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习教学的不足与策略

时间:2022-08-25 04:28:40

临床实习教学的不足与策略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工作的不足与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讨论目前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工作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妇产科临床教学工作不足分别有: 患者隐私权与医学生实习的矛盾;医学生的实习兴趣不高;教师带教意识不强;教学查房不规范。结论:建立严肃的诊疗态度,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修订妇产科的教学计划;实行带教老师责任制;规范教学查房制度,可提高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关键词:妇产科;实习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89-02

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它是学员从教室走向病房、从理论走向实践,进而向临床医生转变的重要阶段。然而目前的临床教学状况并不尽人意,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尤其是妇产科学,其特殊性在于面对女性群体,易于涉及隐私,容易使实习教学受到阻碍,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为了能更好地进行临床教学,本文对近几年来笔者科室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1 妇产科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患者隐私权与医学生实习的矛盾。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加,享有隐私权和要求保密是患者的正当权利。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妇产科患者尤为突出,由于妇产科患者的诊疗和操作常常涉及患者的敏感部位和隐私,很多患者不愿意过多的人参与诊疗,尤其不愿意男学生在场,这种状况影响和阻碍了临床教学的顺利进行,使学生的实习热情受到打击。

1.2 医学生的实习兴趣不高。相对内科、外科这些大科室的实习而言,妇产科属于小科室,而且实习内容琐碎,使得刚接触到临床的实习医生容易产生误解,认为只有到内、外科才能学到将来工作所需要的临床技能;另外妇产科实习接触到的均为女性患者,学生问诊时又常常涉及特殊问题,交流起来会产生一定的困难,从而得不到患者的很好配合,导致动手操作机会减少,从而削弱了同学们的实习兴趣,影响了实习效果。

1.3 教师带教意识不强。临床带教老师担负着临床医生、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等多重角色,而妇产科的工作特点又是忙碌劳累。临床工作的繁重琐碎,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及患者的手术治疗,占用了妇产科临床医生的多数时间,使得临床带教时间减少,从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教学指导。

1.4 教学查房不规范。以前笔者科室的教学查房虽然是由高年资的临床医生担任,但是由于缺乏统一培训,导致查房目的不明确,查房形式的个体化明显,有的教师甚至将教学查房与医疗查房混淆,也有的教师图省事甚至将教学查房变成了一次理论授课,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大大影响了实习效果。

2 加强妇产科实习教学的相关措施

2.1 建立严肃的诊疗态度,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入科后,由科室主任和专职教学干事对他们进行岗前相关知识教育,加强爱伤教育及接诊患者时的严肃性,使他们认识到妇产科实习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强调男实习医生接诊患者时,应有老师在场,避免单独接诊时可能出现的尴尬情况,影响学生与患者的沟通,从而影响其实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带教过程中,教师向患者讲解医学生是未来医学界的接班人,而且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只有实践才能提高,力争取得患者的理解,给实习生争取更多的检查及操作机会。通过这些细节上的调整,医学生们很快适应了实习环境,学习兴趣性、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实习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2.2 根据妇产科的特点,修订笔者所在科室的教学计划。在实习中,每隔几周轮转科室是实习的特点之一。由于每一学科实习的内容不同,所以对于实习医生来说,每一次轮转科室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实习生的实习效果。为了使实习生更好的掌握实习内容,我科制定了自己的教学计划。

2.2.1 临床小讲课。学生入科后首先由高年资的医生进行临床小讲课,熟悉理论知识,指导学生预习,明确妇产科各分科实习必需掌握的内容。

2.2.2 进行常规内容指导。要求带教老师,对学生讲解临床的一般内容包括

体格检查、该科室的病历书写规范、常用药物的使用等,分配实习生主管2~4张病床,通过收治典型病例,指导学生系统管理病人,使他们逐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

2.2.3 着力培养操作能力。妇产科是临床操作性很强的科室,对妇科患者从妇科检查等基本操作开始,整个诊治过程围绕手术进行,包括巩固外科的无菌术,例如从洗手、穿脱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缝合、打结、换药、拆线等;产科患者从产科的“四步触诊”开始,诊疗过程围绕孕妇各个孕期的特点及不同孕期的诊疗常规对学生进行教授,逐渐过渡到高危妊娠及产程的处理及分娩的处理,要求带教老师结合具体病例的分析,指导学生建立临床思维,逐渐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

2.2.4 教会学生斌人器官。妇产科的诊治还包括人工流产术及内镜的基本操作等,手术时向同学讲解解剖关系,辨认各器官的毗邻。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调整改革,增加了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机会多了,实习兴趣性、主动性提高,实习效果好。

2.3 实行带教老师责任制。针对妇产科临床工作的繁忙琐碎,而学生们实习时间短且实习内容多等特点,笔者科室对带教工作进行了调整改革,即建立师生互相评分制度,学生进入笔者科室后,科室选拔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医生作为临床实习老师,责任到人,教师按实纲制定严格的教学计划,同时要求学生必须严格完成老师的各项实习安排,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学生和老师互相监督;实习阶段小结时,对实习表现优秀的学生及带教认真、学生评分高的老师进行表彰及奖励。这样,科室每个医生的教学意识明显增强了,做到尽量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了医学生的成长,也督促了带教老师的自身学习和进步,真正地做到了“教学相长、医教并重”。

2.4 规范教学查房制度。教学查房主要目的是使实习学生能有机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医学生的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而医疗查房的目的是解决病人诊断及治疗问题,对病人病情发展变化提出治疗方案,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病人的治疗问题,临床医生不应将二者混为一谈,因此规范完善的教学查房是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关键。在总结了以前教学查房的弊端后,我们对教学查房进行了规范,首先教学查房任务均由临床一线的高级职称的医生担任,他们的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同时对参加教学查房的医生进行了统一培训,要求教师查房时尽量采用“互动式教学”:教师将查房主题分别做成问题,让同学提前准备,查阅书籍及文献,提前引发和激励医学生主动参与到临床实习中来,查房时师生互相交流,相互沟通,共同探究如何更好地诊疗病人。“互动式教学”查房,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3 结论

通过对笔者科室临床实习教学的改良,笔者科室临床实习教学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理论知识、临床技能、临床思维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受到学生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王志虹.医学生临床实习方法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08,20-21

[2] 李靖年,王鸿飞,朱桂香,等.教学查房规范化的基本理解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6,27(12):71-72

[3] 白晶.在临床带教中实施“互动式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11):194-195

[4] 王洁,陆克义,张轩萍,等.互动式教学法在高等医学院校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7(2):113-115

上一篇:气肿性膀胱炎1例 下一篇:异位妊娠误诊为胚胎停孕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