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工作安排

时间:2022-08-24 10:52:02

全市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工作安排

20__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林区建设的起步年。20__年全市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林区的目标要求,坚持农林统筹、城乡结合的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发展,突出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20__年,全市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系统要突出抓好十五项重点工作,确保今年各项工作目标的完成。

一、突出主线,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林区建设

我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目标,更加赋予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林区建设,是一项关系我市全局、涉及我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系统工程。全市各级农业系统要突出中央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提出的建设“生态优越、产业发达、生活富裕、环境友好、社会文明”的社会主义新林区这个主线,将林场所和农村协调部署,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认真组织实施。一要紧紧抓在手上。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全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承担综合协调指导等工作。各县(市)、区(局)按市里要求,也要组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各级农委(多种经营局)要配备强有力的人员,尽快把工作开展起来。二要抓好试点。为了给面上工作提供经验,省里今年重点抓“百乡千村”新农村建设试点,我市承担省级试点的有2个乡(镇),全市每个乡(镇)有1个村,同时有15个场所作为试点场所。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将朗乡林业局和朗乡林业局小白林场确定为市级试点林业局和场所,在此基础上又选择了部分市级试点单位。各地在配合省、市抓好试点的同时,还要在经济比较发达、工作基础较好、领导班子坚强、群众有积极性的乡、村(场所),确定本级试点,为新农村建设做出示范引导。省将派工作组到我市帮助开展工作,我市及各县(市)、区(局)也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新农村建设工作组,派驻试点乡镇和试点村,组织开展工作。通过省、市、县(市、区、局)三级合力推进,尽快抓出一批先进典型,带动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三要科学制定规划。各地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层层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都要做好规划,形成纵横衔接、完整配套的规划体系。做到规划到乡(场所)、到村、到屯。在编制规划中,要坚持专业人员与群众相结合,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系统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四要强化协调。建设新农村涉及到农村(场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全市农业系统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工作的落实。

二、突出结构调整,着力推进优势特色产品产业带建设

调整优化农业、森工多种经营生产结构,推进我市优势特色产品产业带建设,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和职工增收一项重要措施,也是面对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一要抓好以铁力市为主的南部绿色水稻产业带建设。抓住优质粳稻需求增加,市场价格稳中有升的机遇,坚持走优化品种、提高单产、改善品质、降低成本、转化增值的路子,逐步建成我省的重要优质水稻基地。二要抓好以嘉荫县为主的北部有机大豆产业带建设。发挥良好的生态和地力优势,在扩大无公害食品区域性产地认定的基础上,发展高蛋白、高油无公害有机大豆,通过采用良种、良法等配套技术,实行科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尽快形成规模化、商品化程度较高的有机大豆产业基地。三要抓好山特产品为主的多种经营产业带建设。加快“黑木耳之都”、“山野菜果之乡”、“鹿产业之城”等优势项目的集聚,围绕伊嘉公路、伊鹤公路及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药园、鱼溏等,把农业和多种经营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建设观光农业旅游带。四要积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继续发展瓜果、蔬菜、药材等经济作物,建设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带。抓好优质小杂粮种植,扩大饲用玉米、青贮玉米和豆科牧草种植面积,进一步优化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五是大力发展生态、健康、特色水产养殖。推广普及生态互补立体养殖方式,改造传统老化池塘,清淤扩容,配备和完善循环水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和修复养殖环境,鼓励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技术。20__年全市利用养殖水面3.3万亩,同比增长1.6,水产品产量3500吨,其中养殖产量3100吨,同比分别增长3.1和5.1,渔业产值4500万元,同比增长6.2。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2.6万亩,名特优水产品养殖7000亩,综合养殖10000亩,休闲游钓业2800亩。

三、突出林业经济转型,着力促进森工多种经营产业集群发展

森工多种经营是林区经济转型的主战场,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板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重要产业基础。一是加速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生产基地建设。要科学组织野生资源的管护与采集,实现采集生产基地化。要发展特色资源的人工栽培,实现变野生为家种的转变。要突出发展特种养殖,按照“南牛、北羊、中部鸡兔、全市蛙鹿”的格局,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要抓好多种经营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发展观光农业,营造多种经营大公园。二是大力开展特色资源精深加工。按照我市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实行差异化发展,防止项目雷同,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多种经营发展的内在要求,

