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拍”追彗尾

时间:2022-07-22 03:17:18

古往今来,人们对彗星的模样已经熟悉了,它身体后面常常拖着彗尾。但是,彗星本身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可一直是个未解之谜呀!大家想想,彗星离地球那么远,又飞得那么快,它可不像一只家雀可以被逮住,然后送到实验室解剖一下。

但人类的使命就是探索和创新!有一个国家,凭借强大的航天实力,还真想出一个高招,那就是非要在彗星身上取样不可。这个国家就是美国。这项任务被命名为“星尘计划”。意图选择一颗彗星作为目标,发射一个探测器追上它,用自身携带的特殊装置,搜集彗星尾巴中的颗粒物质,然后再返回地球。

这项计划可真是大胆啊!好比是拿着几亿美元下赌注。你想,去一个来回要好几年,中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前功尽弃。困难自是不必说,那肯定是大大滴,但是这里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用什么东西去搜集彗星颗粒?后来经过冥思苦想,美国用了一个像“苍蝇拍”似的东西(如图),巧妙地把问题解决了。

想出这个绝招的人就是他――美国航天局华裔科学家邹哲先生。不过呢,让邹哲也很费脑筋的是,用什么样的特殊物质来填充“苍蝇拍”上的这些小格子呢?这种物质必须满足极其特殊的要求。后来还真找到了,就是气凝胶。我想大家可能头一次听说这玩意儿。因为它实在太特别了,号称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又被称作“凝固的烟”。为什么选择了这么个东西来填充苍蝇拍中的空格呢,因为它必须有吸附性,能把彗星颗粒粘住,但是又不能怕热,零上几百度高温不能融化;也不能怕冷,零下一二百度还不能冻住变硬,还有,它本身还不能与所粘颗粒发生任何反应,必须保证彗星颗粒的原始特性。哎呀,说了一大堆,听起来真够难的。那到底成功没有呢?实际上成功了,在太空飞行6年之后,“星尘计划”探测器上的“苍蝇拍”装置,在追上彗星完成任务后顺利返回到地球,带回了数10颗黑色的彗星颗粒,为人类探索彗星之谜立下了汗马功劳,邹哲先生也曾回中国做学术报告,他形象地做过比喻:在“苍蝇拍”上搜集到的彗星颗粒,好比是在足球场上找到40多个小蚂蚁!难度可想而知。

我们《小雪花》的小读者也要有一颗探索科学的勇敢的心,将来用自己的学术成功到世界各地演讲,刘老师期待着那一天。

上一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培养学习兴趣 提升钳工实习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