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血脂异常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时间:2022-08-24 04:51:58

社区血脂异常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摘 要] 目的 调查他汀类药物在社区血脂异常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临床应用现状。

方法 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血脂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血脂异常患者,调查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使用不足的原因。

结果 在120例患者中,70.8%(85/120)的患者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或剂量偏低,曾住院治疗的患者比未住院治疗的患者正确使用率较高,使用不足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对调脂治疗知识缺乏,医患担心不良反应,经济上难以承受。

结论社区门诊普遍存在他汀类药物使用率低的情况,社区医生应加强认识,积极推广。

[关键词] 血脂异常;他汀类药物;心脑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 R97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208(2009)15-0029-02

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已经证实了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作用。但在临床中发现,许多可能会从中获益的患者并没有接受他汀类药物的治疗。笔者对2008年1月~10月社区门诊就诊的血脂异常患者120例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参照国内外有关指南推荐的他汀类药物使用指征和正确剂量,在我社区门诊随机抽取120例适合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调查其实际使用情况,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43~82岁,平均(63±6.5)岁。其中85例为未曾住过院的门诊随访患者,男38例,女27例,年龄41~76岁,平均(62±8.3)岁;缺血性脑血管病43例,冠心病52例,糖尿病20例。35例为曾住院治疗的出院后随访患者,男23例,女12例,年龄46~82岁,平均(64±3.2)岁;缺血性脑血管病16例,冠心病心绞痛20例,心肌梗死6例, 其它原因3例。所有入选者均为对他汀类药物能耐受、应该接受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采用问卷询问方式,记录其临床状况、危险因素、血脂情况,主要调查指标为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统计采用ANOVA分析。

2 结果

在120例患者中,有29.2%(35/120)正确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46.7%(56/120)未使用降脂药物,34.0%(40/120)使用脂必妥等其它药物;曾住院治疗的患者比未住院治疗的患者正确使用率较高(见表1)。在35例曾住院治 疗的患者中,34.3%(12/35)出院后逐渐停用,其中20.0%(7/35)患者担心不良反应而自行停用,2.9%(1/35)为社区医生担心不良反应,临床症状消失而让患者停用, 2.9%(1/35)因不良反应而停用,8.6%(3/35)因经济上难以承受而停用;在85例未住院的门诊随访患者中,84.7%(73/85)用量偏低或未使用他汀类药物,产生的主要原因:63.5%(54/85) 患者对调脂治疗知识缺乏,24.7% (21/85)因担心不良反应,9.4%(8/85)因经济上难以承受,2.4%(2/85)因不良反应而停用, 47.1%(40/85)未到医院正规治疗,自己在药店对症购药服用。

3 讨论

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快速升高,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导致的死亡占全部死亡的52%,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1\],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心血管事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调脂治疗对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目前能有效降低TC及LDL-C的药物,通称他汀类药物,除有效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外,还具有调脂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能够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已经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减缓,甚至减退, 即所谓的他汀多效性[2\]。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大规模的临床研究都提示:积极防治高脂血症是降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它带来的最大益处是可以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减少死亡、延长生命,同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中国的心血管病专家也已发表共识,一致多次肯定了他汀类调脂药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调整血脂的首选药物[3\]。TC降低1%,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可降低2%,LDL-C下降35%,可以使缺血性卒中风险降低32%,冠心病的病死率下降42%[4\]。曾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血脂异常患者均进行了规范的常规治疗,出院后大部分可以恰当地服用他汀类药物,但未住院门诊随访的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仍值得关注。本调查中正确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以发生严重事件就诊的患者大部分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或剂量过小。患者方面的原因:(1)对调脂治疗知识缺乏,因未完全认识他汀类药物的重要作用、担心不良反应而放弃治疗。本调查中,曾住院接受规范的健康教育、正规治疗的患者较未曾住过院的患者使用情况较好也说明这一点。(2)患者之间的交流获得的错误信息影响了他汀类药物的使用。(3)因经济上难以承受而放弃治疗。医生方面的原因:(1)个别社区医生对他汀类药物的重视不够或认识不清,导致不使用或使用剂量不足。(2)医生担心出现不良反应、害怕出现医疗纠纷或担当责任。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肝毒性和肌肉毒性,但在目前的推荐剂量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转氨酶增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的发生率约0.5%~2%,且呈剂量依赖性,及时停药转氨酶2~3个月即恢复至原来水平,肌痛、肌无力伴肌酸激酶升高发生率5%,如发现及时,可很快得到控制。由于不能耐受或不良反应而停药或减量的仅占很小一部分[1\]。我们的观察也证实将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带来的效益相比,绝对获益远超过其并发症。

目前,他汀类药物该用而未用,或象征性地、少量、短时应用,治疗力度远远不够。正确认识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重要性对于贯彻指南、推动临床降脂实践、做好社区慢病防治、最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非常必要。为改善这种现状,应注意:(1)加强社区、基层及全科医生对各种指南的了解,充分认识使用他汀类药物的益处,了解他汀类药物长期应用的重要性和急迫性。(2)除了必须减量或停药外,定期复查肝功能。(3)应通过媒体和不同渠道对患者进行广泛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必要的健康知识,解除患者不必要的担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在有适应证的人群中尽快提高规范化应用率。

参考文献:

\[1\]胡大一.健康从“心”做起\[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

\[2\]杨菊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管的战略转移\[J\].中国全科医学,2005,11(8):1738.

\[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19.

\[4\]张莉更.社区血脂异常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83.(收稿日期:2009-05-16)

上一篇:改良剖胸术与传统剖胸术后上臂、颈肩酸痛的发... 下一篇:新生儿破伤风40例综合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