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关注学生“怎样学”

时间:2022-08-24 10:05:44

应关注学生“怎样学”

摘要:教学策略是建立在学习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学生”,保证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善于创造条件,让数学准备的预设更加全面、深刻、多元、富有弹性,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益,使学生能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为教师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数学活动能按计划进行实施,在课堂中使师生的交流更融洽,能更有效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策略;学习方法;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H191

长期以来,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得很多,而对教学策略思考得很少。这是因为以往我们比较注重于教师是“怎样教”的,而忽略了学生“怎样学”。当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怎样学”的时候,就必然要探讨建立在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策略。教师备课要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的设计,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现实条件来确定教学策略。策略制约方法,方法体现策略。只有确定了教学策略的总体构思,才能更好地选择教学方法、组织学习材料、安排师生双边活动的顺序。教学策略对教学过程设计起着统领作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本人总结以下几条教学策略:

一、“讲解、练习、提高”策略

这种策略主张教师要讲清知识和操作方法,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小学数学的一些基础的知识,如乘法口诀,计算法则,定义,公式等可以采用这种教学策略。这是一种以教师教为主的策略。采用这种策略时,教师的讲解应尽可能要言不烦,抓住要领,讲清一些算理和推导步骤,适合小学生的理解水平;练习设计要有层次,循序渐进,多出一些典型题目,多采取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巩固;加强反馈矫正,尽量多肯定,多鼓励,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主练习,到达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二、“榜样、迁移”策略

这种策略已经注意到学习者内部作用。因为“迁移”这个环节需要学习者较多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去适应新的情境,具有积极主动发展的因素。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着重于能力培养,如在比例知识中,知道人的身高和人影成正比例,利用这个知识来计算大树的高度,达到知识的迁移、类化。在制作条形统计图中,教师在黑板上一边制作,一边讲解制作的步骤、要领,首先教师制图要正确、美观、大方,才能给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学生在制图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受教师的感染,去模仿教师。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很重要,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示范,让学生模仿,最终达到思维的扩散。

三、“操作、理解、应用”策略

这种策略是建立在认知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它不是把学习的过程看作一个人类已有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让学生自己经历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必备的知识后,一些后续内容的教学都可以采用这种策略。如在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时学习圆柱体的体积,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合作,通过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或正方体来研究圆柱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圆柱体的底面积等于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积,圆柱体的高等于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高,老师把握时机,加以语言引导,学生会从中领悟到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掌握计算圆柱体体积的方法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计算一只水桶能装多少升水。既可以加深所学的知识,又联系生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质疑、讨论、总结”策略

这种策略它更进一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儿童天生好奇,求知欲强,如果不是加以压制,他们是可以提出许多问题来的。采用这种教学策略,首先老师要创设问题情境,然后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逐步引导他们善于提问。操作上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提出假设,进行验证,然后得出结论。结论可以由教师说,更应提倡学生说,至少要先由学生讨论,后由教师总结。

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先放映一个动画片段:兔妈妈带着小兔拔萝卜场面,让学生亲自观赏动画看到小兔子拔了许多萝卜横七竖八地扔了满地都是,而兔妈妈要根据拔萝卜数的多少奖励能干的小兔子,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发问:“怎么办?”,同学们各自帮助小花兔、小白兔、小黑兔数起来,可越数越乱。又发起疑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统计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根据统计表可提出那些数学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然后让学生来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在做总结。

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都能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

上一篇: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浅析 下一篇:捕捉课堂资源 演绎别样精彩