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古典园林对当代城市景观建设的启示

时间:2022-08-25 03:38:31

试论中国古典园林对当代城市景观建设的启示

摘要: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最近《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称中国城市正步入“城市病”集中爆发期。如何拯救城市,营建宜人的山水城市景观的课题研究刻不容缓。中国文化的总纲要求我们城市景观建设首先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园林所蕴涵自然、艺术和道德之美观念必将给当代城市景观建设带来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古典园林;城市景观;启示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序:在“城市病”广泛流行的今天,紧张的都市生活使更多的都市人渴求生活空间与自然的结合,渴望公共空间带来生活的交往、精神的放松和美的景观享受。可游、可居、可赏中国古典园林所创造的平淡天然的居住环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城市山林,“ 形外之意、象外之象”的景观意境,正是现代都市人所向往的理想环境。她创造出如画的景观,产生并在物质构建中蕴涵了人们的观念、情感和哲理,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她不仅在古代对世界范围的造园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我国现代的城市景观建设同样有着借鉴指导的价值,值得我们研究并传承。

一、中国古典园林之魅

作为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之一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华大地山川的钟灵毓秀,历史文化的深厚沉淀,孕育出这样一个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赋予它与世界其他文明国度的园林迥然不同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园林在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中,一直循着“崇尚自然”的道路,形成了以自然山水风景为表现主题和特征的布局形式,追求天人谐和的理想境界。诗文、绘画的融合又把中国古典园林推向更高的艺术境界,赋予它鲜明的民族特色——诗情画意。她以独特的审美品质、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定的形式语言和构成要素,而被学界公认为东方园林的主要代表,风景式园林的渊源。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公元6-7世纪就曾随宗教文化的传播而影响到东亚的其他地区。日本自成一体的真山水的池泉园、枯山水的石庭和无山水的茶庭,正是汲养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18世纪中国古典园林又随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而进入英国,促成了当时英国自然风景式造园中的浪漫主义的出现。在单调,完全是摹仿大自然景观的英国风景园林中大量出现中国的亭、塔、桥、假山等点景物,人们将这园林称之为感伤主义园林或英华式园林。欧洲大陆的风景园是从摹仿英华式园林开始的,结果却带来了园林的根本变革,直接影响到城市园林的面貌,最终奠定了近代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基础。中国古典园林对至世界范围造景艺术的影响可谓至深、至广。

二、中国城市之“痛”

近些年来,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9.2%,1990年上升到47%,预计2000年达到50%。发达国家早在1950年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1950年至1980年间的城市化速度仍较快,1990年发达国家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已达75%。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也正在迅速地走向城市化。据相关统计: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已提高到2006年的43.9%,目前在以每年近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着,计划在2050年将达到72.9%,接近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国内各城市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其竞争焦点表现在各个方面,“高效”促使城市的模样过分“程式化”“模式化”,大有城市“克隆”的劲头,过分密集的高楼,容易使人“迷失”,让人找不到东南西北。可以说“趋同化”已经是继当前中国“泛城市化”建设的又一个可悲又不可逆的文化走向。千百年来风情各异的景象大都不复存在,而经过再造的城市全都是似曾相识,甚至“千人一面”。对于中国这个历史悠久、地域各异的农业文明大国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从生态批评的视野看现代城市化的进程已经让我们失去了太多的东西:失去了自然的根基和自然的庇护、失去了种族的童年和个人的童年、失去了亲情与同情心、失去了诗意和浪漫情调,现代都市加大了贫富悬殊并因此更多地失去社会公平,现代都市让人们增长了欲望却失去了幸福感乃至生存的意义等等。总之,失去的多是属于自然与人性方面的东西。当下“泛城市化”和“趋同化”进程给社会与时代带来的负面效应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与矫正,反而在继续扩大蔓延。北京大学的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博士在他新近出版的一本书中揭示:“中国当代的城市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疾,古今中外未尝有过。它消耗掉世界上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水泥和三分之一以上的钢材”,像“苏杭”这样的“人间天堂”,几乎已经找不到一块完整的土地。西方城市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同样认为:“我觉得中国正在照着西方的已经被证明不好的事情在做”①。可见当下的“泛城市化”“趋同化”不是“社会进步过程中的插曲”,正是“城”长的烦恼,“城市之痛”。

