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曲新唱”:以当代人的视角阐释巴罗克音乐大师的音乐

时间:2022-05-03 07:52:19

“旧曲新唱”:以当代人的视角阐释巴罗克音乐大师的音乐

摘要:本文作为对《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的书评,对此书的价值,写作方式进行解读和评述。作者认为,此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的学术专著。专著以当代人新的视角全面地对这位巴罗克音乐大师的键盘奏鸣曲进行了梳理、分析、研究、表述。全书内容详实,条理清晰,结构布局合理,尤其是在附录中增添的《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年表》、《D·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主题编序目录》、《按调性排列的科克帕特里克、隆歌编号对照表》等均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最后,作者就当前西方音乐史研究与撰述的现状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巴罗克音乐;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书评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史上,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尤其是音乐风格的变换上,在文艺复兴与古典主义时期之间,体现了承上启下的突出作用。在巴罗克时期音乐家中,以“巴罗克三杰”而著称的是巴赫、享德尔、多梅尼科·斯卡拉蒂(以下简称斯卡拉蒂)。巧的很,这三位伟大的作曲家都出生在1685年,他们在不同的音乐领域都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经典作品,成为人类精神的宝贵财富。三位中的每位作曲家都值得我们很好去研究。最近,我就读到一本研究斯卡拉蒂的专著,书名为《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以下简称《音乐大师》),2007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翻开扉页的作者介绍,方知这是一位女性学者的学术成果。仔细读罢确实受益不少,掩卷回味,感受颇多,随写出了这篇书评,水平高低还请作者于青和各位读者担待。

近年来,在我国己出版的许多西方音乐史的的教材及专著,对于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多有论述,都谈到斯卡拉蒂的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但多属通史著述,加之篇幅限制,只是涉及,而没有进行仔细研究,更没有全面的论述。学术期刊方面有专题研究,多属于“描述、概述”两种类型,没有直接的深度,缺乏全面的广度。①尤其是对斯卡拉蒂奏鸣曲研究,视角比较单一,更缺少对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综合性专题性质研究。而《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一书的出版,在专题研究上,填补了这种空白,正如沈旋、钱亦平二位教授在书面的评语所言:“本书以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奏鸣曲的音乐语言、风格、结构为研究主线,旁及斯卡拉蒂对键盘演奏技巧的拓展等方面。这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研究斯卡拉蒂创作的著作。”

一、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的专著

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被誉为“古奏鸣曲式之父”,为古奏鸣曲式的定型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单乐章古钢琴奏鸣曲,折射出前古典时期奏鸣曲快板乐章的特点,直接影响了海顿古典奏鸣曲式的成型,他为键盘乐器演奏技术上的重要贡献,对后来的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一书的作者,选择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作为研究对象,其无论是对西方音乐史学建设还是对钢琴演奏技术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该书首先简述了斯卡拉蒂的“生平与创作概况”,将其列入第一章。与众不同的是,这是目前我见到的最全的对斯卡拉蒂的介绍。从大量的注释可以推断出,作者查阅了大量的音乐文献,这些文献有中文的也有外文的,这些保证了这部著作的可信度,也体现了一位博士生的专业素养。第二章:“整体风格特征研究”。作者以斯卡拉蒂的555首键盘奏鸣曲作为研究母体,以风格特征为主线,融会贯通进行研究,将其分类,努力地去追溯风格可能的来源及总结风格的特点,将斯卡拉蒂奏鸣曲的风格特征作出了深层意蕴、颇具新意的阐释。第三章:“和声风格研究”。作者着重地对斯卡拉蒂奏鸣曲的和声风格特征及构成特征的手段进行了认真分析,确认了斯卡拉蒂的555首键盘奏鸣曲的和声主要手段是典型的功能和声,在和弦的选择上运用在巴罗克时期具有特色的属七、减七和弦,从而形成自已的独特个性。此外,“短倚音和弦”、“复合和弦”、“双调性”、“转调”等创作手法的大胆运用,也是形成他和声风格的重要特征,在个别手法上突出地表现了他超前性的风格特征。第四章:“即兴性”特征研究。这是斯卡拉蒂在键盘音乐创作中最具特色的手法。通过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作者指出了“这是一种与其他作曲家完全不同的独特创作技巧”②,并引申对“即兴性”的个性特征和时代风格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找出给斯卡拉蒂音乐创作发展带来动力的最重要原因。第五章:“键盘演奏的革新与炫技性风格”。斯卡拉蒂在键盘音乐创作中,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是他对键盘演奏技巧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的555首键盘奏鸣曲演奏技术中,很多都突破了当时巴罗克时期一些创作规则,“以至于人们常常拿他与肖邦做对比”。③这章内容是作者全面研究斯卡拉蒂对键盘技巧的革新与奏鸣曲中的炫技特点后给出的客观、全面的评价。第六章:“结构的自由动态性”。在对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的结构内部、外部分析研究后,作者认为造成斯卡拉蒂自由、幻想性的风格的重要原因,是他创作中采用了结构的自由动态性的创作手段,以此引申说明了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第七章:“曲式结构研究”。斯卡拉蒂的键盘音乐创作处于巴罗克晚期向前古典的过渡时期,他确立的“古奏鸣曲式”的二部框架,对后来的古典奏鸣曲式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章内容是这部专著的重头戏,作者着重研究了斯卡拉蒂在曲式结构方面富有历史意义的探索和创新,公正、客观地评价斯卡拉蒂在奏鸣曲结构方面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结论:全面地阐释了斯卡拉蒂在键盘音乐上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对他的键盘奏鸣曲创作所反映出来的时代性、独特性,进行论证,用充分的论证材料说明了斯卡拉蒂对同代及后世作曲家的创作方向、创作手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他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从理论层面的深层阐释到技术层面的微观探析