谋划和储备一批加工型项目。发挥招商引资的作用,广泛吸引国内外客商,同时动员市域内的社会资金,尽快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加工能力强的新型企业。要加快新产品开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采用新工艺,研发新技术,对特色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系列开发,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要加强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加快多种经营产业化发展步伐。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选择有较好基础和较大发展潜力的加工企业,扶持其不断扩大生产能力,着力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对原料生产基地的牵动能力,形成规模效应,成为加工型产业龙头。要促进产业链条的发育和完善,围绕山野菜、山野果、食用菌等十大系列产品,打造贯通种养采加销各个环节的完整的产业链。四是推进多种经营集团化经营。要集聚各种生产要素,抓紧建设一批产加销一体化、功能完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集团。要整合果酒饮品、山野菜、药材等生产加工企业,择优确定集团主体,组建紧密型的企业集团或松散型的生产联合体,在组织生产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形成合力。五是加强多种经营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各级多种经营管理部门都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指导、服务的作用,并且认真行使督查、考核的职能。要充实多种经营管理人员,强化力量,履行职责。要加强多种经营科技、物资、信息等各类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引导林场所由车间管理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并创造条件逐步组建产销结合的经济实体,帮助职工解决生产和销售难题。四、突出“绿色食品”战略,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__年,我市绿色食品开发工作继续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发展战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开发特色产品市场,进一步叫响“小兴安岭大森林”品牌,促进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加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扩张生产规模。今年全市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要发展到50个,比上年增加8个;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种植面积扩大到150万亩,比上年增长4.9;生产总量达到40万吨,比上年增长14.3。要做好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申报工作,加快品牌培育,全市有效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达到51个,比上年增加5个。嘉荫县、南岔区要在取得无公害食品区域性产地认定的基础上,做好产品认证;力争新增1-2个区局获得区域性绿色、无公害食品产地认定;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引导承包户大力发展山野菜、山野果等经济林;同时,做好友好、翠峦等区局的无公害蔬菜、禽蛋认证工作,努力消灭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区域空白点。二是壮大绿色食品骨干加工企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今年全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9064万元,比上年增长20;绿色食品产业实现增加值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要重点扶持扩大翠花蔬菜集团、雪源饮品集团等省、市级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规模,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监控水平。要引导中、小特色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向龙头企业靠拢、聚集,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三是强化营销网络建设,发展会展经济。要组织好第十七届哈洽会、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东北四省区农展会等大型经贸洽谈活动,力争展会贸易成交总额达到5000万元。努力打造“黑木耳之都”、“山野菜果之乡”形象。积极培育营销型经济合作组织,探讨连锁经营、配送经营等新的营销模式,把销售触角向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延伸。打造“小兴安岭大森林”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继续扩大用标范围,规范标志管理,加大宣传和市场推介力度。四是实施标准化工程。今年要做好以无公害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为重点的5个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的组织实施工作,抓好绿色科技示范区建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示范和推广刺嫩芽、刺五加、五味子等经济林的人工栽培技术。五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严格执行认证标准,把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到每个可控环节上。切实抓好企业年检和产品抽检工作;积极对上争取,做好横向联合,争取早日开展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同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开展市场整顿工作,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我市绿色食品的形象与信誉。

五、突出对俄农业开发,着力发展外向型农业

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开放性。我市农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着力发展外向型农业。一是切实加快对俄农业开发进度。继续组织实施省确定的对俄农业开发的“四项工程”,加快对俄农业开发。以嘉荫口岸为纽带,以嘉荫县在俄罗斯注册的公司为基础,引导全市各地农业富余劳力和林场所职工,到俄罗斯境内搞开发性农业生产,扩大种植面积,并逐步向畜牧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延伸和发展。逐步将北部区局建设为对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扩大对俄的农产品出口。二是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加强与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台湾、香港等地区大集团、大公司的合作。组织各类企业参与国际会展活动,重点落实赴欧洲、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境外农业招商和农产品贸易洽谈活动,农业、森工多种经营引进利用外资额比上年增长15。三是不断扩大农、副、山特产品出口创汇。加快建设以绿特色食品、生态畜牧、北药开发三大特色产业的特色产品出口基地,扶持发展出口创汇龙头企业,不断扩大农、副、山特产品的出口,提高我市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