三、今天与传统的对话

当今的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都加大了对城市环境改造和建设的力度,使得当前城市建设及设计事业遇到了前所有的发展机遇。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景观环境建设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正努力地改善着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但是遍地“城市化”“趋同化”就是遗憾之举,是城市病“痛中之痛”。在现代城市里,自然的景观及传统的人文景观正消失殆尽,到处充斥的是人为的、紧张的、冰冷的“面子景观”“垃圾景观”。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不适,开始反思、抛弃、逃离所谓的都市生活。可以说城市病并不仅仅是城市有病,更可怕的是人类患了病。

大千世界应该是千姿百态的,是多维的、流线的、丰富多彩的,看一看我们身边的植物、动物,甚至河流、山脉、鹅卵石等等,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复杂和丰富远远超过我们所能表达的范围。正是自然界的丰富,才滋养并满足了我们各种感官需求。人类对未来的社会、未来的城市必须是多维的,人和建筑会和植物一样需要自由地伸展,自由成长和自由地交往。当下城市景观那种固定的关系、简单化的、平面化的表达方式和建筑空间都令人紧张、窒息。试问,“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古典园林造园思想是否是当下“城市病”的一剂良方?

在“城市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况之下,现在人们开始要求返璞归真,寻根求源。很多城市人都愿意周末到乡下去,吃细粮吃多了开始想吃粗粮,人坐车多了开始强迫自己散步。紧张的都市生活使更多的都市人渴求生活空间与自然的结合,渴望公共空间带来生活的交往、精神的放松和美的景观享受。君不见假日周末中,无论是江南私家园林抑或是避暑山庄类的皇家园林,处处是络绎不绝的人群、热情洋溢的音容?!可游、可居、可赏中国古典园林所创造的平淡天然的居住环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城市山林,正是现代都市人所向往的理想环境。她创造出如画的景观,产生了“ 形外之意、象外之象”的景观意境,并在物质构建中蕴涵了人们的观念、情感和哲理,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她不仅在古代对世界范围的造园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我国现代的城市景观建设同样有着借鉴指导的价值,值得我们研究反思。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典园林以它独特的风姿,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英,显示出华夏民族的“灵气”。从历史上看,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所及,不但达到朝鲜、日本,还远及18世纪的欧洲,西方不只一次的出现过历时甚久的中国园林热。从当今开放的现实看,1980年按苏州网师园“殿春簃”移植的“明轩”,出现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983年,体现了古典园林传统的“芳华园”,在德国幕尼黑国际艺展上荣获园艺建设中央联合大会金质奖章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金奖……这些都显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经久不衰的魅力和再生性的旺盛生命力。另外,在国内,虽然时代和人们的观念已改变了,但今人与之交流中,仍为人们所接受和赞赏,其原因不只是为它的艺术魅力,而且是它具有一种内在的民族心理规定性,因为“积淀在体现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和影响”(李泽厚《美的历程》)。

面对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富而又珍贵的园林遗产,如何借鉴和发扬广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探索中国现代都市山林的建设,从而在新的时代重现“园林之母”的辉煌,这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现存的古典园林之所以可贵,在于它是经过世代扬弃、储存、积淀和拓展了的历史形象,同时又以一种独具的媒介方式传递着传统文化的信息。过去已经消逝了的东西,都可以在现存的形式里直接或间接地得到验证、观照和反思。

四、对今天的启示

通常,人们的看法是将传统与过去划等号,亦即把传统文化看成是一种业已成型的东西。但是,传统文化决不只意味着一种既定的概念,而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这整个时间维度中的一种人类的创造,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虽然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与设计师,总是企图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里程碑,但传统文化还是如影随形,随处可见。因此,可以说,人类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直接或间接地对现代设计产生连带的巨大影响。尤其当代时空观念的改变,即时空的“深度感”和“距离感”日趋衰微,人们在感叹“天下真小”的同时,更加惊叹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不回避古典园林在现代社会的生存面临种种不利条件,但它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以及对地域性景观的认识,有助于现代人对本土景观资源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惟有营造出既符合本土地域景观特征,又满足本地居民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的景观环境,才能使中国现代城市真正走向发展与成熟。