这本专著在音乐研究方法论上,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手段。涉及到了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形态学、民族音乐学等诸多学科,通过综合性研究论证了作者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了自已的观点。因此,这是一部学术观点比较新颖独特、学术信息量大、文献资料详实的一部好书。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的出现,其重要意义不仅仅是音乐本身,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价值。因此,作为一类专题研究势必要在深度、广度上下功夫;要作解剖式的而非表层式的分析,要作技术层面的而非描述的研究;这本著作以“不惜篇幅”进行着音乐学式的作品音乐分析,其目的就在于此。

作为专著,《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的特色之一,在于体例安排合理,内容安排得体。通览全书,我觉得作者是按三部分来构思总体框架。第一章“生平和创作概述”作为第一部分,是对斯卡拉蒂的生平与创作介绍。第二部分作者用了六个章节(2-7章)来梳理、分析、研究、推理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可谓是细仔入微,由表及里,这是全书的“重头戏”。

正如所有的学术研究一样,本书的研究也是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在第二章中,作者针对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的风格研究前提、风格分类、风格来源、风格特点等方面的内容,从多个角度对“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形成了多个国家、多个民族的混合音乐风格”④的原因和结果进行了的颇具新意的阐释。在第三章中,就斯卡拉蒂奏鸣曲的和声语言,其中包括:三和弦、七和弦、短倚音和弦、复合和弦及双调性、转调的个性特征、时代风格等进行解剖式的分析。作者多选用实际作品作为论证的依据,让人觉得言之有理。尤其是“斯卡拉蒂对七和弦色彩性的探索使用,己预示并开拓了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色彩和声风格” ⑤的观点具有鲜明独特性。在第四章中,对形成斯卡拉蒂奏鸣曲独特的音乐风格的最重要特色的手法“即兴性”( Vamp)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通过对作品中“即兴性”因素的层层展开,作者认为:“斯卡拉蒂是把‘即兴性’作为自己抒感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作为对比世界里的一个具有强烈戏剧性表现力的手段。” ⑥这为我们在理解斯卡拉蒂奏鸣曲时无型中增添了一把“钥匙”。在第五章中,对斯卡拉蒂在键盘演奏的革新与炫技性风格所做创新,进行了一系列小的专题研究:斯卡拉蒂键盘技巧的渊源、斯卡拉蒂对键盘技巧的拓展、斯卡拉蒂键盘技巧中对乐器音响的模仿等,将现代键盘演奏的一代宗师在键盘演奏技术方面的成就展现出来。其中,重点分析了双手的交叉、远距离的快速跳跃、快速音阶、连续的八度音程的进行、单手三、六度双音的连续进行、同音的重复等技巧,不仅将每种技术手段分析的清晰、透彻,而且做了理论上阐述。在第六章中,作者选用多首实际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与分析后,认为在斯卡拉蒂的作品中存在着“结构的自由动态性”特征。按本人的理解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原则。可能是斯卡拉蒂的奏鸣曲是无标题音乐,在谈到其内容时,因其奏鸣曲内容的不缺定性,所以作者回避了内容与形式问题,不直接说内容决定形式,取而代之是结构的自由动态性。作者是通过从结构的内部、外部组合以及奏鸣曲主题的不确定性、起始、结尾等内部组织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归纳、推理,最终得此认识。在第七章中,着重论述了斯卡拉蒂发展了古二部曲式,开始使古奏鸣曲得到确立,而古奏鸣曲式又是近代成熟奏鸣曲式的雏形,并对后来的古典奏鸣曲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有这一切都是对巴罗克音乐进行的探索、突破和创新。具有戏剧性特征曲式应当说是从斯卡拉蒂古奏鸣曲式开始的,“他确立了古奏鸣曲式的外部结构形式”。⑦作者将音乐学分析方法与音乐技术理论分析有机综合结合起来,由表及里、由微观到宏观、由现象到本质,将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置于当时大文化背景条件下加以研究,既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又能拓宽、延伸音乐分析的学科视角和方法,不知是否是作者当初写作时所想到的?