六、突出加工业发展,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牵动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措施,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一是抓龙头,在壮大群体规模上实现新突破。重点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和上市公司。以名牌产品为依托,引导小企业、小品牌向大企业、大品牌靠拢,培育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加强骨干龙头企业,扩大主导品种生产规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走集团化经营之路,形成强劲的规模优势,进一步增强对基地农户的牵动力。二是抓创新,在深度开发上实现新突破。追踪世界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前沿,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创新,开发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循环经济,采用新工艺,研发新技术,对特色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系列开发。同时,还要掌握技术市场动向,对适用的高新技术大胆引进,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三是抓基地,在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上实现新突破。坚持集中连片的原则,扩大基地规模,推进标准化和专品种生产。重点是大力加强森工多种经营各类基地建设,提高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增加各种原料性产品的产量,满足大规模加工的需要。今年,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牵动基地面积万亩,带动农户万户,户均增收元,比上年分别增长、和。四是抓联结,在提高龙头与基地对接的紧密度上实现新突破。稳定完善契约联结、服务联结等基本形式。积极引导农民以产品、土地等要素入股,逐步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典型示范和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广“企业 协会 农户”的发

展模式,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七、突出科技创新,着力提高农业和多种经营的科技贡献率

进一步增强科技意识,加快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把科技入户作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经济增长方式的着力点和主要抓手,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一是组织好科技下乡活动。认真组织实施科技人员百日送科技下乡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科普之冬”、“科普之春”和“三下乡”活动。各地要按照工作到村、科技到户的要求,以建立核心示范户为重点,努力实现技术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实现科研成果与广大农民和务农职工的零距离接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二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在培训内容上,由原来的单纯以农作物栽培实用技术为主向基础理论培训、农广校的中专和中专后续教育以及森工多种经营技术培训延伸;在培训对象上,由原来的单纯以农民为重点向林区务农职工和农村转移出的富裕劳动力辐射;在培训方法上,由原来的办班、咨询、广播电视讲座等常规手段向网络教学、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方面拓展。20__年,全市培训农民和和务农职工7万人次,其中种养大户和科技示范户1200户以上,培训农业干部500人次以上。三是加大适用技术示范和推广工作。根据省农委和市科委下达的新技术项目计划,今年重点围绕主要农作物的标准化生产、绿色食品生产、生物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食用菌、山野菜栽培等16项示范推广项目,推广面积350万亩次。切实把先进适用、节本增效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落实到田间地块,让技术真正转化成生产力,让农户和务农职工得到科技的实惠。四是深入抓好农业标志性示范工程和科技示范户建设。20__年在嘉荫县建设市级农业标志性示范园区,种植高油高蛋白大豆,核心区面积300亩,示范面积1000亩,辐射10000亩,增产幅度在15以上。各县(市)和各区、乡(镇)均建立一处农业标志性示范点,核心区面积不少于100亩,增产幅度在10以上。启动和开展千户科技示范工程,全市每个行政村和林场所都要培养和建立3户科技示范户,林场所要侧重培养特色种、养业和北药、木耳、山野菜、山野果等多种经营项目的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至少要有一个专业上的科技明白人,并具有一定的操作管理经验,经营规模和水平要明显高于本场或本村的普通农户,增产和增收幅度也要高出同类农户的10以上。通过不同层次的示范田、示范带和示范户建设,辐射和带动全市农业和多种经营生产水平的有效提升。五是开展好农业110科技服务。利用现代化的农业110指挥服务系统,组建农业专家团,受理全市农民和务农职工的电话咨询,随时解答他们提出的农业和多种经营方面的技术难题。抓好专家队伍建设,搞好业务培训,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业务素质,保证服务质量,扎扎实实地把农业110科技咨询服务工作切实抓出成效来。五是做好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工作。要做好铁力市和嘉荫县与省农科院科技合作共建工作,建设好农业专家大院和农业科技示范区,筑巢引凤,协调服务,做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要充分利用省里专家到我市开展共建工作的机遇,借助省农科院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研究解决阻碍伊春市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发展的主要问题,他山攻错,借风使船,以此来拉动我市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科技服务水平与科技应用能力的快速提升。

