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文化说到大文化概念

时间:2022-08-25 12:01:54

从企业文化说到大文化概念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是基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则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并反过来给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反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惟有如此才能逐步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主义制度立于不败之地。与此同时,发展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制度下进行的,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政治对经济的巨大作用。因此,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不仅要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而且要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根本目的在党的基本路线中表述得十分清楚: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相对而言,分别代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或者说三个层面。这里,这个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概念,显然是指作为观念形态(即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这一文化概念与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概念是一致的,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的。这样,它只是一个“中”文化概念,而非“大”文化概念或“小”文化概念。“大”文化概念一般包括物质(或器具)文化、制度文化(各种管理制度等)和观念(或精神,包含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小”文化概念则指的是文化娱乐活动、文化设施建设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作如下概括: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或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只有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业。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搞得如何,直接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具有战略的地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政治建设,还是经济建设或者文化建设,千万不能忘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个前提,这个定语。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科学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一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从反面的事实和教训中,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乃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历史性潮流。经济领域、经济活动、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力”的地位和作用,正以强劲的势头表现在世人的面前。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协调演进和交相辉映,从无可辩驳的实践上向人们昭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也是“生产力”,也是推动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力量源”。

人类的整个文化可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体现的是人类实践能力的标志,而精神文化体现的则是人类思维能力的标志。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当中,人以及由人组成的群体是主体(当然,同时时也是客体的一部分)。而人作为主体,又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的力量使对象化的世界成为真正属于人的世界。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的整个文化建设,都是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与人的建设更为密切,息息相关。换句话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实质上是一种人的主体性建设,是一种人的素质建设。

上一篇:历史考察下清初社会满汉异质文化整合 下一篇:不翼而飞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