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合作、共探究、重实效

时间:2022-08-24 05:22:24

懂合作、共探究、重实效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落实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越来越成为众多教师关注的焦点。课堂实践证明: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懂得合作、明确分工;核心在于学生能否乐于探究、求同存异;成败在于教师能否去伪存真、注重实效。

关键词:有效落实;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小学各学科新课程标准都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都是以保护学生好奇心、增强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为前提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近年来,关于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意见及做法也是纷至沓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由于受年龄、认知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只会流于形式,无任何实际意义。也有些教师“滥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使这种原本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乐于探究精神,形成团队合作意识的学习方式失去了它的本真。下面笔者就如何有效落实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明确分工懂合作

对教师来说,有效落实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小学生由于受认知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不知道怎样与同伴进行有效合作。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合作,如:合作时如何明确分工?分工时如何做到各尽所能?……在手工制作环节,为了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让各小组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擅长绘画的学生甲负责画画,让心灵手巧的学生乙负责裁剪,让耐心细致的学生丙负责粘贴……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懂得了分工协作,学会了彼此信任,培养了团队意识。

二、求同存异共探究

探究过程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更是课堂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目标达成的过程。学生学会合作后,教师要多措并举,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求同存异,即在保留不同意见的同时,努力寻求相同的结论。如在学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教师先PPT出示情景图:一幅物流中心搬运货物的图片。骑三轮车的赵伯伯站在一堆货物前说:“我三次就能运完这60箱,你呢?”驾驶大卡车的王叔叔停在600箱货物旁边说:“这么多我也只运三次。”驾驶小卡车的李阿姨指着240箱货物说:“这些我也运三次。”教师指导学生看完情景图之后,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学习。以某小组为例,学生甲问:赵伯伯平均一次运几箱?王叔叔平均一次用几箱?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几箱?学生乙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学生丙则问王叔叔平均一次比李阿姨多运几箱?……紧接着学生开始共同探究解决这些问题。关于赵伯伯平均一次运几箱这个问题,学生甲这样想:60是6个十,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60÷3=20(箱)。学生乙却这样想:2×3=6,所以20×3=60。各种或相同、或不相同的答案不断涌现,每当这样的时刻,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求同存异、共同探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长此以往,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共同探究。共同探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三、去伪存真重实效

去伪存真重实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成败的致命因素。教师要坚决摒弃那些可有可无、毫无价值的合作探究,从源头上杜绝流于形式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如,在教学《翠鸟》这篇课文时,教师出示阅读要求之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读课文,即让学生每人读一句,逐人逐句去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读的是一团糟。这样的合作学习显然是多余的,应“全力剔除”。课后有这样一道习题: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哪个写得更好,好在哪儿?第一组: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教师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的话匣子马上打开了,开始探究讨论,学生甲:第一句好。因为两句表达的意思一样,但第一句更简短。学生乙:第二句好。因为“鸣”字一般用来形容鸟叫声,“疾”字则很好地体现了翠鸟飞行时的灵巧与速度……各种不同的观点在此碰撞、交融,学生最后得出结论:第二句好。因为第二句能够让读者更清楚地感受到翠鸟高超的飞行本领。这样的合作学习明显是必要的,应“大肆宣扬”。

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动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以养成学生团结协作意识为归宿。教师要在确保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效性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为未来的终身学习铺平道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形成协作意识,为未来人际交往扫清障碍;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开拓精神,为未来本职工作勇于创新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李会敏.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巧妙运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4.

[2]叶平.研究性学习的原理、方法与实施[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禹旭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论[J].天津师范大学校报,2009.

上一篇:新课改理念下提高小学教育有效性的思考与研究 下一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