八、突出劳力转移和职工再就业,着力发展劳务经济

劳务经济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点,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森工多种经营在安置林区富余职工、促进职工再就业和富民兴市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拓宽农村劳力转移渠道。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各方参与”的原则,使农民就业观念和经营活动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和多样性。要继续引导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要千方百计在农业内部寻求就业机会,做到离土不离乡。要加大境外劳务输出力度,继续搞好以铁力市为主的到韩国劳务,以嘉荫县、乌马河局为主的到俄罗斯进行开发性农业生产及木材生产。二是加强就业培训指导。引导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不断完善办学条件,突出办学特色,重点培训市场急需的机械加工、数控机床、电工、汽车修理等岗位技术工人,全市力争完成培训任务1800人。三是要积极开展省内外劳务对接活动。以县、乡为单位,邀请用工单位、劳务中介组织和培训机构召开劳务对接会,开展劳务对接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省里组织的各种劳务对接会。要与各地的农民工服务站建立联系,在伊农网上定期就业信息,及时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四是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积极与劳动保障、工会和建设部门配合,重点在建筑领域开展清欠农民工工资行动,确保工资兑现率达到98以上。五是加快林业职工向多种经营转移,协助推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要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扶持职工搞自营经济,让更多的林业富余人员和下岗职工进入多种经营主战场,增加就业渠道,扩大安置门路,维护林区社会的稳定。20__年森工多种经营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人。

九、突出基础建设,着力改善农业和多种经营生产条件

农业基础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一是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继续加大投入,积极争取国家购机补贴资金,重点扶持大型农业机械和水田机械发展,今年新组建2个农机作业合作社。以深松整地和水田整地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农机标准化生产,场县共建跨区作业40万亩,秋整地70万亩。要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抓好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加大清理黑车非驾力度,消除安全事故隐患。要把农机作业合作社作为农机化新技术示范基地,搞好新式大型机械配套,积极推进粮食作物农机化关键技术推广。二是加强土壤肥力建设。深入实施“沃土工程”,大力推进以深松为主体,松、翻、旋、耙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度,深化耕作层,改善土壤耕作层结构,提高蓄水保墒能力,建设土壤水库,增强抗涝抗旱能力。建立施用有机肥的激励机制,建立测土施肥示范区,继续搞好铁力市测土施肥项目的实施工作,建立示范区10个,建立示范农户5000户,实施测土配方施肥42万亩,施用配方肥20万亩,引导农民主动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带动大面积推广。三是加强农业环境建设,搞好农田和多种经营林下食用菌白色污染防治工作,提高残留地膜清理回收率。开展农田和多种经营用地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工作,启动乡村和林场所清洁示范工程。四是加强农村和林业场所能源建设。在农村和林业场所大力实施沼气工程、风能工程,搞好新能源建设的招商引资,

争取国家沼气国债项目,改善农村和场所生产生活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

十、突出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市场体系建设滞后,是制约我市农业和多种经营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市场体系建设上,我们要坚持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初级形态与高级形态相结合,产地市场与外部市场结合的原则。一是要完善我市产地市场建设,继续巩固和扩大伊春山特产品广场、铁力山特产品市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着力规划和建设大型区域性的伊春山特产品大市场,做好引资和招商工作,使之尽快形成我省东北部乃至全省的山特产品集散地。做好国家定点市场的申报工作,在短时间内,争取部级、省级定点批发市场零的突破。二是要积极推行委托销售、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全市特色产品外销网络要达到500个,网上电子商务交易额要实现1000万元。三是要培育市场主体,今年重点扶持上百个市场中介组织和上千个经纪人队伍,不断提高农民和职工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要着重理顺市场关系,尽快健全市场法规,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尽快形成我市农产品大型专业市场、产地交易市场、乡村集贸市场、外埠销售市场、网上市场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农民和职工走向大市场提供平台。

