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客文化”来袭

时间:2022-08-24 06:36:49

都市“客文化”来袭

播客、演客、换客、拍客、死客、漂客……

不是为了赶时髦玩概念,而是真的一不小心,就成了某种“客”:上班第一件事是点击自己和朋友们的“博客”;午休时用手机拍上一段同事嬉闹的视频传到网上。就成了“播客”;下班和网友约好,用自己的MP3换她的数码相机,这是“换客”干的事儿;周末时参加志愿者社团为老人们表演,这时你又是“演客”……你,要做哪种客?

不知不觉,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各种“客”所包围。每天定时写博客,常去的网站冷不防就被黑客袭击了。社区论坛正有拼客发号召一起拼车的帖子,走在路上忽然有个姑娘拦住你:“愿意拿别墅换我的曲别针吗?”你还没反应过来。闪光灯一亮,旁边的拍客早已拍下了这一瞬间。路过的演客觉得这题材有趣,就自编自导自演了这段小品,小品促发了播客们的灵感,他们把电脑前的摄像头一开,嘀嘀咕咕诉说心情,说着说着视频就有了成千上万的浏览量……

这一切,或许发生在你的周围,或许,你就是其中的一名“客”!

播客:我只要你看

登录国内最大的视频播客网站土豆网,总能在点击量排名靠前的视频片段里找到Lily的作品。

这个大眼睛瘦瘦的女生很可爱很卡通。她在卧室的电脑前絮絮叨叨地说自己的心情,说着说着点击量就上万了。

3个月前,Lily第一次登录网站,就被那些搞怪视频逗得直笑。正好那段时间她过生日,老爸远在国外没法回来,她就对着电脑摄像头嘟着嘴抱怨。

就是这段才两三分钟的视频,点击率在5天之内就飙升到2万多次。留言很多,有安慰的,有觉得有趣的。当然.也有大骂Lily爱秀的。

“唉,每次都是用很复杂的心情看留言”,Lily夸张地长叹一口气,“一会儿觉得很暖和,一会儿又很受打击。”

网络偶像就这么诞生

可是,暖和也好打击也罢,点击率说明一切。对播客来说,最开心的事就是自己的视频受人关注。网上的视频千奇百怪什么都有,有男生表演特技,还有追星族提供见面会私房录像,亦有恐怖系列、搞怪系列。“有特色的视频总能博得很高的点击率”,Lily很老练地概括。

她是法律系学生,不过读这个专业纯粹出于爸妈的意见。Lily自己是个很感性的人,远不如室友那样严谨,最近还在网上发了段视频,诉说在要不要转去音乐系的徘徊矛盾心情。

很有趣也很微妙,在她上传的视频中,人气最高的都是诉说心情和生活状态的片段,她和朋友们花费时间拍摄的搞笑片段反倒没有如此高的点击率。

任何一件事只要成了习惯,就会不由自主地认真去做。Lily每周会在固定时间上传新视频。播客的必要装备是DV,现在她会随身携带DV,甚至到KTV唱歌都会习惯性地拍下来。当然,更多的是有设计感的视频,比如以一段漫画为蓝本,找几个朋友一起演出。好几个精彩的搞笑片段合成一段两三分钟的视频,再进行后期剪辑,加入配乐、掌声及特殊效果。如果拍得不好。还要反复重拍,一拍就是两三个小时。去音乐网站下载配乐,后期声音、字幕等的制作林林总总加起来也要一周的时间。

最激动人心的就是的时刻。每次上传,都会有一批“粉丝”捧场,留言至少有好几页。Lily和他们经常在QQ上聊天,但从来没有见过面。

或许把生活中的一部分表露出来,是播客们潜意识里或多或少的心愿;可让网友介入自己生活,又是另一回事了。

其实,Lily如今最铁的“粉丝”是老妈,身在日本的老妈定期关注她上传的每一段新视频。每天看一点,再看一点,就好像女儿一直在身边。

演客:想演就演!

很多事情是有“连环效应”的。

比如,当我们为超女好男们“想唱就唱想秀就秀”的梦想感动时,就会有些影影绰绰的传闻冒出来,比如选手之间勾心斗角的纠纷。圈内的黑色交易或者潜规则……然后,“粉丝”也成职业了,网上掐架也开始了……烦不烦哪!

谁小时候没学过点敲打弹唱的才艺,谁心里没偷偷闪过当回明星的小念头啊,难道就不能单纯地满足一回梦想而不搀杂其他杂念吗?

