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时间:2022-08-25 03:17:21

人类学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摘 要:民族旅游是一种以民族文化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资源进行的旅游开发。基于人类学基本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取得的文化研究成果对民族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人类学的文化研究、文化变迁理论、田野调查等方法、民族平等观念等方面阐述人类学研究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关键词:人类学;民族旅游;开发;作用;文化研究;文化变迁;民族平等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3-0059-06The Function of

Anthropology for the Ethnic Tourism Development

CHEN Xing-gui

(Ethnology Department of Chongqing,Three Gorges College,Wanzhou,Chongqing, 404000,China)Abstract:Ethnic tourism is a tourism development, which makes national culture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 resources. The researched results of the nationality culture which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anthropology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thnic touris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elaborate The function of Anthropology to the ethnic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the cultural anthropology, cultural change theory, field surveys and other methods,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equality.

Key words:Anthropology;Ethnic tourism; Development; Function;Cultural research;Cultural change; Nationality equality

民族旅游作为一种以民族文化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资源进行的旅游开发,是一种有别于普通旅游的新型旅游方式。在其开发过程中不仅要遵循一般旅游开发的原则,同时还应遵循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民族旅游的开发离不开对民族文化的深入认识和把握。人类学以人及其文化研究为宗旨,尤其关注于落后民族,在中国主要指少数民族的文化研究。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具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为发展民族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民族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它以民族文化为主要的旅游资源,而民族文化在中国的人类学研究中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民族文化这一特殊的课题成为民族旅游和人类学研究共同关注的对象,也成为沟通两者之间的重要桥梁。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来看,人类学的研究对于民族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人类学关于文化研究的理论,为民族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民族旅游开发是一项有别于普通旅游开发的新型旅游方式。它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及其所赖于存在的社会文化环境基础上的旅游开发模式。一项成功的民族旅游开发不仅要遵循一般旅游开发的规律,更要符合民族及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发展的基础。民族旅游开发的最终目的在于将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体验和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以此达到休闲和娱乐的目的。旅游开发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分析,评价资源的可开发价值及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再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开发。当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分析、评价,掌握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是民族旅游开发的首要工作。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只有掌握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才能对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确定开发的途径和模式。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民族成分众多,各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差异极大,这给民族旅游开发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因此,对民族文化有一个全面深刻的把握成为民族旅游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

人类学致力于文化的研究,尤其热衷于异文化的研究,在中国则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为我们认识和把握民族文化的特点及其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可以分为“显在文化”和“隐性文化”,“显在文化”即显露在外、与特定物质关系紧密相连、有明确物质形态与之对应、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文化,如实物、住房、服饰、交通设施、生产工具、寺院、语言、文字、风俗等。而由知识、态度、价值观等构成的所谓“隐性文化”,主要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不以特定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不容易被人们感知,就不适合开发成旅游对象,也不能开发成旅游产品,否则将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极大的破坏。[1](P140)当我们认识到文化的基本特征后,就会懂得在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哪些文化要素可以作为旅游对象或旅游产品开发。一般来讲,一个民族中的“显在文化”是可以作为民族旅游项目进行开发的,因为外显的物质文化的可变性较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加工而成为优质的旅游资源,而这些物质文化的变迁对一个民族本质的影响不会太明显。而隐性文化则不一样,它有着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往往对人们的影响也是最为深刻的,因此,这些文化是不能轻易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