十一、突出网络延伸和应用,着力加强农业和多种经营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信息化工作,要以完善网络硬件建设为基础,以搞好农业和多种经营软件开发和应用为核心,以推进企业和大户上网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农业信息服务功能和水平。一是搞好硬件基础建设,加快网络延伸。加速互联网宽带向林业场所和农业村屯的延伸步伐,今年互联网入村、进场率要达到15以上。在过渡期继续实行互联网、电话网、无线网“三网联动”,提高电视机顶盒、上网电话等信息接收终端的使用效能,对已计算机上网的节点原有“村村通”设备进行重新调整,同时要加大信息密度,提高信息质量,扩大信息覆盖面。二是搞好农业和多种经营软件开发和应用,完善信息服务功能。要继续办好农业110(6110110),面向林区职工和农民,通过农业110系统的人工在线、自动语音、专家坐班、专家现场服务等方式,无偿为他们开展农业和多种经营科技、信息、政策、法规等咨询服务,帮助解决疑难问题。要努力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的农业专家服务队伍,每位专家都要努力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建立和健全首席专家制、首问责任制、专家坐班制、限时办结制、行政监察制度等,使农业110的运行更加通畅、规范、有效。要继续办好“伊农网”等我市农业门户网站。今年要做好网站的第四次系统升级和改版工作,开发和应用新技术,全面优化平台系统设计,提升网站影响力,打造精品网站。同时,要搞好《中国黑木耳网》等重点子网建设和运行工作。要继续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完善农业主管部门内部、涉农相关部门横向和市(县)区(局)场所(乡镇)纵向的“三个共建”机制,稳定和强化信息员队伍,确定和落实信息采发指标,搞好信息的采集和双向互动,实现在《伊农网》平台下我市涉农公共数据资源的快速传递与共享。要办好网上大市场,继续完善和提升“中国伊春黑木耳网上大市场”功能,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总结积累网上市场运行和管理经验,跟踪商务服务效果,组织和动员我市多种经营生产企业、经营大户踊跃入驻网上市场,增加会员数量,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要启动农业和多种经营管理支持系统的开发工程,采取自主开发和外部协作方式,建立起既与国际接轨又有伊春特色、区域特点的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管理信息化系统。要快速推动农业电子政务工程,开发和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快农业网上认证审批系统和政务信息传播平台等建设,实行政务公开。三是搞好涉农企业信息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推动涉农企业上网,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注意收集相关行业动态及技术发展信息,为新产品研发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要建设互联网企业网站,“伊农网”等政府相关网站要为企业上网提供免费空间,建造多功能的企业产品网上销售通道。要开发应用企业管理软件,市级以上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局域网,加快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经营决策、产品开发、标准质量监控、市场营销等各环节的应用。要鼓励多种经营大户、专业化经济合作组织、经济人等上网,扩展互联网的触角,今年在全市开展“百、千、万”工程,带动“百家涉农企业、千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济人、万户职工和农民”上网。

十二、突出体制创新,着力发展各类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提高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促进规模化经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0__年要着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由从业者自愿自主地参加劳动合作、技术合作、营销合作和资本合作,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充分保障成员对组织内部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参与权,通过合作经营和服务获取更高经济效益,增加成员收入,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二是鼓励多种形式发展。积极引导成员以入股形式开展紧密的合作,也可以采取入会形式开展松散半松散的合作;既可以开展单项的技术、信息合作,也可以兴办加工、流通实体,开展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合作与贸易服务;既可以在本地、本专业范围内开展合作与联合,也可以跨地区、跨所有制开展合作与联合。发挥多种经营能人、专业技术人员、产业化龙头企业、科研单位等在资金、技术、信息、流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鼓励支持他们发起或参与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是抓好典型示范引导。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充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和群众意愿,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急于求成。要把功夫下在指导和帮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生产和经营上,有条件的可以自下而上自愿地联合。注意发现和培养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不断增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今年要继续抓好铁力市吉松股份农场、翠峦局解放所经销公司等典型,推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由局部向区域扩展,形成行业性的组织;逐步由松散的联合向紧密型的合作发展,形成更多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实体。四是构建良好服务平台。各级农业和多种经营管理部门要主动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指导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施多种经营标准化生产、采收、加工、分级、贮藏、运输;支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无公害基地、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引导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树立品牌意识,申请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维护其经济利益。各有关部门要主动落实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政支持、金融支持、税费减免、绿色通道、农资供应、用地、用电、用水、注册登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五是大力开展培训教育和宣传活动。制定培训规划,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方法灵活、注重实效的要求,建立培训制度,分层次开展培训,使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骨干熟悉合作理论、合作政策、合作技巧,提高指导工作的水平;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增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这方面的知识和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有利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舆论氛围。

十三、突出农业法制建设,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我们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担负着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执法管理职能,必需强化依法行政工作。一是加大普法力度,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制定全市农业系统“五五”普法规划,创新普法形式,在农业科技培训及阳光工程培训中增加普法内容,建立农业法规数据库,在“伊农网”及传统媒体刊载普法文章,利用“农业110”解答农业法律法规方面问题,不断增强广大干