最后一章“结论”作为第三部分,重点是在第二部分对斯卡拉蒂555首键盘奏鸣曲详细、周密、音乐学式的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了总结性的评价:“在20世纪有三个方面影响到斯卡拉蒂逝世后的声誉,首先是由于西班牙民族主义的复兴,继而掀起了对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作深入研究的热潮;其次是由于斯卡拉蒂当时所使用的羽管键琴,现已在许多西方国家得到了极大的复兴,很多演奏家有机会使用18世纪的羽管键琴来演奏斯卡拉蒂的奏鸣曲,进而对他的创作风格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和理解;最后,是现代学者们从20世纪初开始对斯卡拉蒂的研究作出的杰出贡献,也是影响斯卡拉蒂声誉的一个重要方面。”⑧

三、专著所体现出别具新意的研究理念与

公正评价的认识标准对在西方音乐史上做出重大贡献的作曲家,特别是音乐大师级人物给予公允评价是西方音乐史专业的历史使命。于青这部专著应当说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一书的写作无论是内容选题、写作构想、写作体例、论证方法以及在西方音乐研究史如何规范文献考证、作品编号辩析,都体现出作者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新的观念。所以,这部专著的出版对于拓展西方音乐史学科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价值。本人认为此书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这部书引用了当今世界上对斯卡拉蒂奏鸣曲研究的最新成果,并针对在研究中只注重宏观介绍,忽视微观分析的弊端,采取从微观研究做起,将宏观与微观研究进行有机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手段。

(二)屏弃了写作单向思维的直线式叙事模式,代之的是多向思维和复合思维的分析论述。全书既有史料的系统梳理或考证,又有对作品的详尽分析或风格的历史探究,强调行文的整体逻辑,注重音乐文献的证据性。

(三)作为一项较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此文为博士论文),此专著能够立足于较高学术基点上,即有对前人已有学术研究成果的阐释、修正、补充、完善,又有自已的感悟、体会、研究、实践。试图将本书写成全面涵盖对斯卡拉蒂奏鸣曲研究的成果。

(四)既强调所分析研究的对象在创新方面的贡献,又追溯传统创作风格的历史渊源。无论是艺术观念的阐释或某种思想的陈述,无论是理论框架的构建或意义的论释,都溶入了作者的美学观和价值观。

(五)在写作构想中,此书努力使文本体例与其内容形成相互佐证的关系,使内容和形式得到有机的统一。梳理了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的整体创作,理清了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风格的历史演进。

(六)借用沈旋、钱亦平二位专家评语:“本书在参阅大量文献、大量分析基础上,在风格研究和曲式结构研究方面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相信这部著作对音乐史学和音乐表演艺演领域研究将产生一定的作用”。⑨

四、结语

这本专著在立意、选题上,将“斯卡拉蒂的风格与结构两个层面的梳理与分析,对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结构的形成及表现形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⑩,作为专著的研究目标,体现了音乐文化研究与音乐本体研究并驾齐驱的原则。用当代中国学者的角度对斯卡拉蒂奏鸣曲的创作做了如下评价:“斯卡拉蒂在奏鸣曲的创作上,始终孜孜不倦地探寻新颖的技术手法,用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成就了多彩、神秘、新颖的音响世界,他用自己的创作与创新为西方键盘音乐的发展史书写了新的篇章”。作者以翔实的文献资料线索,将音乐风格研究与音乐分析融会贯通,无论在论及风格的形成,还是在作品的深层意蕴阐释方面,都以新的视角加以审视。用辩证的逻辑思维方式,将斯卡拉蒂奏鸣曲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梳理、研究和分析,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另外,这部专著在全文之后,又增加了七个附录。这七个附录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表现出作者在做学问上所具有的良好文风、学风,为今后对斯卡拉蒂这位作曲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详实依据。当然,任何一部学术著作,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作者在论述斯卡拉蒂奏鸣曲的创作方面,缺横向对比相对较弱一些,如:与同时期巴赫、享德尔、拉莫、库普兰、维瓦尔弟等作曲家创作的相互影响的比较。但这也为今后研究留下了伏笔,相信作者在末来学术研究中会更加严密。总而言之,《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读后使我受益多多,借此推荐给大家。

①于青《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第9页。

②于青《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第106页。

③于青《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第130页。

④于青《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第30页。

⑤于青《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第71页。

⑥于青《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第129页。

⑦于青《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第129页。

⑧于青《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第285页。

⑨于青《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封底

⑩于青《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第273页。

于青《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第279页。

上一篇:书法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下一篇:“趣味”与“情趣”:梁启超朱光潜人生美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