人类学家关于人类文化的许多知识对于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旅游管理、导游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古典进化论关于人类社会都是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观点,有助于相对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旅游者正确理解其他国家或民族的奇风异俗。人类学中关于万物有灵论、图腾崇拜等宗教理论观点有助于旅游者或旅游从业人员客观、正确的认识在一些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原始信仰习俗。文化残余理论有助于理解产生于古代、在现代生活中已失去明显功能却仍然盛行的民俗现象如佤族、景颇族、阿昌等民族中存在的“抢亲”习俗的起源、特征等内容。婚姻家庭、亲属制度的理论有助于认识诸如摩梭人的“走婚”习俗,佤族、怒族、傣族、彝族等民族中存在的一些特殊亲属称谓方式的起源、内涵。结构功能论认为民族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网络,能有效维护民族的生存发展,但能否有效维护旅游部门的利益,则需要具体分析。如何既有利于旅游业,又不和民族利益发生冲突,这也需要借助结构功能理论的指导。结构功能论认为文化的组成因素构成一个严密的网络,不能随便触动,以免破坏该民族社会的平衡。因此对民族文化的某些因子进行开发,利于旅游,首先要严格论证怎样开发才不致引起社会的失衡,从而有利于当地社会和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新进化论一般进化、特殊进化理论,可把各种文化、各种民族或族群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如采集、狩猎畜牧、农耕工业、后工业经济类型等。还可根据文化生态学理论把各种文化划分成不同样式,如森林文化、草原文化、山地文化、高原文化、沙漠文化、滨海文化等。这种类型的划分,有助于旅游部门从宏观上把握各种相关文化的总体特征。在对某种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时,可帮助旅游部门最快地抓住该文化的本质特征,按照不同时期不同身份游客的需求及时把新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根据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各种类型的文化都是和一定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当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文化为响应这种变化,就会发生行为上的调整,也就是文化适应。而文化的某些方面发生了调整反应,由于文化具有整合性,其他部分也会随之进行调整,以达到新的平衡。这就发生了文化变迁。美国心理学派对人类群体心理的研究,文化模式、民族性的总结,为旅游工作者把握旅游景区居民以及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民族、语言、文化、宗教背景的游客总体心理特征规律,恰当处理旅游从业人员、游客和景区居民三者之间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和参考。[2](p21-24)

二、人类学关于文化变迁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客观的审视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的影响

人类学中关于民族文化变迁的理论及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重视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辨证的看待民族旅游的利弊;客观审视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关系、族群关系等方面的变化,以便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和民族关系。

关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是人类学参与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民族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对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日益受到人类学者的关注。旅游人类学者提出了许多有助于我们客观审视旅游活动对民族地区的影响的观点。随着旅游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地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旅游人类学的兴起更加关注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给旅游地的居民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从多方面揭示了旅游引发社会文化变迁的原因、本质,这有助于规划者更准确地预测某一旅游规划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在这些研究的促成下,旅游开发影响的预测监测等被正式纳入旅游规划内容,社区参与、社会文化承载力也成为旅游规划、开发时必须考虑的问题。许多人类学家借助于人类学关于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也参与到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的研究中,人类学者可以以其过去四十年研究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理论预测、调控旅游开发给目的地带来的影响,并提供减轻、避免影响的方法。这对文化旅游的规划来说更有价值,因为保护那些吸引游客的社会文化事项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显然是特别重要的。

人类学中关于变迁的理论对不同民族发生接触,导致的文化影响、结合、替代、同化、融合等文化涵化现象进行的研究,给旅游开发、规划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提醒他们注意到当游客和旅游景区居民接触时,相互之间以及两者和旅游从业人员之间的角色互动可能产生的文化影响,以及带来的文化汉化现象,在发展旅游事业同时,要高度重视景区民族生态环境的保护、文化遗产的保存、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保证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的发生是对诸如环境、外敌入侵或在文化内行为和价值观的改变等事件的反应”,“虽然文化必须有某种灵活性以保持适应,但是文化变迁也可能引起意料不到的而且经常是灾难性的后果”。[3](P53)旅游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消遣方式,一个具有特色的旅游地往往成为人们竞相前往参观、访问、游览的重要目的地,在此过程中有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人参与其中,这种多元化的游客背景给旅游目的的社会、文化、自然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游客与东道主、旅游从业人员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游客、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价值观以及各种与目的地文化有极大反差的文化要素在潜移默化中被输入,并慢慢的被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所接受,并逐渐被这些人实践着。于是,随着旅游的深度开发,旅游目的地在旅游活动中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迁,如传统文化被庸俗化、商品化、当地居民传统价值观的变化、民族特色的文化要素被打上现代化的气息、传统的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等等。这种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必然的。面对这种变迁的必然性,作为民族旅游开发人员和东道主来说是必须正视的问题,因为这种变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民族特色的弱化和消失,将直接对民族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民族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并影响着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等方法,能够为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提供条件

