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示范性专业建设中教师队伍建设途径

时间:2022-08-25 03:17:56

浅谈中职示范性专业建设中教师队伍建设途径

摘 要: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本文对中职示范性专业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进行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专业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教育的基石,是灵魂。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办学规模的外延不断扩大,新毕业大学生不断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有些专业教师青黄不接,专业设置很多不能和社会接轨,不能适应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在中职学校中合理安排专业设置、引导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师团队建设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多年来,中职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探索,比如对新教师进行培训,对文化课教师进行转岗培训或从企业聘任技术能手,扩大专业教师队伍等。对于示范性专业建设中的教师团队建设,主要有以下有效可行的途径和策略。

一、师德建设是基础

师德主要包括教师的道德修养、职业情操和品质修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引导教师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精神和人文情怀,实事求是,倾情施教,严谨治学,立德树人,勇于实践,勇于创造。这一目标要与当今形势教育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克服消极、悲观不良情绪,坚定信心,以阳光健康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引进和培养新教师

吸引高校毕业生到中职学校任教,为中职教育注入新鲜血液。这些大学生年轻充满活力、有创新精神,对其进行职业培养和整体规划,加快对新兴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相关专业教师的培训,并设立专项资金。

三、钻研业务是关键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领航人,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充电。学校应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向教师传达新的观念,传达新的信息,引导教师加强学习,如定期召开学科研讨会,搭建互相交流的平台。通过对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使示范性专业教师队伍突出优势,调整知识结构,增强教育底蕴,提高教育质量。

2.加强教学研究和实践探讨

教学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应把自己的一切教学行为都纳入研究的范畴中。在学校日常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案例屡见不鲜。例如在企业经济法教学中,以案例教学法,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分析,既启发了学生分析解决案情的能力,运用了所学的法律法规,又陶冶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情操。在数控、汽车、模具加工技术等专业建设中,为了适应“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经研究和探讨,形成了“做中教、学中做”“理实一体”等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后到实训基地现场进行模拟演示。

3.全力抓好教育科研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教研就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把示范性专业建设中教师队伍工作中的问题专题化、课题化,增强工作的研究性、目的性,并且让一批骨干教师参与到研究中来。这对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4.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安排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专业学习和外出培训,将继续教育成绩作为考核、晋级、聘任、奖励的重要依据。通过继续教育可以提高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水平,将企业和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带回来,为实验实训基地先进设备的应用做好铺垫。

5.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指除了具有教师资格之外还具有其他专业技术职称或行业技能证书的教师。目前,笔者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50%以上,成为示范性专业教师队伍的主力。通过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使他们在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实训以及科研能力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可以充分发挥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

中职示范性专业建设中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中职学校专业建设中需要长期面对和探索的难题。国家重视和加大对中职学校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政策上、资金上全力支持中职学校的发展。各中职院校要以此为契机,因地制宜,因专业而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和途径,不断实践,积累宝贵经验,加快提升教师团队素质的步伐,为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建设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在素质教育的发展道路上,谱写“特色办学,和谐育人”的动人诗篇。

参考文献:

[1]苏志满.准确把握中职示范校建设着力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

[2]姜建华.中职学校兼职教师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1(20).

(作者单位: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

上一篇:北京现代刘智丰:廉价战略走到了头 下一篇:浅谈车工实习中的“明线”与“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