芳儿和她的兄弟姐妹们是在做义工的时候谈起这个话题的,大家兴奋起来,干吗不自己成立个小演出团体呢,娱己还能娱人呢!志愿者队伍索性整编成正规军,正正经经唱回戏。

虽然小,却明亮

先“海选”。从300多号人里选出30多人,笛子、口琴、小提琴、钢琴……尽管没一个是专业人员,却都身怀才艺。从表演、曲艺等台前明星到剧本、舞美等幕后英雄一应俱全,人才济济。芳儿属于团长兼司仪,负责日常事务。

然后“培训”,借了某摄影俱乐部场地。每周固定时间彩排,请来艺术院校退休教师指点,如有老师劳务费等简单支出大家分摊。此外几乎没有其他费用。

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女生还特别多,聚在一起吹吹打打热闹得不行。以前做义工时是每个月活动一次,现在群情激昂,两周彩排一到两次。团队默契了,分工明确了,正规军的样子也出来了。再后来,更有了明确的编剧、角色面试,还分AB角。一出十来分钟的戏,投入的精力还真不少。前不久还去横店影视城煞有其事地搞了次“外景制作”。

去横店拍的这部戏叫“清宫选婿”。把一大堆热门元素拴到一出戏里。开始大伙儿穿着戏服没啥话说挺尴尬的。可对台词的时候对着对着就擦出火花来了,到了晚饭时已经热火朝天,大伙儿都以彼此角色互称,聊得不亦乐乎。

最让芳儿和伙伴们骄傲的时刻莫过于“汇报演出”:比如为小朋友准备的唱歌、讲故事、跳手语舞;为老人们准备的戏剧大联唱、童话剧……有次某位男生在演奏笛子时,护理医院的院长一时技痒,当场展露深藏不露的钢琴技艺。技惊四座,现场PK,气氛煞是热烈。

也有失落的时候。既然是无偿的,有时难免会有些微妙的复杂情绪。要组织。要管理,新剧出来要动员,演员矛盾要调解,有了不合作情绪要疏导,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人要委婉指正…一・芳儿低语:“也有很累,很想放弃的时候。”

想放弃了,就到自建的演客论坛上发发牢骚说说狠话,突然就有好多人冒出水面力挺。还有不懂网络的人买了书现学现用维护论坛,于是。一下子,心又暖了。

2006年9月,是义工联盟的周年庆,正式成立演客艺术团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不想就在那几天,一位力挺艺术团的志愿者车祸身亡。吊唁的时候,同伴们哭成了泪人儿,说着这事就搁搁吧。可他的遗孀却成了艺术团最坚定的拥护者,她说,直到车祸前一刻,先生还在和她说,成立艺术团是件好事。大家从小的梦想都有个实现的地方,还能为老人孩子们带去欢乐……

芳儿和伙伴们被深深地震撼了。

几天后。“新星”艺术团成立。这个最草根的艺术团被珍爱它的人们视为冉

冉升起的新星。虽然小,却明亮。

换客:100天换个结果

王晓光原本是一名机票代售点的工作人员,她的另一个身份是2006超女杭州20强。看得出,这是个不太安分的姑娘。事实上,让她名声大噪的还有一重身份一换客,网名艾晴晴。

之所以动了念头,完全是受了那个加拿大小伙子的影响。他用一枚红色曲别针换到了一年别墅的居住权,用“等价交换”来解释似乎有点行不通。

王晓光在一句广告语里看到了解释:“需求决定价值。”甭管这东西标价多少,要是你用不着,对你来说它就一钱不值,可对需要它的人来说,或许价值连城。所以,看看网上成功的换物交易,雄鸡钥匙链换乾隆币,珍珠手串换嫩白紧肤露,各取所需又使物得其所。

能不能自己也尝试一下?和一般换客不同,她什么也不想要,只想“试试”。

年轻真好,什么都可以试试。2006年10月15日,王晓光化名为艾晴晴,在北京现代城向写字楼里的人索取了一枚曲别针。短短几小时,换回写真照片、玉佛和手机。之后,她前往地铁、商场、学校、股票交易市场……她对自己说,看看能不能用100天的时间换到别墅。

人气最旺的换客

突然她就出名了,在论坛上,博客上,有很多支持者,也有人说很难听的话。用来交换的物品也千奇百怪,有网友提供据说全国仅三张的电影海报,有人想用笔记本电脑来换。大部分人是觉得好玩,少数人才是真正有需要来交换的。

