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4 07:17:55

浅析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高职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如何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保持学习热情的持久性显得尤为重要。形成性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手段和形式对教学过程做出评估,能更准确的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高职院校 公共英语教学

随着社会的前进和发展,社会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高职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只是因为英语是必修课,不得不学。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保持学习热情的持久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关注如何改革大学英语的评价机制以达到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一、理论概述

教学评价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而有效的教育评价方式能够促进英语教学和学习。当前,教育评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终结性评价,另一种是形成性评价。前者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学业成就;而后者主要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使学生所学知识达到掌握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即为了促迸学生掌握尚未掌握内容进行的评价”。长期以来,终结性评价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评价方式,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均明确指出形成性评价要成为评价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于是,形成性评价开始在国内的教育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

1967年,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克里文在其著作《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之后被美国的教育学家布卢姆引进到教学领域,将该理论得以丰富和发展,使其最终成为现代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直至今日,西方国家在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对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虽然目前国内在此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国外大量实证研究相比,形成性评价在中国外语教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还较欠缺,尤其是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的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试图探究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形成性评价的实施理据

作为高等教育一支极富生命力的新军,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体现其职业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复杂,有普高生、职高生、中专生,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平。其中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弱,不能积极地融入英语教学的课堂活动中去,部分学生因为英语学习跟不上直接放弃了英语学习。在期末考试时往往铤而走险,通过作弊等手段蒙混过关。另外,英语考核评价方式过多的依赖终结性评价,导致学生为考而学,对于英语知识死记硬背,不重视语言的应用,特别是听说能力差,“哑巴英语”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引进形成性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形成性评价在调整教学、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上所发挥的作用非常独到。形成性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手段和形式对教学过程做出评估,能更准确的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形成性评价的设计

结合本校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具体的形成性评价实施方案。

本项研究不仅将形成性评价用于检测、反思教学环节的实施,还将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并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促进和协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学期一开始,教师向学生介绍课程采取的评估体系,让学生了解该学期将会从其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估体系具体如下:总成绩(100分)=形成性成绩(40%)+期末笔试成绩(60%)。其中,形成性成绩=出勤+作业+课堂表现+课堂任务。出勤在形成性成绩中占20%,考查学生的课堂出勤率,是否迟到、旷课、早退;作业占20%,分为书面作业和口语作业,根据作业次数及作业质量来进行评定;课堂表现占30%,主要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思考;课堂任务占30%,每节课后会对当堂的内容留有课堂任务让学生课后复习联系,下次上课检查评估,主要是针对单词的朗读背诵、句子的朗读背诵以及重要知识点的掌握应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主阵地,主要采用教师课堂观察、任务完成情况记录、作业评分等方式每次课、每个单元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记录,一个单元结束后,对该班级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作总结,给出相应的分数。

四、实施的效果与分析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个班级参加了本次研究。他们都是一年级的学生。自入校就对这些班级的学生实施了形成性评价模式。第一学期,学生对该模式有个适应过程,而且部分学生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最后老师肯定会给及格的。加上本人对该模式也处于探索阶段,有些地方设计的并不合适,所以测试结果并不理想。当期末考试结束后,学生看到自己的英语成绩时,学生们对这个评价模式有了更正确、更全面的认识。到了第二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对此模式的实施非常熟悉,模式的设计也非常适合这些学生,于是相对于第一学期,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积极性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作业书写更加认真,准确率更高。课堂上认真听课、思考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玩手机、玩电脑的学生越来越少。特别是课堂任务环节,学生争着起来完成任务,学生参与课堂的时间,应用英语的时间越来越多。学生每个单元平时成绩的记录分值都在增加。可以说,形成性评价模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学习中,而且能够坚持下去。

五、总结

高职英语采用形成性评价模式是建立在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来分析解决问题,而且形成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保持学习热情的持久性。此外,它并没有增加社会和学校的投入,而是在增加教师和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的关注度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效率。因此,形成性评价模式值得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从而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上一篇:一种带充电桩的LED路灯数字电路设计 下一篇:探究企业加强物资管理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