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的评价 灵动的课堂

时间:2022-08-24 01:40:27

多样的评价 灵动的课堂

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要学会自主、合作与探究。而教学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导向。因此,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首先教学评价必须改革。本文就有效的教学评价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评价语言要具有激励性、人文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性语言,是沟通师生智慧、情感、兴趣、态度的桥梁。我们在教学中可试着采用这样三种常用语:(1)启发性常用语。如:“预习后,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疑问?”“你能想出解决的办法吗”?(2)赏识性常用语。如:“你思维真敏捷、思路也很清晰!”“你的设计太具有创造性了。”(3)激励性用语。如:“你比以前进步多了,继续努力,争取更优异的成绩。”“老师相信你能自己想出来!”

二、教师要善用非语言评价

非语言性评价,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表情、动作等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下抚摸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非言语评价能填补言语评价的直白。要使非言语评价真正达到“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和“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微笑时刻鼓舞着学生,使学生有一种安全感;(2)用专注的目光激励学生,使之获得自信,走向成功;(3)教师用真情真爱打动学生,使之如临春风、如沐春雨,健康发展。

三、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课堂,教师是评价的主宰者。这样的课堂评价是一元的、单向的。它无形中束缚学生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新课程下,我们必须建立“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的多元课堂评价方式。由单向性的评价方式,转变为多维的评价“互联网”,使学生不仅能积极参与,而且敢于否定,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无拘无束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教师要善于将评价由课堂向课前、课后扩展

由于受课堂时间和学生个体学习素养的限制,再好的课堂评价也不可能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学评价必须向课前、课后扩展。问卷调查、课后笔记或成长记录都是我们可以尝试的评价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可让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都受到老师的督促,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总之,能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的高效益是每位老师睿智和真正成熟的表现。

(作者单位 连云港赣榆县海头第二中学)

上一篇:在差异教学的课堂中凸显“三维目标” 下一篇:浅谈农村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