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城镇地区小学生交际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矫正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25 04:48:02

藏族城镇地区小学生交际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矫正策略研究

随着时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不断改革。随之而来,学生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碍日益增多。尤其对于我们藏汉杂居的民族地区来说,不同的语言环境和交际环境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交际心理健康。因此,做好藏族地区学生交际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矫正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起到积极预防作用

针对甘南州小学教育中硬件条件不足的实际情况,多渠道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可利用心理健康讲座,校园广播,校园版报展,校园手抄报展等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宣传网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简单而实用的教育资源,把心理健康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心理健康知识在学生的思想中逐渐沉淀、积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这样,对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烦恼、心理难题、以至心理障碍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对如何培养健全人格,培养合格人才起到一定的指点作用。鉴于学校现状,可通过藏语汉语两种语言进行宣传教育。

二、团体游戏活动也可对交际心理发展起到积极调整的作用

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各种心理发展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团体游戏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预防可能发生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并帮助学生及时调整情绪、调整心态,使学生感觉到集体活动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了让藏族同学也能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克服语言交流障碍,形成融洽和谐的交流氛围,达到预期的效果,藏汉语夹杂,表情,肢体语言在游戏活动中都可以是表情达意的方式。现在的独生子女,个性太强,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加之我们每个班级都是藏汉回民族混合班,人际关系和语言交流环境较为复杂,所以,学校每月或每周都搞一次有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也能起到积极调整作用。让他们体验交友的快乐,增强自信心。从而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搞好人际关系,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三、提前做好儿童心理预防补救工作

1.学科渗透策略。学科渗透通常较亲切自然,潜移默化,易于被学生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语文课本中有一大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材料,如:《徐悲鸿励志学画》、《卧薪尝胆》、《给予是快乐的》、《掌声》、《爷爷的芦笛》、《说勤奋》、《小鹰学飞》等课文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了精神和心理的双成长:勇敢地面对人生挫折、在困难面前自尊自强、快乐地给予、克服自卑、勇敢地面对恶劣环境、坚持不懈等,一系列良好的心理品质在阅读中得以内化。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行的面积计算》时,通过情境创设、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的优势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体育课《掷轻物》的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听从指挥、相互协作的重要性。音乐课《在动物园》,学生在体验、参与音乐活动中,领会了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领略了音乐动物王国的美。

2.活动陶冶策略。活动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班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陶冶、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定期召开“学法交流会”,让学生关注自己学习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并进行自我调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竞争、敬学精神,学法交流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合理利用校园广播。如:可以特意派普通话好一点的藏族同学担任校级广播员,促使他积极主动地学习汉语,增强自信心。这个广播员可以采取藏族同学轮换制度,争取每个同学都得到锻炼。在家长的配合下,开展“藏汉一家亲”活动,让汉族同学请藏族同学去自己家做客,与他(她)们进行汉语口语交流。也让藏族同学请汉族同学去家里做客,品味特色美食,这样既交流了感情,增加了友谊,又为彼此创设了较好的交际环境,减少了民族隔阂,真可谓受益良多。办班级《心理健康手抄报》,《学习方法报》,内容自选,题目自定或以主题班会为内容,每人一页,每个同学都参与,自己设计版面,自己插图,自己抄写,可以设计藏汉语混合版面,也可设计纯汉语版面,最后装订成本,供全班同学传阅。

3.家校沟通策略。家长应经常与孩子交流,同时家长与孩子交流时不妨试着以孩子为中心,除了藏语,也可以用普通话交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丰富交流话题。另外,家长要多让孩子参与交往活动,培养责任意识。例如,招待客人,参加宴会,社区实践,同伴交往等等。

4.社会协助策略。国家正在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各界应该努力创造这种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净化社会风气,阻断不良文化及有关制品的传播,为小学生交际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氛围。

上一篇:浅谈小学生不做家庭作业的原因与对策 下一篇:高中化学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