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道场建设探究与实践

时间:2022-08-24 11:10:46

企业培训道场建设探究与实践

摘要:道场训练是一种先进的培训方法,在众多企业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本文通过介绍A公司在建设道场过程中的思路和经验,例如使用“PDCA”、”5W”等工具进行项目推进,成功建设了符合自身需求和特点的道场培训模式,为其他企业在道场建设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培训道场 建设 探究 实践

道场,源自于日本丰田公司,是一种高效和专业化的技能训练平台。道场训练是一种典型的“模压式训练”,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模板和模式,还原或模拟现场场景,采用“模具式”的教学方法,学员通过模拟训练参与体验和实际操作,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掌握技能技巧。

A公司属于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种类多样,生产具有流程长、工种多、工艺繁杂等特点,且技能员工基数大。随着A公司不断的业务发展,因生产员工操作失误导致的质量损失越来越高,同时,A公司每年的技能员工岗位轮换、新进员工数量较多,在激烈竞争下,该公司对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

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开发与培养,A公司已通过建立“培训学校”,实施包括“师带徒”、“积分制”、“多能工”等培养模式和方法。但以往的培训模式缺乏有效的实物训练,且员工培训周期长。

基于以上情况,A公司通过引入道场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将通过介绍A公司培训道场建设与实际应用经验,为其他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培训道场建设

在道场建设的整体策划上,A公司采用“PDCA”循环方法,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四个步骤循环,以项目推进的方式实施并完善精益道场建设。

1.道场方案设计(P阶段)

道场的方案设计是道场建设的基础,A公司使用“5W”分析,对道场建设的主要环节进行前期策划,方案的完整性直接影响着推进实施及最终效果。

(1)道场建设的需求性分析(WHY)

在了解到道场建设意义及道场模式较传统培训模式的优点之后,需要考虑道场建设对于企业自身的需求。A公司因人员基数特别是技能员工大,新进员工、转岗人员多,人为的质量问题突出,通过以往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所以急需建立一个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平台。另A公司通过调研分析,员工在现场包括安全、5S、TPM等精益工具的使用和管理上有待提升,那么A公司的道场建设目的就主要集中在培养技能人才及精益人才上。

(2)道场建设的目标设定(WHAT)

基于需求分析,道场建设的目标是下一步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首先,列出需求中影响企业目标达成的关键环节,通过进行及时性和必要性分析,确定道场建设主题;在确定道场建设主题后,课程体系搭建则是支撑道场运作的另一重要目标。在需求分析环节中提到A公司重点需求在技能及精益生产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实施场地的分析(详见P阶段第四节的实施场地分析),A公司道场建设目标确定在安全、5S、TPM及研修四大主题道场,其中研修道场作为精益生产模拟沙盘、工具演练的学习平台,TPM道场包含技能训练及标准化作业内容。

(3)道场建设所面临的对象分析(WHO)

对影响道场建设的人员进行分析,是道场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这个环节中,需要确定道场建设所针对的实施对象、道场建设团队及道场运作队伍三个方面内容。在道场需求分析中提到,新员工、转岗员工及精益人员作为A公司建设道场的重要培养对象,而道场建设团队则需要选择与目标设定内容中所涉及的专业人员和管理团队,他们同样可以作为道场运作队伍的成员,包括道场内训师及道场管理人员。

(4)道场场地选择(WHERE)

道场基于理论培训或实操培训的场地选择,是在方案设计中应涉及的主要内容。首先需要区分课程的类型,哪些内容属于理论教学,哪些内容需要实操演练来实现,哪些内容可以使用模拟沙盘等形式来展示。实操性培训内容的场地选择应侧重在生产现场,这是现场实操模拟训练的最佳场地。理论教学、沙盘体验等内容,可通过建立管理道场,设计生产模拟线、模拟道具和模拟场景。A公司因生产设备很难实现用模拟工具代替,所以能够在现场实现的内容,场地都选在了生产线上,其中包括安全道场、5S道场和TPM道场,TPM道场同时兼有技能道场的功能。另外,A公司对于类似看板管理、七大浪费、生产线布局、价值流程图等内容,通过建立研修道场,设计模拟体验课程,同时把该道场作为A公司理论教学的基地,以及精益文化宣传和引导的平台。

(5)道场建设推进计划(WHEN)

在确定目标、实施团队、地点后,需要制定详细的推进计划,以把控道场建设的周期及进度。推进计划应包括道场建设的具体分工及推进时间节点等,可先设定总体推进计划,再去针对总体计划中提到的每个步骤设定详细的计划。实施计划应考虑到诸多细节问题,计划对细节的把握考虑越到位,推进效率和最终效果就会越好。

