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信息技术之力提高小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8-25 12:58:54

巧借信息技术之力提高小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探究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搞好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着实验前老师的演示学生观察不清,实验结束时的数据处理低效,实验过程得不到保留,不能再现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信息技术的形象、生动、数据处理高效等特点,把两者进行有效整合,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探究有价值的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实验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科学实验 数据处理 有效性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科学课注重的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主动、直观地获取科学知识。所以绝大部分的科学课上都要进行实验教学。然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对文字、语言等抽象的形式较没兴趣,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较弱。针对这一特点,巧助信息技术中的动画技术和无线发射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巧借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交互技术巩固课堂难点,巧借信息技术中的摄像技术再现实验过程,巧借信息技术中的电子表格技术有效处理实验数据。下面就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做以下探讨:

一、巧借动画技术和无线发射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难点不突破,学习不仅不能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标,而且会影响学习信心,降低学习热情。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技术和无线发射技术,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可以呈现肉眼所无法观测到的现象。在这种情境下所突破的教学难点,可以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案例:《日食和月食》一课,学生对于日食、月食的发生原因及变化过程很难理解。利用一个名为“地月系统运行仪”的教具,由会转动的平台和几个天体模型组成,通过不同天体的组合,可以形象地演示五、六年级宇宙单元的十多个实验。特别巧妙的是,在地球仪上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和无线发射装置,通过这两个装置,可以把观察到的现象发射到上课所用的大屏幕上。这样可以使全体学生同时看到从地球角度所观察到的天体运动现象。通过这套装置,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楚这些宇宙现象,并且加深对形成原因的理解。

二、巧借多媒体交互技术巩固课堂难点

教学的难点在课堂上要进行及时的巩固,但是这个巩固靠单纯得重复记忆效果并不明显。这里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计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比如《测量水的温度》这一课,可以把温度计使用的五个要点设计成一个FLASH闯关游戏。整个游戏界面美观,还配有动听的音乐,寓教于乐,操作简便,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精神。小朋友们在好胜心的驱动下,都积极参与游戏,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不知不觉掌握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巩固了温度计的读数,为后面的实验操作打下了坚实地基础。

三、巧借摄像技术再现实验过程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有许多的对比实验,如果让学生逐一完成所有的对比实验,显然是不现实的。演示前,先引导学生分析课题并确定实验方法,强调相同条件,突出对比因素,初步明确对比实验的原则和方法。接下来的时间,可由学生分组选择感兴趣的实验,进行设计并实施。即让学生去分析、确定新的对比因素,然后再分析其它可能有影响的因素,从而设计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最后通过实验自己得出因果关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肯定会存在各种问题,同时也会有很多闪光点,为了方便小结时分析,可借助摄像技术,把每个小组的实验过程给拍下来。等实验结束时,就可以把再现的实验过程,进行形象的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四、巧借电子表格技术有效处理实验数据

每一个实验单元都离不开实验数据的记录,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及时记录下自己小组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后,教师的常规做法就是将学生的数据反馈上来,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去发现其中包含的科学规律。但对于一些实验数据较多的实验,学生面对黑板上的一大堆数据,会感到非常茫然,不能从数据的分析中得出实验结果,这时老师借用工具,对数据的巧妙处理显得非常关键。

比如《磁铁的两极》一课,比较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每个小组分别在磁铁的五个点上挂回形针,记录磁铁不同的位置上所能挂回形针的最大数量。为了得出更准确的结论,把全班的数据都统一汇总到EXCEL表中,利用AVERAGE函数来求出每个小组三次实验的平均值。而且EXCEL里的公式可以复制,虽然有十二个小组的数据,用一分钟就能搞定。另外,借助EXCEL中的图表功能,把每个小组所测数据的平均值,绘成一个折线图,展示给同学们看,同学们就很容易推理出结论。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实验的联姻,所起到的是“1+1远远大于2”的效果,不仅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广阔的活动天地,还能促进教学改革的纵向深化。只要合理的运用,就能更好的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现代信息技术[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马宁&余胜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中国电化教育,2002.

[3]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

[4]徐敏. 浅谈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实证意识培养. 上海教育科研,2009(04).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下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下一篇:新课改农村美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