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8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25 04:27:33

中药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8例疗效观察

关键词: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汤

中图分类号:R57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6―0017―01

笔者自2000年~2005年运用中药疏肝理气法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为2000年1月~2005年1月本院确诊为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病人共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8.5岁。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3~75岁,平均49岁。2组病例性别、年龄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有胆绞痛病史或右胁疼痛史1年以上,有上腹饱胀、厌油、暖气等症;(2)实验室检查:肝功能、黄疸指数、转氨酶有不同程度异常;(3)经B超检查确诊为非结石性胆囊炎征象。

1.3临床表现右胁疼痛或连及肩背,胸闷心烦,上腹胀、暖气、纳差、厌油、恶心呕吐、口苦干、食后腹胀、大便稀溏或秘结不爽。舌红苔白,脉弦细。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柴胡疏肝汤加味,处方:柴胡15g,枳壳12g,郁金15g,川楝子12g,白芍15g,川芎15g,延胡12g,虎杖15g,醋香附12g,青皮12g,丹参15g,甘草6g。加减:气滞明显加木香、砂仁各6g,脾虚明显加党参、焦山楂、炒莱菔子、鸡内金各15g;大便秘结加大黄10g,厚朴15g。每日1剂,日煎3次,分3次口服,每次加水300ml,煎20min,取汁150ml。

2.2对照组口服消炎利胆片(云南金柯制药有限公司)6片,每日3次;多酶片2片,每日3次。

2.3疗程2组病例均14d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各项化验检查指标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或减轻,各项化验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各项化验检查各项指标无明显好转。

3.2治疗结果 见表1。

经过统计学处理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4讨论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以右胁疼痛为主症,属于中医“胁痛”范畴。柴胡疏肝汤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作用。柴胡苦平人肝,条达疏发;川楝子、枳壳、郁金、虎杖调中和胃,加强解郁除胀之效;黄芩苦寒人肝胆,清热共调升降之枢机;白芍养血敛阴柔肝与甘草合用缓急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黄芩等药有增加胆汁分泌及松驰oddi括约肌作用,能降低胆汁黏稠度。具有较好的利胆作用,还对肠道的多种杆菌有抑制作用,黄芩可抑制痢疾杆菌,丹参煎剂浓缩液体外对大肠、伤寒、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有较好作用。

上一篇:内口切除及支管搔刮术治疗复杂性肛瘘136例 下一篇: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