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课堂提问更有效

时间:2022-08-25 06:16:07

浅谈如何让课堂提问更有效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这句名言给我们点出了“疑”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养成好问、主动求知的好习惯,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能否打开这个门,关键是教师在课堂中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高质量的问题。而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精湛的教学艺术,上课之前不打“无准备之仗”。精心备课,及时掌握教学的重难点。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下,许多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课堂中,经常使用提问这一教学手段与形式,但是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在问题的设计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数量多,但缺乏思考价值。一个十分简单的教学片断,有的教师就设计了十几个,甚至三四十个问题。而且在这些众多的问题当中鲜有思考价值。学生只要回答“是的”“对的”等词语,有些问题的答案都无需学生思考,甚至一二年级学生都能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学生得不到思维的训练。

2.形式少,且轻视反馈意见。整堂课上提问的形式单一,主要是教师提问,学生被动的回答。鲜有学生质疑,互问,自己问自己等形式。且每次问题一提出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往下讲,并没有考虑到其他学生的想法,有时甚至是自问自答。

3.求标准,且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对新教材把握不足,很多教师课堂上还是追求“标准答案”,总是把学生导入到自己心中的那个标准,有时甚至严厉到字句相同,这种现象在很多公开课中尤其严重。在教师的眼中,只有那些优秀生,却伤透了那些“后进生”的自尊心。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课堂提问的方法策略

那么,如何才能让课堂提问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呢?下面我就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

1.从课文的矛盾处寻找冲突

有些课文在内容上看似有些矛盾,但这些却是学生要明白的全文重点,如果教师能恰当引导这些质疑,将使文章的重难点迎刃而解。

如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求助车夫”这一事件时,当伯父与父亲为车夫包扎好伤口后,伯父脸上却变得严肃起来,而且还叹了一口气。这正是一个矛盾之处。当然这也是文章中一个重点,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矛盾向学生提问:“伯父救助了车夫,小周烨当时却清清楚楚地记得,伯父却反而变得严肃呢?想想:“伯父在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讨论。当学生讨论出问题的答案时,也就较明白地感受到伯父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

2.从课文的标题处把握重点

课题是文章的“题眼”,有些课题甚至是文章的中心意思,教师如果在课堂中能够巧妙地抓住课题直接发问,就能很好地导入新课。

如我在执教《将相和》这篇文章时,一揭示题目之后,便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纷纷举手提出了他们心中的一系列的问题 :文中的“将”指谁?“相”又是谁?“和”是什么意思?接着教师又质疑道:既然有“和”那么肯定之前是“不和”,那么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和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就很好地抓住了文章要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便投入到文本当中。如果这节课学生理解了这些问题,自然也就理解了课文。

3.从课文的关键句瞻前顾后

如果一个句子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是课文的关键句,这些句子往往是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能够抓住课文的关键句使学生进行质疑,就能引导学生掌握重难点,解除疑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执教《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我们的总理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设计三个问题:这一句话中用哪两个中心词概括了总理的一生?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总理“工作劳苦”?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总理生活“简朴”?这三个问题都是围绕全文的中心句提出的。在课文开始,我就让学生抓住这一句话,而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来理清文章的思路,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逻辑能力,把握了课文的中心。

4.从课文的插图处巧妙设问

课文插图是小学语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引起学生创新思维、发挥学生想像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针对文中的插图进行提问,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观察的能力。如我在执教《将相和》时,文中最后一段写了廉颇背着荆条亲自登门去找蔺相如谢罪,但文中用笔十分简略,于是我便让学生观察课文中这个场景的插图,问道:“同学们你们看,此时堂堂一国的大将军,上身,身背荆条,单膝跪地去登门谢罪,一个国家的文武大将,此时会说些什么呢?”继而让学生去思考、去感悟,通过教师这一引导,学生很快就能说出他们内心的想法:将相之所以和解,是因为他们都能知错就改,都意识到国家存亡与他们和睦息息相关,正是由于这种爱国之心让他们彼此和好。教师这样一提问,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

总之,课堂提问是我们课堂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因为它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流畅。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把握好这种艺术的话,就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创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也就能真正落实新课标所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原则,让课堂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略谈 下一篇:发挥情感教育在学困生英语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