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石,通过详实、深入的田野调查,文化人类学能够形成对某一民族的真实详实的民族志成果。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要求研究者深入某一地区进行长期、细致的考察,通过本人的看、听、问、记录等获取大量一手资料,其核心是参与观察,即参与被研究对象的活动,学习他们的语言,观察他们的言行,试着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思想。通过一定时间的共同生活和深入访谈可以使规划者跳出原有的文化世界,更好地了解当地居民的态度、愿望,洞察当地文化特征、社会状况,从而明确规划的重点、难点,确定旅游开发的项目,制定更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可以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显在文化和隐性文化,明白哪些文化要素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所在,是不能随便进行开发的,明白哪些文化即使在表现形式上发生改变也不会对民族内在特征产生影响。

目前,在制定规划前进行一定时间的田野调查工作,已经成为国内外规划者普遍遵循的程序。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田野调查方法还可以与旅游规划者常用的社会调查方法相结合,例如,在设计调查问卷之前,深入到当地社会中了解详细情况,可以保证设计的问卷涵盖面更全、问题更切合当地实际,从而提高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田野调查方法还可以解释问卷调查等定量研究的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者虽然可以知道目的地居民的一些表面上的数据,很难得到更多的信息。如旅游目的地居民中哪些人有不满情绪?为什么不满?如何消解不满等更深入的问题。奥恩格也指出参与观察和社会调查方法结合,可以以民族志研究的洞察力为定量研究的结果提供更丰富,更有力的解释。[4]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综合使用参与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可以深入说明游客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为什么等问题,从而帮助旅游开发者如何根据游客体验设计旅游项目,说明游客体验和群体动力等很难量化的感觉问题,单一的问卷调查方法显然不能说明这些更为微妙的心理体验。旅游规划者可以根据游客的心理需求设计、调整或规划更好的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人类学倡导的主位与客位研究方法可帮助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更好地了解景区原住民的生活方式,深刻理解其文化、习俗的本质和精华,得到更多收获。并能使游客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景区居民向抱着平等、尊重的态度转变,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间的理解和友谊。人类学田野工作中收集的大量非行为资料,如工具、武器、生活、用具、服装、装饰品、工艺品等,作为民俗博物馆的展品,也是民族旅游、文化旅游的资源,从事旅游开发时,可以借用人类学调查的方法收集各种民族实物资料以供应用,丰富的民族实物材料,为民族旅游项目的多样化开发提供了基本的素材。人类学家从事调查和记录时,严格遵循的真实性原则,可以指导旅游开发、规划人员在进行旅游产品设计时,要避免制造假文化、假民俗,避免以讹传讹,谬种流传,破坏民族传统,伤害民族感情。当然在开发民族旅游商品时,可以在不破坏真实性的前提下有分寸地予以提高。同时人类学家建立在对各种文化现象深度描绘的基础上而作出的对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阐释,有助于游客详实的了解民族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加深认识,更好的接受民族文化的洗礼,同时也能够为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人员在旅游经营中更好的做好宣传、导游工作。

四、人类学倡导的民族平等观念,有助于民族旅游开发中协调各民族的利益关系,搞好民族旅游的宏观管理

民族旅游开发往往不是某一民族文化的单独开发,也不是某一民族聚居地区的独立开发,它往往涉及到多个民族和多个区域。这样一来,就存在着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多民族文化资源的共享、配置及其利益的分配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目前一些民族旅游开发较好的地区如云南丽江、大理、西双版纳等地,这些地区往往都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多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旅游开发往往存在一种倾向就是注重主体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如云南丽江主要以纳西族为主、大理以白族为主、西双版纳以傣族为主。在这种开发模式的主导下,多民族聚居地区的主体民族自然成为重点发展的民族,其民族文化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彰显,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之其他民族也处于较高地位。这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对其他民族的优势力量。这种社会经济上的优势在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就表现为一种主体民族的优越感,对其他民族产生一种鄙视或排斥的心理。旅游从业人员、外来游客的对非主体民族的偏见会进一步强化这种民族心理。与之相反的则是作为非主体民族的民族由于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自己民族的文化资源未能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利益,导致其在此地区的社会经济地位处于相对弱势,并最终产生一种民族自卑感,对主体民族产生另一种形式的民族偏见。这种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之间的差距往往对旅游从业人员、游客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加剧两者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的长期存在对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如何有效的避免两者的对立,协调两者的关系,成为民族旅游开发取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

