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现代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时间:2022-10-17 12:18:53

浅论现代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上,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课堂结构上,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力求灵活多变,符合认知规律;教学组织形式上,强调自主合作,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评价上,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这当中,还有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学习时数减少,而学习内容增多,不仅要学完全部必修课,还要学完好几门选修课程。学习过程中,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兴趣小组、报告讲座等课外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削减课堂高耗低效现象,删除无效教学环节,构建优质高效课堂便成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宗旨,成为各种教学活动的终极追求。本文就现代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几点有效的方法,就教于各位专家与同仁。

一、 注重文本的个性解读

解读文本,挖掘内涵,巧妙运用文本,是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着力点、突破口。一、做一个对文本的独立解读者。有的教师或是不备课或备课不充分,或是唯教参是从,教参成了个人教学的小拐棍,离开了就寸步难行。此等课堂教学,其效率可知矣。而不借助教参、网络等媒介,能够独立解读文本,进而设计出独到的教学方案,这是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也是高效课堂的必要前提。每讲一篇新课前,先独立阅读,读一遍理解不了,就读上两遍乃至数遍。读到文本匠心独运或值得探讨之处,就设计上几个问题,甚至对此还可以想象、预设一段课堂师生问答的可能性教学实录。事实上有些课堂教学片段就是这样生成的。独立阅读结束后,再去参看教参或其他工具书。遇到不一致的地方,就再推敲上几个回合,直至不存疑问。二、突破教参藩篱,发现文本价值,力求新颖的教学设计。众所周之,教参也有它的局限性,并不能穷尽文本中所有的观照视角与内涵。教参的些微不足,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某种创造的可能。从而对文本做出有个性的、建设性的解读与建构,进而形成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在一次语文高效课堂优课比赛中,大家都使用同一篇课文《肖邦故园》。这篇美文难度颇大。有的教师对中间章节做了较为详细的解说,但对开头及结尾部分开掘不够。我在解读课文时,发现第一部分蕴含着一个有关兴衰、存废的深刻哲理。我让学生仔细阅读,品味寓意,然后依照我预设的一个例句,说出一组与主旨相关的语句。这一独到设计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文章最后一部分又作如下精妙设计:思路,由景色到音乐,又由音乐到音乐家;内容,表达了世人对这位音乐天才、爱国艺术家的深切缅怀与追忆。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轻松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最后,这堂课以其创新高效而深受好评。关注文本,深入研读文本,创新地解读文本,是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 精心选择文本片断,优化处理教学内容

所谓教学内容的优化就是选择所授课文中的片断作“例子”,精要地讲解,使学生通过“例子”的学习举一反三,达成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高效率。那么,怎样选择“例子”呢?第一,选择能体现有效知识的“例子”。阅读教学要通过“例子”的学习,让学生得到有效的知识:最普通、最适用的基础知识。如课文中能点明中心的、富有表现力的、情感特别丰富的字词句等;能促进学生认识深化的知识与观点等;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智慧技能、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如果一堂课有效知识为零,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也是零。第二,选择能体现和落实本课教学目标的“例子”。这“例子”就是从课文学习的“一桶水”中舀出的“一瓢水”。围绕教学目标选定课文中的“例子”,指导学生认真学习从而理解全文内容。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可作这样的选择:作者在谈到写《背影》时,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但是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这就交代了本文写作的缘由、描写重点、情感基调等,是理解本文的一把钥匙。他所说的“那一回”即课文中的第二部分,父子在南京浦口车站的惜别。因而这一部分就成了阅读教学的重点。这一部分有三层,第一层,交代家境,第二层,叙写父亲的关爱,第三层浓彩重墨写父亲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抒写父子深情。这一层,既是课文的重点,又是作者精心结撰巧妙构思之处,更是情感集中、催人泪下的妙笔。因而这第三层就成了要重点学习的“例子”。为了实现重点学习父亲买橘子这一层,可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文字:“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体会父亲的几句话:“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领悟儿子的心理活动:“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节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把握到了全文的情,深入地理解了父亲的爱。有同学在周记中写道:《背影》中的父亲“情大如天,爱重如山,一言一行动人心弦”。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分析,选好“例子”,确定哪儿该讲、哪儿可以少讲或者不讲,是迈向高效课堂的有力一步。

三、 反复推敲,努力探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最佳切入点,就可以使文章思路、学生学路、教师教路达到和谐统一高效,师生一起在阅读文本中享受预设的精彩和生成的美丽。好的切入点一般应具备这样几个特点:1 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 迅速集中思维,让学生直奔学习重点;3 准确抓住整篇文章的要害,“一石激起千层浪”。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切入点”有以下几种:(一)从标题切入。教学《死海不死》时,可引导学生围绕题目发问:1 为什么叫死海?2 为什么又“不死”呢?这不矛盾吗?这样,全体学生在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经过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自主完成了所有学习任务,可谓事半功倍。(二)从重点段切入。如《社戏》,引导学生抓住结尾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设计如下问题:1 那夜吃的是什么豆?果真那么好吃吗?2 那夜看的是什么戏?果真那么好看吗?3 该怎样理解这个结尾呢?这一组问题直奔中心,省时高效。(三)从关键句切入。在不少课文中,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就是关键句,关键句具有很强的表达作用。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是一句在全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关键句,它明确暗示了文章前后两个部分不同的内容,以及闻一多先生迥乎不同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找出了这个关键句,对接下来的自主学习确实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四)从文章结构切入。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后,能很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对文章结构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之后,从结构入手,可以设计这样三个问题:1 文章前半部分写百草园的生活特点是什么?是怎样体现的?2 文章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特点是什么?又是怎样体现的?3 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还有很多种,如从文章的线索切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入、从疑难点切入、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从文章的情节切入、细节切入、从写作的背景切入等,但无论是哪一种“切入点”,追求的都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从而为构成高效的现代文阅读课堂探寻出一条更为艺术性的道路。

上一篇:新课改下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 下一篇:实施自主学习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