2.道场资源搭建(D阶段)

方案设计完成后,道场最终的目标达成将取决于道场的资源建设,所以资源搭建阶段属于道场建设的最关键环节。

(1)课程体系搭建

课程体系是从培训需求到培训课程的转换过程,是道场资源建设的第一步。企业可对现有的培训资源进行分析和整合,结合道场建设目的和目标,设置课程体系。A公司通过整合培训资源,保留优秀的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员工需通过道场掌握的技能技巧,组织成立专家组参与课程设置讨论,从理论教学、实操演练、模拟体验三种培训方式出发,让员工全方位学习道场主题内容,并通过开发新的课程主题和内容,建立出一套标准化的道场课程体系。

(2)道场设施建设

道场设施应基于道场课程设计的实现来确定建设内容。

第一,道场演示平台建设。演示平台用于课程内容的具体呈现。理论教学可通过教学看板进行展示,实操、演练和体验课程则需设置相应设备、道具、场景来进行呈现。在道场演示平台建设过程中,首先应列出具体演示清单,通过清单准备相应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某些道具、设备和场景可能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进行制作,应注意项目推进的整体进度。A公司在每个道场根据课程需求,制作道场所需的设施及设备,如技能培训需要用到的机台设备、沙盘模拟所需模拟道具、理论教学所需的教学看板等。

第二,培训仪式建设:培训仪式即培训实施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培训仪式引导员工行为规范,并作为道场培训文化创建的主要内容。A公司在培训仪式创建方面,设立如学员仪容仪表管理的正容镜、道场模拟生产线区域管理、课桌水杯和书本的5S管理、培训心得分享、优秀讲师展示、目视化签到管理、手机放置管理等。

3.道场演练及效果检验(C阶段)

在道场资源建设完成后,需要对道场课程体系及设施平台进行实际演练和效果验证,确保道场建设达到预期目标。检验阶段应组织评审团队,包括专业评委及学员队伍参与效果评审,要求道场讲师根据前期的道场设计内容进行实际演练,检验内容包括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讲师队伍、授课形式、道场现场设施、课程考评方式、授课效果等,并制定检验标准,由评审团队予以评价。

另外,评审环节必须包含学员的评价内容,包括培训结束后学员的建议和感受、以及对学员的考评,将结果作为道场课程设计是否合理的依据。

4.道场持续完善和改进(A阶段)

根据评审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需组织对道场建设进行改进和完善。根据“PDCA”循环原则,对于本阶段可以解决的问题直接进行整改,如有影响到道场整体建设如道场设计思路有误、道场目标未达成等难以解决的问题,则需要进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提升道场完整性和实效性,最终实现其价值和意义。

二、成果交流与结束语

道场体系建设是一个递进式的过程,在学习培训道场建设思路和方式方法时,如参照国内道场培训机构如爱博瑞等优秀企业,学习其先进经验的同时应注意结合自身的需求和企业特点。同时需要注意企业在建设道场过程中,不应脱离最初制定的建设目的和目标。

道场的课程设计作为道场建设中的最重要部分,需重点考虑培训需求和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应从传统单向课程设计到系统课程体系建设的思维转变。而道场的设施建设应基于课程设计最终效果的实现,实操、模拟课程中所制作的设备、工装、道具等应做到对现场实物的最大还原。

另外,最终的效果检验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和流程,应制定严格的评审和效果检验标准,采用多维度的评价方法,对各项内容给予真实的评价,道场只有满足了企业和员工实际需求,才能真正的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A公司通过以上的道场建设思路实践和探索,创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培训道场,并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及组建一支优秀的道场内训师队伍。通过道场实施及评价,培训效果如考核通过率及技能熟练度等,较传统培训模式有明显提升。同时,道场培养体系纳入到公司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中,与新员工培养体系相结合,完善了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构建。

参考文献

[1]张俊娟,韩伟静.企业培训体系设计全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4

[2]陆久刚.模压式训练与企业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上)――从日本企业的道场训练看专业化员工培养[J].现代班组,2015(3):22-23

[3]陆久刚.模压式训练与企业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下)――从日本企业的道场训练看专业化员工培养[J].现代班组,2015(4):22-23

[4]Kenneth B.Kah n.The PDCA handbook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M].John Wiley&Sons.ING.2006

上一篇: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下一篇:当前地理学研究的前沿探索与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