人类学自产生以来,在对异民族、异文化的长期研究过程中,站在全人类文化的高度,对各种形态下的文化存在和表现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了以文化相对论为代表的民族平等观念。根据美国历史学派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各民族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各种文化对于该民族地生存发展来说都是有价值的;要评价某种民族文化的价值,不能按照自己民族的标准,而要站在该民族的立场上,用该民族的价值观去理解。如果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开发商、旅游地居民)具有这种观念,对宣传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显然是有利的。在旅游开发、规划和产品设计上,也应具有这样的观念,有意识地尽量向游客展示能说明旅游地民族文化价值的内容,使游客在休闲和娱乐中获得正确的民族知识,不知不觉地转换了评价文化地价值观,提高了对异类文化的鉴赏能力,了解当地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增进对当地民族的尊重、热爱,从而加强民族间的友好感情,也激发了当地民族的自豪感,更加注重保护和发展特有的民族文化,在旅游接待中发挥更大积极性,使旅游工作质量和效益达到最高的水平。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旅游开发者应全面的了解旅游地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都作为旅游开发的对象,在经济利益分配中要照顾到各个民族的实际利益。将非主体民族的文化也纳入到旅游开发的对象中,并适当开发一些项目,这对旅游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能够为民族旅游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是民族旅游更具有吸引力,以保证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五、人类学对人类行为的丰富知识有助于协调民族旅游开发中的各种关系

旅游开发往往涉及到多种社会关系。游客与东道主、游客与旅游从业人员、旅游从业人员与东道主、游客与游客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几种关系,这几种关系在旅游开发中贯穿于整个旅游过程的。任何一个关系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旅游过程的不顺利和失败。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应高度重视这些关系,并协调好这些关系。民族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方式,同样也具有这几种关系,但是民族旅游作为一种有别于普通旅游的旅游方式,这几种关系的表现及其内容具有明显的有别于其他旅游方式中的特点。这种关系的特殊性源于民族旅游是一种“异文化旅游”,“一种建立在不同文化背景基础上的旅游”,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在旅游活动中往往涉及到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他们各自都有一套自身的文化体系和思维模式。这些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在一起,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流障碍,甚至冲突、误解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旅游从业人员、游客、东道主掌握和了解相关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对方的意图,便于相互之间的交流,减少不必要的误会。

人类学作为一门研究人及其自身的学科。它对文化及人类行为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行为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决定了人们的行为。在每一种特定文化背景下生存的人们,都会形成一套有别于其他文化的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每一种人类行为其所反应出来的意义对生活于同一种文化模式中的人来说,是一种心知肚明、约定俗成的,相互之间都能够理解,但对于不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来说,这种行为的深刻意义就是很难理解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在现实的活动中可能就会产生误解,甚至引起冲突。因此作为参与具有多种文化场景的民族旅游活动的人来说,熟悉和了解相应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行为的深刻意义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旅游开发商而言,熟悉各民族或各文化背景下的人类学行为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确定旅游开发项目、懂得各民族的禁忌和日常行为的特点,以确定既有民族特色,又不触犯民族感情的旅游项目,同时也能够让旅游开发商能够更好的与民族旅游地居民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得到民众的支持;对旅游从业人员来说,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做好旅游接待工作,为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能够有效的沟通与旅游目的地居民地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对于东道主来说,多了解其他一些民族或异文化的知识,能够更好的根据游客的特点,提供恰到好处的服务,既能充分展示自身的文化魅力,又能很好的避免由于文化隔阂所产生的误解;对于游客来说,了解更多的民族知识或异文化知识,一方面既可以改变我们对民族文化的陌生和误解,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我们在现实旅游活动中,与其他游客建立良好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纷争。

参考文献:[1]潘盛之:旅游民族学,贵阳

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2]高路加:中国旅游人类学纲要

广东旅游出版社 广州 2004.11

[3]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 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宗晓莲,甘万莲:文化人类学与旅游规划,思想战线,昆明

2003年第3期。

[5]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

[6]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上一篇: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 下一篇: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