引领下提升低结构材料价值的成果,表面看都是孩子们探索、发展的轨迹,实际上也是教师引领的教育轨迹。

布鲁纳曾说过:“教育对象是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进行学习,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尊重幼儿在心理发展上的不同速率。”因此,区域中投放的材料如果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那么幼儿将无法与操作材料产生相应的动态性的互动,就无法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各种经验的积累。所以,如何有效提升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价值,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机智,这些教育机智也成为我们评价的指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2]幸福新童年编写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11).

上一篇: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活动的设计策略研究 下一篇:有关原函数存在性与函数可积性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