部和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20__年全市计划举办涉农法规培训班30期,培训农业行政执法人员200人次。二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要紧紧围绕“打假护农、确保增收”目标,各农业部门要牵好头,联合工商、物价等部门,着力做好以农资产品质量检查为重点的市场监管工作。要开展好农资市场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大市场检查力度,保护农民利益,打击违法行为,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春耕生产前的3—5月份,要对全市的157个种子经营商店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查处经销未审(认)定品种,假劣种子、虚假标签、种子经营档案和种子信用卡等。三是引导农资经营企业开展配套服务。制定《推进农资经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实施方案》,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分解目标,协调有序推进工作开展。要开展农资经营企业技术资质状况、技术服务状况、信誉经营状况调查。举办农资经营企业法规、技术培训班。开展农资经营企业技术资质认定、信用服务评比考核工作,对技术资质合格和服务信用单位颁发《技术资质合格单位》证书和《信用服务单位》牌匾。建立农资经营企业信誉评价机制,每年通过新闻媒体公示企业信誉状况。及时宣传报道经营企业服务农民、培训农民、推广新技术的典型,在伊农网上建立《企业信誉名片》专栏。四是加强渔业执法,规范渔业生产秩序。严格实行渔业捕捞许可证制度,依法打击无证非法进行渔业捕捞、禁渔期和禁渔区捕捞、越界捕捞、使用非法渔具渔法、非法生产经营鲟鳇鱼等珍贵水生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加强渔业市场监管,整治农贸市场销售经济幼鱼、渔具商店销售非法渔具、渔药商店经营禁用的渔药和添加剂等问题,对不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坚决予以取缔,有效地保护渔业资源和水产品安全。十四、突出农村经济管理,着力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搞好农村经济管理,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一是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建立健全农民减负的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及时掌握农村税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健全农民负担监测、举报、检查监督、案件查处等监督管理制度,强化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约束机制。加强监管工作,抓好农村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的管理,监督转移支付资金足额及时到位情况和使用情况,对于挪用转移支付资金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要坚决制止对农民建房的不合理收费、农村报刊的不合理摊派、没经审批组织培训班向农民收取培训费以及没有合法依据向农村收取的各项费用。加强农民负担执法检查,严格执行“一事一议”是议事程序、议事范围和上限标准,严禁乱议、乱筹、乱用,防止成为随意增加农民负担的“口子”,确保不发生由农民负担引发的严重和恶性案件。二是加强土地承包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推行合同管理,在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使用标准合同文本。在机动地、五荒承包和土地流转中,严格按照程序规范签订合同。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台帐,以村为单位,对每个农户的家庭承包地、机动地、五荒资源和流转土地等农村土地的面积、方位、承包人、发包日期、发包期限、权利义务等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录入微机,实现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联网,确保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能够随时调阅各乡村土地承包的详细资料。要建立完备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土地承包的相关资料存档备查,建立检索目录,扩充档案的使用功能。三是做好村级不良债务的化解工作。继续按照“遏制、核准、分类、化解”的工作思路,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化解村级不良债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等有效措施,加大回收欠款力度,分类化解债务。进一步完善“乡财乡用县监管”和“村财民理乡代管”体制,通过推行村会计制或村会计委派制和农经管理工作电算化,实行统一制度、统一审批、统一计帐和统一建档财务管理办法,积极探索逐步化解村级债务的有效途径,制止新的不良债务发生。

十五、突出职能建设,着力提高全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使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林区建设起好步、开好头,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多种经营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强化工作责任,健全落实机制,大胆开拓创新,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为全年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有力的思想、组织和制度保证。一是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全市农业和多种经营系统广大干部和职工要以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为契机,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帮农民之所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好务。要克服和形式主义,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下大气力狠抓落实。要细化发展目标,实化工作任务,硬化推进措施,强化领导责任,加强督办检查,促进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深入实际,开展调研工作。各级农业和多种经营系统主要负责同志和农业科技人员要带头深入第一线搞好调查研究,要蹲在点上,沉到基层,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要学会在繁杂工作中找重点,在突出工作中找亮点,注重典型培养,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各农业主管部门要注重超前谋划,积极主动给上级[本文来源于文秘站-www,,找范文请到文秘站网]领导提建议,当好参谋和助手,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三是扎实做好考评工作,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各地要把今年工作任务和目标层层落实,并纳入到全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中,逐项对照考核。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全市农业系统创先争优考核体系,使其更加规范和科学合理。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创出新典型、创出新气象、创出新风貌,在全系统形成人人争上游、工作创一流的生动局面,增强全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上一篇:现代文教学我教《榆钱饭》 下一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