和那些易物网上的换客不同,王晓光采取的是面对面的形式。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还真有了换“别墅”的机会。受关注后的她在电台节目中也有过一次交换机会,主持人拿出一个小女孩画的别墅。要求交换价值6000元的两瓶五粮液,好送给爷爷作生日礼物。王晓光拒绝了:“我的原则是面对面,只有见到画画的女孩,我才会换。”

这次拒绝让她多了很多话柄。接下来十七八天里。她什么都没换到,工作也辞了,没有收入来源。只抱着这两瓶酒。看着网友的责难,王晓光难过得想哭。这仿佛是最灰色的日子。

突然峰回路转。她用酒换到了一把价值万元的琵琶。“等价越高的东西越难换到合适的东西,索性用来帮助人家也很好。”她将琵琶换给了中央音乐学院的一名贫困生。换回舞曲CD一张。

虽然博客是为换物而开,却也记录家常琐事与心情点滴。现在的王晓光生活更有规律。整理照片、写博客。然后睡觉。尽管仍然没有固定收入,但也不觉得恐慌。只是有时家里打电话来催她找工作,情绪多少会受点影响。但她还是想坚持到100天。

到第100天的时候能换到什么呢?王晓光自己也不知道。不过作为中国目前人气最旺的换客,她并不后悔这100天的经历。对她来说,这是一种尝试。

数一数,还有多少“客”?

博客

这大概是最有名的“客”了。博客的英文名是“Blog/Weblog”。是“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式个人信息方式。让任何人都能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和更新。最初在国外,博客大多被用来新闻或互联网知识,类似于个人媒体频道,但如今,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心情记录正成为博客最流行的内容趋势。

威客  这个词作为一种概念,最早出现在2005年,意思指可以让智慧、知识、专业专长通过互联网转换成实际收入的人。威客的英文名为Witkey(wit智慧key钥匙),通俗地讲,就是在网络上出卖自己无形资产(知识商品)的人。

朋客

上世纪70年代末,一代青年崛起了,他们不满现实,意图反抗。但他们不再试图什么、 建立什么,而是寻求个体的独立。于是摇滚乐诞生了一个新的流派――朋克(Punk),而这帮人则被称之为“朋客”。从音乐形式看,他们提倡回归早期简单有力的曲调,反对架势十足的贵族化音乐,从朋客乐队性手枪乐队的代表作《英国无政府主义》的

名字中便可知端倪。

漂客

看清楚了,是“漂泊”的漂,意指那些漂流异乡的人们。他们不喜欢固定在某个地方,更喜欢从这个城市漂到那个城市的新鲜感与距离感,说他们有“浪子情怀”也不为过。俗称的“北漂”算是第一代“漂客”,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如今“漂客”的层次也越来越高:谁叫跨城市工作和跨国工作越来越成为一种工作时尚呢?

拼客

关注一下我们身边的报纸和网站信息,就会发现很多类似的“拼”之信息:一起“拼”车上班,一起“拼”租房子……要在日益昂贵的都市里获得还算便利的生活,做拼客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对那些性格活泼外向的人来说,做“拼客”说不定还是个交朋友的新途径呢!

拍客

顾名思义,这是群摄影爱好者。整天拿着相机拍来拍去的一帮人。他们的日常工作可能与摄影毫无关联,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花大价钱买专业摄影器材。在摄影论坛上张贴自己的作品,并加入狂热的讨论。

红客

红客这个词的出现,最早要追溯到1999年。“红客”一直与“黑客”相对应,红客的英文名Redhacker也是在Hacker前面加上Red。而从泛泛的意义上讲,红客就是从事网络安全行业的爱国黑客,许多如今的红客,当年也曾是名噪一时的黑客,听起来很有点“金盆洗手”的味道。

死客

这个描述时尚圈新风气的词音译自Skank,以名模凯特・摩斯的男友皮特・多哈特为旗帜人物上身是童装尺码的外衣或者是无衬里的军装风衣。搭配线条柔和却非常紧身的裤子,当然头上还要有一顶看似漫不经心的帽子,露出前额的刘海。

极客

极客是美国俚语“Geek”的音译。原意指那些性格古怪的人,他们大多智力超群,善于钻研,行为方式特立独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兴起,这个词被用于形容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现在的定义是即使你不是技术鬼才。只要你有自创的精粹内容。极客就是“极致的想象力和极致的自我”的人。

上一篇:你家里的空气纯净吗? 下一篇:补充乳酸菌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