笔者试图运用抽象概括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加以剖析,力求揭示其部分本质特征并彰显其现代意义。虽然这种研究方法难免管中窥豹、有失偏颇,但较于常见的文学化描述方法,无疑更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特质,并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更有借鉴意义:

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自然始终是园林创作的素材,西方传统的规则式园林认为自然是不完美的,必须经过加工才能达到完美的高度,因而强调在景观中人工痕迹的表现。而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西方规则式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在本质上都是以自然作为园林创作的对象和素材,前者力求对自然不完美的地方进行修饰加工,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融。英国自然风景景观和法国英中式园林景观在借鉴中国造园理念时过分凸显了这一方面的特征,因此有些变味。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景观因过份雷同于乡野景观,而法国的英中式园林景观又过于人工做作,反而适得其反。如今,人们认识开始回归传统,逐渐意识到自然的高度是难以逾越的,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现代人忌讳人工堆砌、矫揉造作,然这些恰恰是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常见的弊病。在中西方环境景观发展史上,真正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都是那些朴实无华、简洁肯定与地域景观和历史文脉紧密联系的作品。

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观念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从自然界的主宰转变为一员。过去将自然看作是原材料,现在将自然作为景观设计主体,人的活动也是景观的一部分。曾经高楼大厦被看作是人类对征服自然的炫耀,而荒滩湿地则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衰退。实际上,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迁徙,而其他物种也是如此。在一片荒滩湿地上,自然将运用它的所有能力,使之成为各种物种的竞争之地。在传统景观设计中,自然与人类作用在相互竞争,而真正最好的景观设计应该是减少、甚至没有人类参与而形成的真正的自然场所。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了加速城市化的时代。未来的世界被认为是一个城市的世界,城市将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但是,伴随着的高速城市化是日益严峻的“城市病”现象。城市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冲突最激烈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和挑战。城市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耗竭以及生态破坏等,这些问题会导致城市经济社会功能的衰退和城市环境的恶化,降低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作为人类创造的最重要的人工自然和最主要的聚居地,作为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城市必然要在新自然观的指导下得到改造。由此可见生态城市是人类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是在对工业文明时代城市畸形发展的否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城市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在生态自然观的大环境下,生态城市追求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和谐发展,人类局部利益不能超越人——自然统一体的整体价值。建设生态城市的最终目的是依据生态学原理优化城市内部各系统之间以及城市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生态依存关系,提高城市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低投入、低能耗的前提下依靠科学规划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人——自然系统的整体和谐。1990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山水城市”理论,“山水城市”就是将古典园林和中国山水画、诗词,融合在一起应用到城市景观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现代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山水城市是保护自然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天人合一”是现代山水城市的重要特征和文化内涵。

2.师法自然的设计观:

中国人委婉、含蓄、尚静,这是文化、是传统、是骨子里的东西。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式山水园林,其山水艺术风格形成于魏晋南北朝道家隐逸思想盛行的时期,所以在儒、道、佛三大思想流派中,以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深远,《老子》的“道论”是其思想的根据。“道”的中心思想就是“无为”,即自然由真的意思,“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也就是指一切都取法自然的意思。人们通过接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进而喜爱大自然、摹仿大自然,摹仿自然山水的同时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以山水为园林的基本构架,将对山水的欣赏提高到审美的高度。明代造园大师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即是中国园林的最高境界,正是道家的“师法自然”在造园中的精妙体现,它要求我们要因循事物的自然状况,顺应万物的本性及其内在规律。笔者认为古典园林设计观至少有两点非常值得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学习并传承:第一是效法自然的布局。我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为风尚,有山水者,加以利用,无地利者,常叠山引水。而将厅、堂、亭、榭等建筑与山地树石融为一体,成为天人合一的自然式山水园。当代美国最著名的奥姆斯特德景观规划原则②中首要两点就肯定了我国传统效法自然布局的观念。遗憾的是国内诸多城市景观设计者和决策者无视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缺乏规划知识缺失传统文化自信,一味西化的模范,导致毫无人气、呆板僵化的西化市政广场遍地;第二是因地制宜,尊重现状的处理。自南北朝以来,中国园林即根据南北自然条件的不同各自发挥其胜。至今中国园林还有北方宫苑、江南园林、岭南庭园等不同风格的园林。各个园均有其特色,或以山称著,以水得名;或以花取胜,以竹引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因地制宜就是要求我们了解当地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利用本土的自然资源条件,再现本土自然景观类型。英国《卫报》称:“中国是一个由一千座雷同城市构成的国家”。 的确我们当下几乎国内所有的城市互相抄袭,千城一面!拿塑造城市形象、建立城市标识、宣扬城市品牌的景观雕塑为例,据南京大学教授、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披露,近30年来,全国各地“托起的球”不下100万尊。土耳其诗人希格梅曾有名言云:人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不能忘却的,她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居住城市的面貌。国内城市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城市化的同时,没有因地制宜,缺乏对城市传统文化、肌理文脉的认识研究。

