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自主学习的对策

时间:2022-08-24 03:30:51

实施自主学习的对策

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强调指出:要改革课程目标过分注重传承知识的倾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应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 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喜爱的老师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增进彼此的感情,我在班内设立了“知心信箱”。在信箱中我们互相问候、互诉心事。信箱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使我成为学生的朋友。有位学生在信中写到:“老师,我非常喜欢你的课,真想多看到你在教室给我们上课的身影”。

2 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我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有课堂上发表不同的意见或建解,即使说错了,对于学生思维中合理的因素也加以肯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鼓励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对老师的讲授,学生的发言,大家随时可以发问,对提问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生生、师生主动交流的氛围。

二、 培养学生兴趣,增强主体意识

作为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比例线段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添置辅助线的方法,然后再让他们自己模拟老师,说出其思想方法,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快乐。

三、 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手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解放学生的双手,加强直观操作

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具体材料,使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进行大量的感知,建立感性认识。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种类三角形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图形。推导其计算公式,有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经验,这时不断剪、拼、折的探索和教师的点拔启发想出了多种方法,有的用“倍拼法”,有的用“剪拼法”,有的用“折拼法”。

2 课堂上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讨论、合作学习,还学生的主动权

课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个组,再给组内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如“主持人”、“记录员”、“检查员”等。然后促进合作小组形成“组内互相合作,组间互相竞争”的学习氛围。

3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生活是数学文化的重要源泉,要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所以教学中我注重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身边找到例子,例如:在教学相似形时,我先播放一组大小不同的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抽象出“形状相同,只是大小不同”。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再让学生思考你身边的相似的实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4 设计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放作业的内容,既与教材相联系,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接轨”了社会生活,学生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个性得到了发展,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总之,教学过程中要集中凸现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人翁的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上一篇:浅论现代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下一篇:反思性教学在政治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