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成像对后循环缺血的评价

时间:2022-08-24 12:23:32

CT血管成像对后循环缺血的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狭窄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椎-基底动脉CT血管成像的表现。结果 全部30例患者CT血管成像都达优良级,符合诊断要求;血管解剖变异5支,血管硬化、斑块、狭窄12支,扩张、迂曲6支。结论 由于椎动脉的解剖关系和血流动力学的原因,椎动脉狭窄易发于椎动脉起始部、椎动脉入颅前后和椎-基底动脉汇合处;头颈CT血管成像可作为后循环缺血影像学检查和确诊的重要方法之一,注射对比剂最好采用足背静脉注入法,可避免肘静脉注射时对比剂产生的伪影而影响成像质量。

【关键词】CT血管成像;后循环缺血

The evaluation of CT angiography to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CHEN Kai,YIN Fang,HONG Guo-bin,et al.Department of Radiology,Affiliated Fifth Hospital,Zhongshan University,Zhuhai 519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vertebral-basilar artery stenosis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Methods Retrospectivly analyse the CT angiography manifest ofvertebral-basilar artery of 30 patients.Results All the CT angiography of the 30 patients were excellently or well manifested,which reached the diagnose standard.There were dissection variation in 5 anteries,sclerosis、plaque、stenosis in 12 anteres,and dilatation and circuity in 6 anteries.Conclusion As to the anatom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vertebral antery and the influence of blood stream,the stenosis always happens in the original region,the palce around the foramen magnum and the confluence of vertebral and basilar antery.Cephalic and cervical part CT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adiologic mathod to diagnosis PCI.The best place to inject contrast agent is from the dorsalis pedis veins,which can avoid the artifacts caused by ulnar vein conteast agent injection.

【Key words】CT angiography;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60

作者单位:519000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放射科(陈凯 洪国斌 齐萌),外科(殷放)

椎-基底动脉血管系又称后循环[1]。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PCI)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而且,后循环卒中的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因此,本研究总结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所做的头颈CTA(compu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30例,分析椎-基底动脉CT血管成像的表现,探讨椎-基底动脉狭窄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1~73岁,平均59岁。临床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恶心、视力降低、共济失调、肢体无力、意识障碍等。

1.2 方法

1.2.1 机器设备 西门子Sensation 16层螺旋CT机,操作系统均为VB28版本,高压注射器为Medrad Envision。

1.2.2 扫描及重建参数 100 KV,140 mAs,球管旋转时间0.5 s/圈,扫描野23 cm,扫描层厚0.75 mm,螺距1.15 mm,重建间隔0.7 mm,图像重建函数核H10f。

1.2.3 检查前的准备 患者检查前4 h禁食,做碘过敏试验。检查前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如发卡、耳环、颈托等物品。向患者讲解检查过程及注意的问题,嘱患者保持头颈部不动,并用胶带固定,不做吞咽动作,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

1.2.4 扫描过程 患者仰卧,听眦线垂直台面,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下到颅顶,先平扫,后增强扫描。采用头颈部团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触发层面选择在主动脉起始部,注射对比剂后监测主动脉内的CT值,当主动脉血管兴趣区CT值达到80~100 Hu时,延迟4 s自动触发CT进行动脉期扫描。

1.2.5 对比剂 本研究全部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350 mgI/ml,下肢足背静脉团注,流速3.0~4.0 ml/s,增强剂量为80~120 ml。

1.2.6 后处理 对扫描的原始数据经内插薄层重建后(层厚1 mm,间隔0.7 mm)传递到附属控制台工作站Viewing窗口,首先将平扫与增强图像进行同层匹配,不匹配的图像一一删除。匹配好的图像经去骨软件(Subtract Bone)去骨,先以头部平扫图像作为“蒙片”,再以动脉期图像作减影图像,减影后就能得到类似DSA减影血管影像。去骨后的图像再放入3D卡中进行三维重组可以得到更多的三维立体图像,可根据需要选择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成像(VR)以及表面遮盖(SSD)等对血管进行三维成像。经去骨软件处理后的图像基本可以去掉全部骨头影,如仍有少量骨影则可以采用手工去骨法去掉多余的骨头影。如果扫描过程中患者头颈有运动,则减影处理不成功,此时须用手工去骨和曲面重组法(CPR)对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分别重组。

2 结果

2.1 血管成像效果 优级血管24例,能清晰显示血管主干及分支,显示时像佳,对比度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好,无伪影;中等6例,血管成像好,有少许骨头影不能剔除,或有假性血管狭窄,但不影响诊断;无成像差病例。

2.2 解剖变异 5支,椎动脉先天发育不良、纤细、狭窄3支;椎动脉走行异常1支,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发出后走行于颈椎横突前,在C4水平才进入横突孔;因颈椎横突孔狭窄导致椎动脉变窄1支。

2.3 钙化、斑块、狭窄 12支,椎动脉起始处3支,椎动脉入颅处3支,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汇合处4支,其他2支。

2.4 扩张、迂曲 6支,均为椎动脉扩张、迂曲、绕行。

3 结论

3.1 本研究PCI的患者经头颈CTA成像都能完成检查和确诊,经临床治疗症状缓解或治愈,头颈CTA可作为PCI患者影像学检查和确诊的重要方法之一。

3.2 由于椎动脉的解剖关系和血流动力学的原因,椎动脉狭窄易发于椎动脉起始部、椎动脉入颅前后和椎-基底动脉汇合处。

3.3 本研究对比剂注射采用足背静脉注入法,可避免肘静脉注射时高浓度对比剂产生的光芒状伪影而影响成像血管的观察。

4 讨论

当今,神经影像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速度非常快,用于临床头颈血管狭窄性病变的检查、评价脑卒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的辅助手段很多,关键是怎样合理使用。

4.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是判断血管狭窄的金标准[2],不仅能显示椎-基底动脉的整个血管树和分支情况,还可以动态地观察到对比剂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同时,经DSA明确诊断后可直接对病变血管进行介入治疗,这个优势是其他检查方法所无法实现的,不过,那也是有创的、高风险的,有时也会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4.2 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安全、无创,对判断颅底动脉环的狭窄有优势。不过患者装有心脏起搏器或MRI检查禁忌证时不能接受检查,并且MRA空间分辨率低,对小血管的显示能力低,有过度夸大血管狭窄的机率。

4.3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TCD),是一项无创性椎-基底动脉疾病的检查方法,但由于操作者和使用仪器的不同,TCD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4.4 CTA检查CT方便、快捷、低风险,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并且一次注射对比剂可以获得扫描范围内所有组织结构的影像信息,包括血管和脑组织,能同时成像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另外,CT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以对血管进行二维、三维处理和各种方式观察,对成像血管可以任意旋转评价。因此,CTA可以作为PCI的筛查手段[3]。缺点是该项检查仍需注射碘对比剂,图像后处理时间较长,有时会有漏诊的可能,还有辐射的危险。

参考文献

[1] 席刚明,王伟.后循环缺血的研究进展.郧阳医学院学报,2008,27(6):565-570.

[2] Hill MD,Demchuk AM,Franyne R.Noninvasive imaging is improving but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remains the gold standard.Neurology,2007,68(60):2057-2058.

[3] 戴伟英,崔世民.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闭塞的影像学诊断.医学综述,2009,15(14):2195-2198.

上一篇: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不同时期内选择素表达及... 下一篇: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微创治疗闭合性Pilon骨折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