可以说“师法自然”一理明确了我们对待外部世界和生命应持何种态度,也指出了现代城市景观艺术与设计的基本途径。

3.朴素天然的色彩观:

在造园的理念上,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天人合一的境界,要求的是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于是,自然的色彩在整个空间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造园要素主要由山石、水体、植物与建筑构成,在园林的营造中,建筑往往依附于整体景观规划之中,山石的灰或黄,植物的苍翠,水体的淡蓝色,往往是整个园林空间色彩构成的基础,色彩的天然在园林营造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中国的古典园林,依据风格因素的差异,在表现形式上,以北方地区的皇家园林和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最为出名。皇家园林在大范围大尺度的空间中营造,强调真山真水,于是山体的绿色和水体的蓝色,形成了主要的色彩构成,其间有建筑金黄琉璃瓦面和朱红建筑主体的衬托,整个环境大气和谐,彰显皇家气派。江南的私家园林,往往处在高深的院墙的环绕之中,整体空间较小,便在抽象化的构筑之间做文章,对于山川与水体的凝练与概括,整体色彩偏山水本色,朴素、雅致。两者也就分别形成了中国园林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区域色彩风格。就总体而言,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的私家园林风格的景观色彩营造,通常多使用大范围的自然环境本色作为基底,皇家高调私园低调,但色彩都疏朗雅致,朴素天然。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城市景观也被带动而急剧建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色彩应用的杂乱无序,使得城市景观建设既丢失共性又缺乏个性。在景观色彩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国内的研究相对空白,缺乏指导性的原则与法令。同时,由于过多的引进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文化,在某些方面完全舍弃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华理念,由此而产生了没有的地域差异性和民族特色的景观。民族景观文化中的色彩应用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西方现代景观中的应用方式所淹没。在国外的城市与景观建设中,日本在这方面做的较为出色。早在1981年,日本就出台了《城市空间色彩规划》法案,对于城市中的色彩应用,通过立法的形式进行城市规划与景观的设计。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与学科发展环境的状态下,研究与分析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与手法,通过对于中国古典园林中色彩的常用搭配与综合应用的分析,寻找出符合于中华民族景观审美要求的色彩应用形式,是对于当下城市景观建设与发展十分有效的手段。

结语:

城市景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从有机论的观点认知,其成长也如同生物般,带有一定的自我完善属性,这种属性本质上依附于其使用者——人类本身,只有人类建设行为的长期正向回馈,才能将城市景观建设拉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中国城市的发展需要唤起公众的力量,一方面民众和专家学者一起投入到城市建设的监督和实践中,让城市发展少一分浮躁,多一份自然;一方面民众要自觉提升人居环境生态素养,研究利用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人居环境理论的精髓深入运用于实践。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时间维度上的开放系统。我们应该自觉的认识我们今天的责任,表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造力;我们更要超越过去,而不仅仅是模仿,要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鉴,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城市景观新形式。

①出自“城市之困与环境美学”,鲁枢元,艺术百家,2010第6期

②1.保护自然景观,某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加以强调。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规则式(自然式规则)。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出版社,1999

[2]刘晓惠.文心画境: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4]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王福兴.试论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J].中国园林,2004,6:43-44

[6]张缨,张倩.中国传统园林的虚实相生与心物交融[J].装饰,2004,(137):40-41

[7]顾蓓蓓.中国古代园林的美与哲理[J].规划师,2004,20(1):99

[8]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9]宗白华等著.中国园林艺术概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文章编号:1003-9104(2013)04-0001-04

上一篇:家庭伦理叙事中的传统与当代 下一篇:戏曲美学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