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08-24 09:46:31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本文研究的是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文章从建构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高校体育教学设计改革以及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对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探讨了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够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教学改革;体育;高校;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230-01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强调主观与客观的之间的有机结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是自己建构得到的,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些观点对于现代教育教学有着诸多的启发,对学校体育教学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而且近些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建构主义理念也开始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之中,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诸多环节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就针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建构主义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是高校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一种呈现方式,通常来说,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囊括了相对稳定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系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主要涉及了教学模式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教学模式所能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操作程序以及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五个方面的因素。而与建构主义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根据建构主义视域下的体育教学机制和体育教学策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要在建构主义视域下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真正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问题,通常来说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如果教学内容主要是体育知识或是运动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的自然学特征非常明显,此时就可以采用支架式的教学模式。而如果所要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以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为主的话,那么就可以采用随机访问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教学模式应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其次,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本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了掌握某项体育技能,那么就可以选择技能掌握式的教学模式。而如果本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了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或者是学习主动性,那么就可以选择小群体学习式的教学模式;最后,还可以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对于集体性较强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学来说,任课教师就可以采用合作式教学的方式,而对于突出个人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学来说,任课教师则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模式。

二、建构主义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改革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过程中,任课教师往往过分关注自身主导作用的发挥,而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设计中的体现,以致于不自觉的就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而建构主义强调“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理念,在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体育设计可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一是,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设计;二是,高校体育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其中,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设计主要指的是设计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体育知识、自主构建体育技能的良好的环境,环境作为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外部因素之一,对教学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建构主义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就十分重视教学环境的设计。

而在建构主义视域下进行高校体育设计改革,除了要重视上文所述的体育教学环境的设计之外,还要重视高校体育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自主学习策略作为建构主义视域下教学设计的核心点所在,必须要通过科学的学习策略来激发学生去积极、主动的构建知识的意义。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设计改革中,常用的自主学习策略主要有:随即进入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等等。但是无论是哪种自主学习策略,其关键均在于能否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构建,也就是说是否符合构建主义的理念。

三、建构主义视域下的体育教学评价改革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这一点对于高校体育教育来说也不例外。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和考试成绩。而与此相对应的,建构主义视域下的体育教学评价改革,就是为了实现高校体育教学育人的目的,倡导的就是目标自由的评价方式,并尽可能的避免根据特殊的目标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误差和偏见。

具体来说,基于建构主义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活动在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考虑体育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情境性。不但要采用量化的评价方式,同时还要融入质性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用多元化的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才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自我发展。除此之外,由于高校体育教学是一种目标指向性的活动,因此,在开展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评价的重点不应仅仅放在最终的结果上,而应放在具体的教学的过程上,也就是说,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价的方式,融入过程性的评价方式,构建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方式,让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成为促进学生进行构建性学习的有效手段。

另外,具体到具体的评价活动和评价标准时,对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分析还可以发现,在利用构建主义理论来指导教学评价工作时,主要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注意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了体育运动,是否得到了锻炼;其次,要注意考察体育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再次,要注意考察学生所进行的体育锻炼的内容、开展体育活动和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等方面是否能够有的有效的保障;第四,要注意考察学生对于体育健康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水平;第五,要注意考察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个人能力是否在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发展;最后,还要注意考察学生是否在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情感体验。然而以上内容,只是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活动诸多方面的一个概括和总结,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和量化,但是只要能根据以上几个大的方面来改革完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活动,肯定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成效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姜华,杜洋,逄涛.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S1).

[2]王林.建构主义观与自组织观的有机融合——构建高校自组织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2).

[3]项立敏.近现代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演变的社会学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06).

[4]谭敬德,陈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论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5(06).

上一篇:地域文化下的城市景观设计研究 下一篇:让游戏引领幼儿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