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植物生态学理念在居住区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4 08:45:16

浅谈植物生态学理念在居住区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提要:

本文介绍了植物生态学理念的基本内涵,简单分析了当前植物景观营造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问题,并重点阐述了植物生态学理念在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植物生态学,植物造景,居住区,生态本位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lant ecology, simple, analyzes the current pla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som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problems, and focuses on plant ecology concept in residential plant sceneries of the basic method.

Keywords: plant ecology, plant scenery, residential areas, ecological standard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因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生态失衡现象却比比皆是。面对这些现象,人们开始关注事情发生的根源,关注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逐渐的,人们的思路开始回归本位,生态理念就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理念之一,生态型居住区也成为了人们追求的居住目标之一。在城市居住区营造过程中,融入生态理念已经成为必然。而居住区的生态化建设,最重要的一环是植物景观的营造,怎样将植物生态学理念融入到居住区植物造景中,营造出自然生态、又符合人文美学的植物景观,就成为景观设计师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植物生态学的概念和涵义

1、植物生态学的概念

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植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群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植物的作用。

2、植物生态学的涵义

植物生态学的基本涵义是利用植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揭示植物和环境之间正常的或失常的关系,掌握自然规律,以便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和保护环境。使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达到最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景观设计者来说,掌握植物生态学知识,充分利用植物生态学原理来指导设计,这样才能使景观设计在符合美学的同时,又符合科学性。

二、当前我国植物景观营造中的问题分析

1、强调植物观赏特性,弱化其生态习性。植物景观营造理念未结合生态理念,过分强调植物在环境中的点缀与美化作用,对于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适应性、生态习性以及生态功能不够重视。

2、强调景观设计造景理念,忽视植物生长所需生态环境。未考虑生态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光照、土壤、水分等因子,对植物的生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在实际案例中我们经常看到有:喜阳植物种植于大乔木下;喜肥植物种植于瘠薄的土壤中;不耐水湿植物种植于可能被水淹没的区域,从而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3、以营建生态为名,破坏原生态。在景观工程建设中,相当多的景观工程存在着快速见效的思想,这样就使得在景观设计中出现大量的大树移植、大批量、高密度种植现象,希望能够打造当年种植当年见效的人为景观。这样就违背了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既破坏了植物原生长地的环境,又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浪费。

三、植物景观营造的生态性原则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离开了植物,景观中的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景观营造中的生态理念的核心内容就是植物景观营造,而植物景观营造的核心生态理念,则是植物生态学原理。

在植物景观营造的过程中,要想达到令人满意的生态效应,需按照植物生态学理念进行植物配置,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植物种群的选择上,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环境因素,考虑不同种类和不同特性的植物群落组合,在增加景观绿量的基础上优化生态效益。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应重点选择本地的植物,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充满个性的乡土风味的绿色景观,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的外来种进行点缀。在植物的选择过程中,应该优先选择阔叶乔木或者叶片相对较大的灌木和草本植物,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景观的生态效应。在水源不足的地方,还需考虑耐旱的植物,在构建独特景观的基础上节约水源。

三、植物生态理念在造景中的应用

1、适地适种,以本土植物为主

在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在植物品种多样化的前提下,应该优先选择本土植物。由于本土植物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在本土留下来的适应性最强的植物,这些植物与本地其他生物最容易形成具有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另外,外来植物品种的引入会打破原来的生态平衡,然后再重新构建新的生态平衡,构建的过程不但是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还会影响到本土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发展,甚至造成某些物种灭绝。其次,使用本土物种,可以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植物景观。在景观设计中大量使用本土植物,可以快速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植物群落,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绿色景观。本土植物是本地生长的植物,无论是在种源、运输距离、成活率上,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从而避免因长途运输导致较低的成活率而引发的浪费现象。

2、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

在植物景观营造中,不单单是要提高居住区的绿地率,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植物的叶面积指数,增加居住区的绿量,从而大大提高景观的生态效应。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要严格遵循植物生态理念,对植物采取生态位互补以及互惠互生的科学配置方法,进行生态植物群落的设计。从而打造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物种丰富、系统稳定的植物群落,促进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发展。为了避免因使用大量化学肥料引发的环境污染,在植物的选择上要尽可能选择和固氮微生物存在共生关系的植物,这样不但可以保证环境不受污染,维持生态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3、利用植物特性营造小环境

创建生态型居住环境是人们身心健康的要求,一个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居住环境内度过的,居住环境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营造生态型居住环境时,除按照上述内容进行设计外,还要针对周边环境如交通量大、环境污染强的环境特点营造植物景观,选择具有抗污染、强滞尘、降噪声的绿色植物,吸收大量的外界污染物、粉尘以及噪声,降低对人体的伤害,创造景色宜人的优雅人居环境。特别是在居住区与市政道路之间可设置绿色隔离带,利用植物的特性,营造带状植物景观,并围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小环境植物景观。

在植物景观营造的过程中,设计师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植物生态群落的设计,将共生、竞争、生态循环等原理应用在植物景观营造之中,巧妙的将具有多种作用的植物进行组合,打造一个个微型生态环境,并将每一个微型生态环境进行沟通和组合,从而打造出具有综合能力的生态系统。

4、植物生化作用的运用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同物种能散发不同的物质,这些物质有些对人体有益,如芳香类植物所散发的香味,某些针叶类植物所散发的植物精气。进行植物景观营造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人的生活环境更加的舒适,人们的主观感受是整个植物景观营造的最根本出发点之一。为此,在进行植物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坚持“生态本位”的营造理念,并将“生态本位”的营造理念贯穿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之中,打造出绿色保健型的居住环境,从而满足人们休闲、观赏、保健、养生的需要。在植物景观营造的过程中,使用各种类型的植物,了解其生化特性,不但可以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居住环境,而且还可以充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的生活充满意蕴,达到“天人合一”的自然状态,从而不断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来自于生活、社会、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得到了全部释放。同时,绿色植物所产生的负离子以及各种植物精气可以使人们感到身心舒畅,还提高了免疫力。数字表明,在绿色生态环境中,人们的身体温度会比平时低1—2摄氏度,脉搏次数也会每分钟减少5—9次,此时,人们均匀呼吸,心情舒缓,自然减轻了心脏等内部器官的负担。

四、小结

植物生态学理念在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人类的居住环境,而且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在植物生态学理念应用在景观营造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关于实践方面的问题,如系统最终是否达到人们所设想的那样平衡等,这些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答案,也值得我们目前继续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建国 王兴平.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新型城市化下的趋势.城市规划.2011.02

2、夏圆圆 徐聪 吴丁杰.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理念浅析.大众科学.2007.04

3、李芳.生态理念下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2009年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项文梅.生态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代园艺.2011.20

5、郭泉林.浅探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与手法.山西建筑.2008.06

第一作者:李功伟,湖南景然园林发展有限公司,园林工程师

第二作者:连艳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讲师

(引用他人文章部分应该在文章中用上标标注清楚吧)

上一篇:深基坑工程中SMW工法桩的应用与评价 下一篇:浅谈室内给排水关键部位防渗漏的施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