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08-25 05:46:31

浅谈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但是,怎样才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提高兴趣,确实是一个很不好解决的问题,这和文化课教学是有区别的。在过去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多的是通过教学氛围的改善和教学内容的变换来实现这一目的;现在仅仅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把视野放得更宽广,并以这样的一种思维来审视这个问题,应该让同学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成长!”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对体育运动逐渐产生兴趣,而这些兴趣也可以通过各种运动项目来体验来感觉。

下面笔者就浅析一下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

1.兴趣的广泛性

学生升入高中以后,随着初中学习的深入,知识

范围扩大,求知欲也不断增强。他们不但关心课内学习与锻炼,而且关心课外体育活动及班级、校际之间的各种比赛。对于学校及家庭附近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比赛,许多学生也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扩大兴趣,并转移到体育教学中来。

2.兴趣的选择性

高中生对各种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兴趣和选择。如: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竞赛性强的运动项目,像球类、武术等;女生则喜欢动作强度不大、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的运动项目,像艺术体操、球类、跳绳及某些田径项目等。

3.兴趣的深刻性

由于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及认识能力的提高,高中生逐渐对一些动作较为复杂且具有一定技巧性的教材产生兴趣。在学习技术动作时,他们不再满足于掌握动作要领,而是希望了解动作的原理,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

那么,如何做到各项措施有机结合,有效地激发和培养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1.充分利用运动感。当学生在进行了适度的运动之后,肌体就会体验到运动后的。特别是目前高中生学习压力过大而运动量又不足的情况下,适宜的运动量和适宜的运动项目的结合是体验体育运动乐趣的第一要素。

2.放大的空间感。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度过,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学习节奏非常紧张;一旦走出教室来到室外就会有一种释放的感觉,就会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运用这一心理倾向,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这一空间广泛地参与,是有利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运动乐趣的。

3.自由的人际交流感。由于学生在学习文化课时

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人际关系的交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受到制约。而在体育活动中这种交往自由就比较多,如果再通过适宜的组织,那么这种交流会更加有序和融合,学生从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4.运动技能提高的成就感。在参与体育运动中,体育技能的提高会让学生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当然这中间对理论的认识也会有所提高。反之,在教学中如果忽视体育技能的提高,就会让学生逐渐失去运动的兴趣。从事非常规动作的运动,而人体对这一变化具有天生的好奇感,新型的运动项目正满足了学生这种好奇的心理,兴趣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来。当然,在教学中毕竟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不会无止境地增加新运动项目。

6.巧用榜样激励法培养兴趣榜样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鼓动力,而青少年又富有模仿性,尤其崇拜成功的体育人物。所以,体育教师应善于发现、培养和宣传体育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以榜样激励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7.重视反馈作用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成效,了解自己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以及纠正错误技术动作等,都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就会激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愿望;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就可以激起克服缺点的决心。

总之,“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激发学生的需要和设置必要的诱因,对引起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应具备这种能力,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的更高境界。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高级中学)

上一篇:浅谈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加强英语“书面表达”的备考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